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創新
時間:2022-11-25 10:48:00
導語:工商行政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務院決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停收兩費后,有關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轉型的討論絡繹不絕。所有討論均指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停收兩費后,如何實現新的職能定位,如何更好地履行職責。本文試圖圍繞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標價值,從理念和方式創新的角度談一些膚淺的觀點。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標價值
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恢復建制以來,隨著形勢的不斷發展,工商行政管理的職能也有不斷的變化和發展,有著深刻的時代烙印。但是,如果我們理清時展的趨勢和方向,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發現工商行政管理的變化和發展適合時展的趨勢和方向是同步的,盡管有時在時間上有超前或滯后的現象。由此,如果我們能夠順應和把握時展的方向,就可以更加科學合理地、有預見地實現我們的職能定位,發現我們的目標價值。在把握時展方向上,有兩點務必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思考:其一,政府職能轉型的目標。國務院提出,政府職能的主要工作,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其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不斷完善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有有關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定位的研究,均應當在上述框架內進行。工商行政管理全部工作的內容,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必須與政府職能轉型的目標相一致,工商行政管理全部工作所指向的對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準確地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部分體系。由此,本人認為,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標價值在于:一是建立公開、高效的準入秩序;二是維護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三是營造和諧、安全的消費秩序。
二、確立公共服務的理念,實現工商行政管理的理念創新
工商行政管理全部工作的內涵,屬于政府工作公共服務的領域。其論據如下:第一,政府職能的市場監管系宏觀范疇中的市場監管,是通過合理配置政府職能、設置政府機構,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來實現的,而傳統工商行政管理所謂“監管社會主義統一大市場”的監管,是微觀范疇中運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實現“市場監管”的具體方式;第二,政府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全部價值在于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工商行政管理所要實現的目標價值,在于社會公眾的感受和評價,而不局限于特定人,所要維護之利益,屬于社會公眾,不屬于特定對象;第三,工商行政管理之稱謂帶有歷史局限性,其“行政管理”在現在背景下,并不指依據行政命令運用行政手段實現監管,而主要指依據法律的授權通過對特定對象采取行政措施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其本質是運用法律的手段實施監管;第四,總局“四個統一”的論述,本質上屬于公共服務的具體體現,其中監管是手段,服務、發展、執法與維權均是目標價值的具體指向。
確立公共服務的理念,對工商行政管理轉型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它對轉變當前工商行政管理的一些模糊認識起到理論上的指導作用:
1.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內涵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全部,而是部分。我們縱有監管社會主義統一大市場的雄心壯志,我們的具體工作依然受法律的授權而限制。
2.工商行政管理所要維護的利益,屬于公共利益,不為特定對象所專有。我們任何“支持服務”、“特事特辦”、“從嚴懲處”的對象,均應當基于公共利益而產生,而不是基于特定對象的利益。對特定對象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適用于滿足條件的全部對象。
3.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評價,在于公眾的評價和認同,不在于特定對象的評價和認同。前幾年,我們提出,工商行政管理的目標就是要實現“政府、企業和群眾”的三滿意。在當前條件下,有其現實性。但是,從發展的眼光看,必須認識到,工商行政管理關鍵在于群眾滿意。
4.工商行政管理的全部工作,必然與自身經濟利益完全脫鉤。無論從政府職能目標或者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來分析,必然導致政府與直接經濟利益脫鉤。政府工作的全部利益來自于全體社會利益的再分配。形象地說,就是“鍋”與“碗”的關系。我們長期工作的目標,必然是著眼于“鍋”,而不是局限于“碗”。
5.工商行政管理對外協調的重點,必然由協調政府與部門利益轉向協調公共利益。這需要我們增強和提高與社會公眾協調、交往的能力。
三、以依法行政為核心,實現工商行政管理的方式創新
如上所述,監管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而該方式主要指依據法律的授權作出各類具體行政行為,其本質是法律的手段,因此,依法行政成為監管的必然選擇。以依法行政為核心,實現工商行政管理監管方式的創新,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突破“唯法論”和“法條機械主義”的限制,在具體工作中的創新。依本人之所見,在以下方面進行創新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1.更多地、更加完善地引入“信用約束和懲戒機制”。“信用約束和懲戒機制”不僅對引導社會誠信和公眾建立正當預期有現實意義,而且可以為工商行政管理各項工作贏得道義上的優勢。現在我們初步建立了這樣的機制,有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對法定代表人黑名單的約束懲戒。但很多方面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如對未盡清算義務、虛假陳述、擅自變更一般登記事項等等情形的約束、懲戒。此外,信息的公開和披露方式也可以進一步研究完善,適當擴大對公眾公開的領域和范圍。
2.執法方式的創新。這里主要指主動執法或被動執法的問題。可以考慮在一定領域和范圍實行“民不告、官不究”的措施。近年來,各級工商機關也出臺了一些“無舉報不查處”的措施。但在實踐中,還不夠制度化。確定一定領域的被動執法,一方面可以節約一定的行政資源,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可以改變公眾預期,建立社會責任感,增加公眾對執法工作的認同度。此外,被動執法也不局限于“無舉報不查處”,應當泛指主動執法檢查以外的執法檢查方式。
3.嘗試建立“認罪和解制度”。目前,依據行政處罰法有關從輕、減輕處罰情節的規定,“認罪和解制度”是符合立法宗旨和目的的。這一方面是自由裁量權運用的規范問題,也是和諧執法的問題。
4.執法面和執罰量的把握和統一。客觀地講,由于罰沒功利性的因素,目前我們對執罰量更加重視,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執法面。法律設定懲罰的目的,是為當時人因懲罰而產生畏懼,從而增加對法律的敬畏,提高守法意識。就此而言,與執法面有很大的關系。與交警的處罰作比較,可以形象地得出這一結論。因而,我們有必要重視執法面的問題,當然要注重方式、方法。理論上說,所有的違法行為都必須受到懲處。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會產生法不責眾的現象,增加違法者的抵觸情緒。在方式上,應當對簡易程序多作研究。由于功利性因素,我們近年來可能較少運用簡易程序執法。但簡易程序運用得好,可以較好地解決執法面的問題。
5.更多地運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監管手段的進步必須與交易方式的進步同步。由于技術進步的因素,現代交易方式融入了更多科技的因素。譬如說,新“三定”方案明確賦予工商部門對網絡交易行為的監管職責。我們應當對網絡交易行為進行研究,使我們監管的方式與此相適應。如按住所地管轄,我們應當了解和掌握網絡市場主體的信息,這就涉及一個我們采集網絡市場主體信息的問題;如按行為地管轄,就需要我們對交易行為的結算和支付進行研究。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理念和方式是新形勢下工商行政管理轉型的關鍵。理念和方式的關系,是戰略和戰術的關系,是一個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關系。理念和方式創新的問題解決得好,可以更好地加強和改進工商行政管理。
- 上一篇:公務員考試面試求職動機考察題
- 下一篇:公務員考試面試細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