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11-14 04:30:00
導語: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這個思路,可以使城市和農村緊密地聯系起來,也就是實現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年初也適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決定》。城鄉一體化就是通過以城帶鄉,城鄉聯動,逐步消除城鄉差別,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與共同繁榮。
一、對我市城鄉一體化建設必要性的認識。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市依托城郊型優勢,使城鄉聯系顯著增強,農村經濟、民主政治、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及其它各項事業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尚未從根本上改變,突出表現為城鄉差距過分懸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元,兩者比例為:。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醫療、住房等補貼因素,實際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將達到:。農村和城市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我市要提前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和難點均在農村,所以把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和促進農村社會進步作為重中之重,由城鄉二元格局最終走向城鄉一體、協調發展,是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市發展城鄉一體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
㈠、有利因素
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年,完成農村社會總產值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元。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鎮、村、駐鎮單位、農村中小學先后完成了基礎設施的新建、改建或擴建,農村小康住宅改建率達到了%,農村電話、有線電視入戶率分別達到了⒍%,配套設施基本實現“四化”即道路硬化、四旁綠化、村容美化、凈化,為城鄉一體化進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城市大、農村小,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農村靠近城市,農產品市場容量相對較大,有就近吸引城市資金、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城帶鄉,發展鄉鎮企業,以工富農,發展農業產業園區和二、三產業的條件優越。
旅游資源豐富。我市境內有“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關城、懸壁長城、長城第一墩、黑山巖畫、魏晉墓壁畫等歷史文化遺產和居世界第二的滑翔基地等自然景觀,且這些旅游資源都地處農村,且農村具有發展旅游觀光農業的優越條件,如果將我市獨特的旅游景觀與豐富的田園旅游資源有機結合起來,統一規劃,共同開發,將為農村第三產業和旅游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農業開發已初具規模。雙泉農業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金匯果蔬基地、文殊食用菌基地、友誼特禽養殖基地、長城葡萄基地的建成,為我市培育新的農村經濟增長點注入了活力。拱北梁水庫、雙泉水庫、安遠溝水庫以及酒鋼種植園的建成,為我市推進城鄉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水土資源具有一定的開發潛力。全市實有耕地面積萬畝,荒灘萬畝,境內水資源可利用量億立方米,農田水利設施基本配套,具有在城鄉結合部、荒灘地帶招商引資進行農業產業園及二、三產業建設的基礎條件。
人文、地理環境較好。我市農村人口萬人,僅占全市總人口的%,且靠近酒鋼,具有就地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轉換農民身份的有利條件。
政策環境寬松。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決定》,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
㈡、不利因素
鎮區規模偏小,鎮區人口偏少,輻射帶動功能較弱,吸納剩余勞動力的能力有限。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我市個鎮多表現為以鎮政府為中心,周圍零星建有若干不具規模的商業網點和服務設施,排水、路燈、綠化及社會文化服務設施基本未建成或不健全,基礎設施較為落后。
城郊型特色農業發展不足,農產品品種少,且部分老化,不能滿足全市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我市蔬菜在本市市場占有率僅為,且多為黃瓜、西紅柿、油菜、土豆等市場價格低,效益不明顯的品種;我市林果品種如蘋果、梨等大部分品種已老化,銷售難,造成擠壓堆積,甚至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