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踐行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15 09:58:00
導語:監察局踐行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深入學習實踐科學觀活動正在我市全面開展,作為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室更應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解放思想中履職盡責。當前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對于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室來說,我們認為重點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解放思想要體現時代性,自覺做到“三不”
一是積極實踐不觀望。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室作為市紀委派駐機構,是基層執紀監督部門,務必在解放思想上走在前面。否則,思想落伍、觀念陳舊、思維禁錮,將難于實現紀檢監察工作的新發展。為此,基層紀檢監察干部要切實增強解放思想的緊迫性和自覺性,帶頭解放思想,帶頭更新觀念,勇當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先鋒,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自覺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二是破除障礙不遲疑。要把思想從不適應、不利于科學發展的認識中解放出來,努力破除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在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各種障礙,尤其要著力改變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急躁情緒,強化實事求是、遵循規律的科學態度;改變非此即彼、單一靜止的片面思維方式,強化多向思考、動態分析的開放思維能力;改變左右逢源的好人主義,樹立堅持原則、敢于負責的職業品質。
三是更新觀念不含糊。要形成正確的地位觀,防止以“管人者”自居,糾正自視清高、高人一等的不良傾向,避免與中心工作脫節、與干部群眾脫離的現象。要形成正確的政績觀,樹立查處案件、懲治腐敗是成績,保護干部、預防腐敗也是成績的理念。不斷拓展工作思路,豐富工作方法,增強工作能力,做到想問題、干事情都要有利于科學發展、有利于社會和諧,盡心盡責地做好基層紀檢監察工作。
二、解放思想要體現服務性,自覺做到支持鼓勵“三者”
一是支持改革者,使之后顧無憂。改革是對傳統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的突破,無先例可循、無現有模式,需要面對更多的困難和風險。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室要以發展的眼光倍加珍愛改革人才,為改革者營造“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發展環境。要理直氣壯地支持改革者,批評保守者,查處誣告者,旗幟鮮明地為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壯膽撐腰,切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鼓勵創業者,使之底氣十足。對改革創新中出現的問題,要科學合理妥善處理,以保護黨員干部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面對當前金融危機,企業發展存在困難的情況,更要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維護好創業者的正當權益。通過誡勉談話、信訪“四書”等措施,對執法部門有效開展教育監督,力戒并嚴肅查處“索拿卡要”、“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問題。
三是寬容失誤者,使之蓄勢再發。改革創新和干事創業難免會走彎路,難免會出現失誤。諒解失誤、寬容失誤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要嚴格區分違紀與違法、錯誤與失誤的界限,把握好改革中因經驗不足造成的失誤與失職瀆職的界限。在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的同時,對勇于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而出現失誤的同志,只要是一心為公、個人沒有以權謀私的,在執行紀律上要堅持寬嚴相濟政策。立足于教育,立足于幫助,立足于提高認識,督促有關單位和人員吸取經驗教訓,健全制度,堵塞漏洞。
三、解放思想要體現原則性,自覺做到三個“不動搖”
一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毫不動搖。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指導方針。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室要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到反腐倡廉工作的各個方面。深入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各個領域,不斷探索服務科學發展的有效途徑,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提優能力、提升素質、提高效率”,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二是堅決維護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毫不動搖。思想解放并不是思想放縱、任意而為,更不是丟棄原則的“自由化”。因此,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室作為黨的忠誠衛士,必須認真履行職能,積極參加“加強黨性修養,堅持廉潔從政”主題教育活動,加強黨性修養和從政道德修養,保證政治上合格。不斷加強對黨員遵守黨的紀律的教育和監督檢查,堅決維護黨的紀律,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決不允許在群眾中散布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論,決不允許對中央的決策部署陽奉陰違,決不允許參與各種非法組織和非法活動。
三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毫不動搖。要堅持統一領導,主動向市紀委和監察局領導班子及時請示匯報各類重大情況,認真落實紀委和監察局的決定和工作部署。善于出謀劃策,針對反腐倡廉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找準反腐倡廉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結合點、著力點,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和辦法,為紀委和監察局領導班子的決策部署提供科學依據,當好參謀助手。以“保增長、惠民生、促和諧,我為*發展作貢獻”大討論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爭先意識、責任意識,增強發展本領,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落實之功,更好地擔負起建設美好新*的歷史重任。
- 上一篇:刑法心理學分析論文
- 下一篇:開發區工業企業優惠政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