地稅征管問題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4 03:17:00
導語:地稅征管問題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94年地稅機構成立以來,不斷加強依法治稅,推動征管改革,在確保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隨著稅收征管改革和稅收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新的方面和問題也漸漸暴露出來。如何加強稅收征管已成為地稅部門客不容緩的問題。
一、當前地稅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稅收法律法規有侍時一步完善
1、稅收優惠政策的不完善增加了稅收征管難度。比如,下崗職工再就業優惠政策給同行業納稅人造成不公平竟爭,有些納稅人利用優惠政策鉆稅收政策空子使稅務部門難以征管。另外,提高起征點,本身打破了人人納稅的征管秩序,同時給稅務部門執法帶來很大的彈性,不同地域對未達起點的認可不一,增加了執法難度,也給個別為稅不廉的干部提供了客觀條件。
2、部門間合作不力,增加了管理難度。比如,工商登記與稅務登記相互銜接工作,雖然征管法有明確規定工商部門應定期通報給稅務部門,但未規定不通報的法律責任,工商部門對納稅人的有些信息如采取定期通報,稅務機關也不一定會及時介入,會造成工作被動。
(二)、精細化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1、不開發票和拒開發票現象嚴重,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因索要發票意識不高,給部分經營者可乘之機,采用不開票來隱匿經營收入,另外有些娛樂行業的納稅人,給消費者開具服務行業已達到偷逃國家稅款的目的。
2、發票開具過程中弄虛作假,如有些單位在接受服務時,為了能合理合法地進行報銷,有意要求納稅人改換名目,開具發票,也有些納稅人轉借代開發票收取手續費為目的,將發票提供給別的單位或個人使用。
3、以收據代替發票。有些納稅人購買收款收據取票開給消費者,達到少納稅的目的。
4、納稅人納稅不實,偷逃國家稅款。有些企業不按時做銷售收入,形成滯后納稅現象。
(三)、考核機制有待進一步合理化
1、征管指標考核方法有待探討,對有些指標不能簡單具體化,不利于平常工作中操作,但檢查是采取上壓式狀態,連檢查人員自身都弄不懂的檢查肯定不便于基層干部操作,更使征收一線的干部頭痛。
2、缺乏激勵機制考核,現有考核措施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是"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狀況沒有徹底改變。崗位職責與獎金兌付未能體現多勞多得,相反能做事的人,由于干得多,出錯機會多,扣分多,考核時還不如不干者,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工作積極性,使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四)、干部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1、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使數據信息難以利用,新的征管軟件開發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工程,簡短的培訓,使一線干部難于接受,只限于操作,阻礙了稅收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影響了數據的分析利用和工作效率。
2、工作責任心急需增強,部分稅務干部學習稅收業務知識不積極,對交辦的工作只滿足于做,至于工作質量很少考慮,有的干部缺乏綜合安排工作的能力,忙得團團轉,影響了工作效益的發揮。
二、對現行征管的建議及對策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稅收征管質量的提高,制約著稅收調節職能的發揮,從當前實際情況看,我以為要加強稅收征管,全面提高征管質量,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規范稅收執法,制定相對嚴謹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鉆優惠政策漏洞的納稅人,一經發現有偷、騙稅行為的,取消其優惠待遇。
2、對稅務機關與某些部門間的合作,在具體事項上規定時限,如工商登記、銀行立戶等信息,應當逐月及時反憒稅務部門,以便采取相應措施加強管理。
3、加強稅收知識宣傳、服務和輔導,調動社會力量支持協助搞好稅收管理,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稅收知識水平,督促和幫助他們嚴格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核算。
4、加大對稅收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發現稅收違法行為,尤其是有意偷逃稅的違法行為,弄得不痛不癢,會使稅收管理陷入尷尬局面。因此對違法案件一定要予以嚴懲,決不能心慈手軟,充分體現稅收執法的剛性。
- 上一篇:城市環境設施建設與市場化問題調研報告
- 下一篇:干部年度創業承諾制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