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服務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30 03:06:00

導語:物價服務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價服務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物價部門作為政府職能部門責無旁貸,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為此*縣物價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做到“五個一”:創建一個監督網絡,即縣、鄉、村三級價格監督網絡;建立一個公示欄,即每個收費單位、每個行政村設立一個價格收費公示欄;做好一項工作,即涉農價費清理整頓工作;搞好一項檢查,即農資價格專項檢查;抓好一個結對村,即結對幫扶一個具體村,加快其新農村建設步伐,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從而創建農村“和諧物價”,大力服務新農村建設

一、建立健全農村價格監督網絡。

建立和完善農村價格監督網絡,既是延伸農村價格協助管理的一種好形式,又是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措施。*縣物價局以縣局為依托,在各鄉鎮物價所設立監督站,在行政村以各農調戶為監督點,從而逐步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價格監督網絡。監督點既是價格政策宣傳點、價格信息反饋點,又是價格違規舉報點。同時,農村價格工作人員做到“一員多用”,要既當價格監督員、價格信息員,又要做價格舉報員。在工作中通過鄉鎮監督站、監督員積極宣傳涉農價格和收費政策,并讓他們參與到涉及農村的重大價格活動中來,凡是價格監督站、價格監督員反映的農村亂收費問題,都給予高度重視,限時解決,形成上下聯動的態勢。通過充分發揮農村價格監督站、監督點的作用,及時發現農資價格和涉農收費中的價格違規行為,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二、廣泛推行涉農價費公示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大涉農價格和收費的清理整頓工作力度,遏制農村“三亂”,減輕農民負擔,我們始終把推行和完善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工作作為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維護農民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來抓,并把實施“陽光工程”的工作重心轉移到鞏固、提高、擴展上,實現了公示工作的長期化、制度化、規范化。

1.擴大公示覆蓋面。為了達到家喻戶曉的目的,我們按照條塊結合的原則,積極擴大涉農價費公示覆蓋面,延伸普及到每個行政村、每個收費單位。為了將公示工作落到實處,我們把涉農價費公示任務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工作層層分解落實到主管部門、收費單位和各鄉鎮、村委會,納入“清費治亂”目標管理,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縣農村每個鄉鎮、每個村都設立一塊公示欄,先公示后收費,公示覆蓋率達100%。

2.提高公示標準。一是嚴格審核把關,保證公示內容準確無誤,通俗易懂。由物價部門對各鄉、村和各收費單位的收費項目、標準、依據逐項進行審核確認,統一把關監制,嚴禁將各種亂收費通過公示“合法化”。為了實現公示的標準化、規范化,我們堅持以行業系統為單位,統一公示形式、內容,統一公示榜(欄)制作,提高了公示的檔次和質量。二是改善公示方式,提升公示載體檔次。對電信、移動、工商、稅務、醫院等有條件的單位,逐步推行電子顯示屏、電子觸摸查詢系統等高科技公示載體,實現公示載體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提高公示工作的標準和水平。

3.鞏固公示成果。一是充分發揮社會價格監督網絡的作用,將公示榜、公示欄、公示表的監護責任落實到價費單位物價員和農村價格監督員身上,做到責任到人,保證了公示榜、公示欄、公示表的完好無損,全縣公示榜、公示欄、公示表保持率達到100%,完好率達95%以上。二是根據農村價費政策變化,及時調整公示內容,在變更收費許可證的同時,由物價部門督促責任單位同步變更調整公示項目和標準,做到隨變隨調,實行動態管理,保證涉農價費政策的連續性和有效性。三是建立群眾舉報快速反應機制和查處機制,以高效率、高質量的價費投訴舉報受理工作,保證公示作用的發揮,提高人民群眾對公示工作的認知度和滿意度。涉農價費公示榜、公示欄、公示表已經成為廣大農民依法維權離不開的有利工具。

通過大力推行和完善涉農價費公示制度增強了農民依法維權意識,有效地規范了涉農價費秩序,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清理整頓涉農價費,認真落實惠農政策。

1.與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組成專項檢查組,分片負責,重點對農村用水收費、農村用電價格、農村中小學教育收費、辦理身份證收費、農民建房收費、婚姻登記收費、計劃生育收費、殯葬服務收費、有線電視收費以及畜禽防疫收費等涉農價格和收費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凡不利于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發展的收費政策,將予以取消或廢止;價格或收費標準過高的將予以降低;凡提供經營性服務必須堅持自愿原則,嚴禁強制服務并收費或只收費不服務的行為;清理規范涉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收費項目和標準,嚴禁有關部門和單位借新農村建設之名加重農民負擔。通過清理整頓取消和停止行政事業性收費59項、政府基金2項,規范調整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62項,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遏制了涉農亂漲價和亂收費行為。

2.完善糧食價格及糧食生產保護體系,認真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執行預案,保護價格從06年的小麥0.72元/斤,上升到08年的0.77元/斤,此項全縣農民共增收1700萬元。另外在原有的糧食生產“一免三補”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補貼標準更高的綜合補貼政策,補貼的標準逐年加大,確有特殊情況還繼續追加。(如今年6月21日的油價上漲后給種糧戶每畝追加補貼7元錢)全縣畝均綜合補貼69元,按111.26畝計,農民共獲補貼7676.94萬元。

3.加強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監管,控制進銷、批零差率,規范市場價格行為,每月至少2次對全縣農資市場進行價格調查,根據情況及時建議上級部門依法采取價格干預措施,開展農資價格專項檢查。

4.推進農業用水價格改革,完善機電排灌費等農業水費的收取辦法和標準的審核,每年會同縣水政管理等部門,對本年度用水計劃標準進行重新核定。收費的標準逐年遞減,從而大大減少了農民支出。

5.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努力解決群眾“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首先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繼續治理教育亂收費、完善教育收費制度的有關政策,會同縣教育部門對現有的民辦中小學收費進行清理,對不符合民辦學校條件的,不予辦理收費許可證。其次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在全省實行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對貧困寄宿生補貼生活費等各項惠民措施,會同縣教育部門,做好義務教育階段的收費清理和規范工作,防止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現象的發生。第三要求學校根據規定收取的費用,必須公示收費標準、收費項目、收費依據,嚴格執行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嚴禁舉辦各類收費補習班。

6.進一步加大醫療服務價格的監管力度,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是按照省關于二級以上醫院實行單病種限價的政策要求,會同縣衛生部門繼續推行我市初步擬定的實施方案,并研究制度相關措施,確保順利實施,取得預期效果。二是加強城鎮社區和農村的醫療價格管理,研究制定城鎮社區和農村的醫療價格管理的政策。進一步落實困難群體收費減免政策,確保落實到位。三是與*縣糾風辦聯合組成檢查組,對全縣藥品和醫療收費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藥品加價率政策執行情況,醫療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執行情況,一次性醫用衛生材料、醫療器械、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與收費執行情況等。

四、加大結對幫扶力度,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為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大力開展幫扶事業,促進我縣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我局加大結對幫扶力度,全方位多渠道為幫扶村搞好服務,提供幫助和支持,努力做到了“四個到位”:一是政策幫扶到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及時提供國家宏觀政策信息、價格法律法規、涉農價費政策以及充分利用農本監測、市場監測隊伍的優勢,及時提供市場價格行情、市場價格走勢預測等信息,服務于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二是人力幫扶到位。抽調精干力量,隨縣工作隊長期駐村全身心投入到新農村的發展建設工作中去,把幫扶工作作為自己的事業來辦,積極為新農村的建設出實力、辦實事。三是資金幫扶到位。我局在自身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還優先考慮幫扶工作,擠出專項幫扶資金,由局長和書記專程交送到幫扶鎮、村手里。四是信息幫扶到位。我局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發動全局人員出點子、想辦法、搜信息、跑關系,積極為新農村建設出謀劃策,提供發展信息,有針對性的為幫扶鎮、村搞好謀化和發展,受到廣大干群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