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點招商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12-09 04:22:00
導語:駐點招商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位于廣東省中南部,北接廣州、南連深圳,處于穗港經濟走廊中間,是廣州與香港之間交通的必由之路。*經濟以外向型為主,截止去年底,*共計吸引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興辦的近2萬家外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超過250億美元,其中港臺地區投資占到近70%,主要涉及電子信息及光電、機械及汽車配套、高檔服裝及織物、家具及建材、五金塑膠等現代化工業領域。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已有46家投資的72個項目落戶*,其中世界100強的11家企業投資了21個項目,這些世界500強中包括瑞士的雀巢、韓國的三星、荷蘭的飛利浦、芬蘭的諾基亞,美國的通用電氣、可口可樂、施樂、金霸王,日本的三井、住友、日立、三洋等。
從客觀上來說,*由于有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加上區域內配套完善的產業環境優勢,近年來*外資企業增資擴股的勢頭有增無減,約占50%左右的份額,但新批設立外資企業的增長勢頭已明顯趨緩,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更是如此,如2004年*新批外資項目1423個,2005年992個,2006年786個,年均遞減44.8%,主要原因是在新一輪的城市發展競爭中,受當地土地、能源、人才、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進一步提高了外資進入的門檻,規定屬于買地自建廠房的,投資總額不能低于200萬美元;對尋求發展擴張新建且需要配套電鍍、漂染、洗水、印花工序的大型五金、紡織、制衣項目,投資規模原則上要達到3000萬元以上,且要報經市政府審批,這些制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來中小項目的落戶,不少臺資企業已呈現加速轉向長三角地區的趨勢,甚至出現產業整體轉移的態勢。
由于*地區生產要素、優惠政策及社會綜合環境都處于不佳狀態,為積極拓展*及珠三角地區的外資招商工作,加快承接*及其周邊地區的產業轉移,市委于2005年8月作出“突破*”的戰略部署,明確由市外經貿局牽頭組織各縣區及市經濟開發區,圍繞以*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開展集中駐點招商活動。一年多來,全市連續組織開展五輪*外資招商競賽活動,共計選派1053名專業招商人員赴*及珠三角地區,共計聯系客商達到30000多人(次),上門拜訪企業近萬家(次),并在淮接待了400多批次的外商及其考察團組,跟蹤洽談的投資項目及信息達到350多個,正式簽約項目達到172個,總投資18.4億美元,*集中駐點招商工作呈現出“來淮考察的客商越來越多,招商洽談的項目越來越多,簽約項目的規模越來越大”的良好局面。
通過一年來的實踐運作,我們感到市委、市政府“突破*”的招商戰略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對2006年全年協議注冊外資、注冊外資實際到帳及總投資超千萬美元外資較大項目的“三個翻番”起到了強有力地支撐。主要表現在:一是簽約項目規模越來越大,總體呈現翻番發展的良好勢頭。通過深入開展四輪*招商競賽活動,簽約外資項目的投資規模不斷攀升,由第一輪的7482.5萬美元,發展到第二輪的1.35億美元、第三輪的2.08億美元,以及第四輪的5.79億美元,基本上保持倍增發展的態勢,特別是第五輪簽約投資項目規模達到5.86億美元,超過市下達簽約目標近2億美元,且項目平均規模首次超過2000萬美元、達到2020萬美元。二是簽約項目質量不斷提升,整體轉化率保持較高水平。五輪活動共計簽約引進總投資超千萬美元的較大項目65個,超3000萬美元的外資大項目7個,超億美元的外資特大項目2個,分別是由漣水縣引進的總投資1.26億美元的文具教具項目,以及我局引進的總投資1.2億美元、一期投資6000萬美元的宏盛箱包工業園項目。目前,取得積極進展的項目159個,項目的整體轉化率達到92.4%,目前注冊開工率也首次超過80%。三是對全年外資指標起到有力支撐,港臺資成為我市外商投資的重要來源。2006年,全市新批外資項目137個,較去年凈增34個;協議注冊外資6.25億美元,增長107%;注冊外資實際到帳預計達到1.52億美元,完成市委、市政府的加壓目標,其中去年來自港臺地區的項目88個,協議利用港臺資金3.86億美元,實際利用港臺資金9218萬美元,占全市的比重均達到或超過60%。
回顧一年多的集中駐點招商工作,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認真抓的良好氛圍。一年來,市委丁書記對*及珠三角駐點招商給予高度關注和重視,堅持在元旦、五一、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親自帶隊,在*舉辦投資說明會暨項目簽約會,集中檢閱*及珠三角駐點招商成果。活動期間,市里每次都堅持召開*駐點招商工作匯報會,認真研究總結珠三角地區產業發展的形勢態勢,分析應對在駐點招商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部署和明確下一輪駐點招商的任務和要求。各縣區、市經濟開發區對駐點招商的領導力度不斷加大,紛紛成立由縣區委書記或縣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和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駐點招商工作班子,在招商目標、人員選配、經費保障上優先做到“三落實”,9縣區主要領導都先后多次來到*及珠三角地區,靠前指揮招商、參與項目洽談、跟蹤推進成果?;搓巺^明確3名區委、區政府領導負責并參與駐點招商,其中每位副書記、副區長分別堅持每月輪流不少于20天長期駐點招商,尤其是蘇南掛職的石中煒,第四輪招商活動一直堅持帶隊長駐*,其老父親病危后也未能趕上見到最后一面,在料理完其父喪事后不久,他又趕赴*落實淮陰區招商說明會的前期籌備工作。
(二)工作上層層推進,初步打開*及珠三角外資招商的局面。為盡快打開*及珠三角集中駐點招商局面,市外經貿局在深入調研思考的基礎上,創新提出了“立足*,輻射周邊,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初步明確了局駐*招商處三大重點任務:一是深入研究*及珠三角產業轉移的態勢,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二是牽頭組織、協調、引導好縣區的集中駐點招商工作;三是積極開展自主招商,務求擴大引資成效。一年來,我們堅持做好牽頭組織和協調推進工作,適時召開各縣(區)分管領導、外經貿局長以及招商人員等不同層次的會議,指導各地對*重點目標鎮、村的相關產業和企業加強研究和資料搜集,依托老鄉、同學、朋友等諸多關系開展敲門招商、上門招商,較好地保證了招商工作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向縱深發展。隨著*駐點招商的逐步推開,各縣區及市經濟開發區不斷研究總結*駐點招商的實踐,將招商重點集中瞄準到當地的臺商協會、產業協會,先后與*臺商協會、深圳僑商會、廣東(江蘇)商會、*家具協會、深圳紡織協會、廣州機械加工協會等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系,共計舉辦不同類型的專題推介活動近百場,與中國投資網、深圳賢澤投資公司等單位也簽訂了委托招商協議,促進了*駐點招商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
(三)隊伍上得到鍛煉,初步培養了一批外資招商的“精兵強將”。為切實提高*及珠三角外資招商成效,去年3月中旬我們牽頭赴香港、澳門成功舉辦了全市現代服務業培訓班,4月中旬在*招商第一線舉辦了全市外資招商實務培訓班,邀請香港、上海及省內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珠三角地區具有豐富招商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來培訓班講課,大家一致感到通過培訓更新了知識,開闊了眼界,增強了本領,同時更豐富了招商實戰經驗。清河、楚州、經濟開發區等縣區也對近300名駐點招商人員進行了培訓,不斷強化和提升專業招商人員的能力。各縣區及市經濟開發區堅持采取“滾動推進”的做法,根據*駐點人員的招商實績,適時篩選、調整、補充專業人員入駐*。洪澤縣自第二輪駐點招商以來,先后調整充實了近20名專業招商人員,及時將想招商、能招商、招成商的同志充實到駐點招商第一線,并通過外資駐點招商來培養和選拔干部。我局*辦積極工作,先后選派兩名局領導深入*招商第一線強化面上協調、指導和推進工作,并將臺灣、港澳招商分局人員充實到駐點招商中來,去年還專門研究制定了強化外資招商的考核獎懲辦法,進一步加壓鼓勁。
與此同時,我們感到在*駐點招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和值得研究的問題,一是一些縣區招商的針對性仍然不強,在駐點招商中還存在著辦法不多、渠道不寬、開拓意識不強的問題;二是少數縣區在招商人員選派上仍有欠缺,還沒有能夠根據駐點人員的招商實績動態地予以調整到位;三是少數縣區對簽約項目的跟蹤推進力度不大,項目落戶步伐有待進一步加快。
當前,珠三角地區目前情形就整個外資而言,資本市場基本趨于飽和。資金不是珠三角地區最需要的,最需要的是產業技術和產業結構的提升,產業轉型和升級已經成為擺在珠三角企業面前最迫切的命題,這為我們進一步加快承接提供了極為難得的機遇。新的一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三次全會精神,緊緊瞄準全年注冊外資實際到帳翻番的奮斗目標,進一步突出大項目招商、產業招商、專業招商、集約招商和環境招商,力爭在“提升*”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對此,我們建議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突破大企業、大項目。建議各縣區一方面要加強對跨國公司的研究和跟蹤。年初我們已經初步排出了一批重點跟蹤推進的世界500強及跨國公司名錄,建議各縣區也要分別瞄準至少4-5家大集團、大企業,爭取盡快建立聯絡渠道,帶動信息溝通和項目洽談。另一方面要科學包裝大項目。目前國家對外資產業政策陸續進行了一些調整,其重點就是鼓勵外商投資科技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建議各縣區依據各自的產業特色和資源優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重點包裝一批化工和巖鹽資源開發利用、新型冶金機械項目、電子信息、農副產品加工等大項目,切實增強對外商的吸引力。
二是積極拓展產業招商。對我市來說,要全面改造提升八大支柱產業,培育形成鹽化工、冶金、IT三大千億元級的產業,必須把吸引行業龍頭企業投資作為首要的突破口。建議各縣區依托各自現有產業,分別組建產業招商團隊,編印產業招商資料,開展境內外“團隊招商”,重點引進與本產業關聯度緊密、配套性較強、技術先進的項目,打造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支撐和帶動作用明顯的大企業大集團,通過外資嫁接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同時,要密切關注和深入研究國際服務外包,發揮我市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人才基礎,突出引進為先進制造業基地配套的生產服務業,力爭在服務業利用外資上取得更大進展。
三是繼續強化港臺招商。當前伴隨著臺商投資大陸第三輪熱潮的到來,臺商在江蘇的投資已經出現由蘇南向蘇中、蘇北延伸的趨勢。建議各縣區一方面要認真研究臺灣島內產業向大陸轉移的態勢及產業具體方向,盡快制定對臺招商的周密方案,擴大對臺灣的電子產業、高效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的招商,爭取在吸引臺資上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富士康(淮安)工業園項目落戶的有利契機,深入研究和引進配套的上下游產業鏈項目,包括原材料采購、供應行業以及物流、商貿等領域的相關配套企業,盡快形成“龍頭帶配套、配套引龍頭”的良性發展格局,加快臺資在淮集聚。
四是探索創新招商方式。據近期調研,珠三角特別是香港地區集聚了眾多的跨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目前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的外資公司逾千家,在香港開設地區辦事處的外資公司達到2200多家,擁有大量的投資與貿易信息,蘇北地區不少大項目的引進也都來源于香港地區。我局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已經開始考慮探索在香港設立招商窗口,建議各縣區與我們一道抓緊開展深入調研論證,爭取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能夠在香港設立招商窗口,將招商觸角直接延伸到境外重點區域。與此同時,建議各縣區進一步加強與臺灣、香港及珠三角商會、協會和中介組織的聯系,積極聘請更多的商會、行業協會的會長、跨國公司駐中國的高層管理人員、首席代表等關鍵人物,擔任我市的招商顧問,發揮其帶動效應。
五是打造專業招商隊伍。新的形勢下,利用外資工作需要不斷的充實專業招商人才隊伍,更需要下大力氣提高專業招商人才隊伍的層次和素質,特別是為了更好地適應今后一段時期招引科技含量高、環保集約型、帶動能力強的制造業項目,包括咨詢服務、金融保險等服務業項目,都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高層次的專業招商隊伍。建議各縣區更加理性地研究和組建專業招商隊伍,舍得花大成本、花大精力,加大外向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力度,努力建設一支專業性強、服務水平高的招商隊伍,不斷提高外資招商的成效。
- 上一篇:馬尾松大田育苗研究論文
- 下一篇:籽瓜特征特性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