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聚集政策的研究報告
時間:2022-12-16 05:24:00
導語:科技人才聚集政策的研究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長*同志10月27日關于“請代富同志并人事局研究我市人才聚集政策,科技城更需要人才”的批示精神,我們認真研究了近年來我市的人才政策。
一、現有人才聚集政策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先后制定了《關于當前搞活人才工作的10條措施》、《關于進一步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實施意見》、《*科技城人才引進激勵政策實施細則》等一系列人才工作政策。其中單獨的人才方面政策共16個,包涵在其他文件中的政策有3個,主要從人才引進、激勵、培養、人事制度改革、發揮人才作用、營造人才環境等方面制定了具體措施。今年初還出臺了《關于加強新農村建設人才開發工作的意見》,將人才政策不斷向農村和向體制外拓展。最近,又擬制了《領軍人才評選表彰辦法》、《學術技術人才帶頭人評選管理辦法》,目前正送市政府審簽中。
這些政策的出臺,使我市基本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人才工作政策支撐體系,為培養、吸引和使用人才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近三年來,全市共引進各類科技人才155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及副高以上職稱1300多人,本科學歷8000多人;有來綿創辦企業和實施項目的外地博士、碩士300余位,構成了中國西部中等城市最大的博士群體和智力密集區;各級各部門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各種層次的培訓累計67000多人次,其中重點企業組織科技人才培訓21000多人次,多層次培養和提升了科技城人才素質;已有1200余名國防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員直接投身科技產業,今年還從市、縣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了2312名優秀青年干部到農村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充分釋放了各類人才潛能。同時,全面推行了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工作和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公開招考,基本形成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
我市基本上不存在《對用好四川人才的幾點建議》(省委常委辦《領導參閱》第285期)中所提到的人才方面的問題,但在人才工作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在人才政策執行方面,存在難以全面落實的問題。我市制定的人才引進、激勵、培養等方面的政策,有的因資金、單位重視程度以及體制等原因難以全面落實。如,綿委發〔2001〕5號提出建立*人才基金的問題,到目前未能落實;又如,不少人才引進方面政策都規定,引進人才子女到市內重點中小學入學,享受本地人才子女同等待遇,但由于具體問題解決起來涉及相關部門利益,有時不好落實。同時,在引進人才配偶調動和工作安置上,涉及編制、專業對口等問題,特別是目前市級部門公務員和大部分事業單位編制已滿,有時解決起來很困難;在住房解決問題上,企事業單位落實差異也很大,新晨動力等企業甚至無法解決住房問題。
在人才政策本身上,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多數人才政策普遍針對人才本身,很少針對落實人才政策的單位,導致人才政策執行不力。同時,已出臺的人才政策只重視對人才的引進、使用等前端工作,而作為衡量人才重要指標的能力和業績,目前基本上沒有評價的具體措施。此外,還有的政策已經不適用,需要及時清理。
在人才工作投入上,存在沒有經費支撐的困難。雖然幾年前,人才方面的政策就要求建立人才基金,但目前我市仍然沒有專門的人才基金。沒有人才工作必備的工作經費,人才工作只能做“不花錢的事”,導致不少人才政策難以落實。而宜賓、瀘州等地都建立了上百萬元的人才專項基金,專門用于人才工作。
三、對我市聚集人才的建議
(一)細化宏觀政策加強分類指導。針對不少政策較宏觀,無具體落實措施的實際,進一步細化宏觀政策,提出可操作的措施。如在人才引進方面,針對子女入學問題,可具體規定引進人才子女入學擇校費等由政府承擔,或由引進人才的單位承擔,或由引進人才與單位、政府按比例承擔,或由學校免費;針對引進人才配偶工作調動和安置,可針對特殊情況出臺可超編進入等特殊政策。同時,針對各類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和使用的具體情況,出臺分類指導的措施,確保人才政策在具體單位的可操作性。
(二)制定推動政策落實的具體措施。從調動用人單位積極性、增強用人單位責任感入手,制定落實人才政策的督辦措施。并將落實人才政策的情況作為“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考核指標和部門年度考核指標,督促領導和單位了解和落實人才政策,為人才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同時,針對人才能力和業績考評機制缺失的問題,研究人才能力認定辦法和業績考評機制,進一步用好人才。
(三)建立“人才基金”或加大財政投入。我市沒有政府支持人才工作的機制保障,人才工作只有向財政爭取資金,但近年來市財政基本上沒有對人才工作有什么投入。因此,我市亟待建立人才工作基金,作為人才工作的支撐。方式上,可實行用人的企事業單位和園區出一點,政府出一點,募捐一點的方式建立。同時,如果沒有建立基金的情況下,有必要對市財政支持人才工作的經費每年適當定量,形成制度,這樣才能使人才工作真正為科技城建設高效率服務。
(四)加強人才市場建設。人才市場在組織人才交流、開發人才資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適應人才戰略要求,加強軟件、硬件投入,增設高新人才市場,充分發揮人才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功能,創造人才市場發展的良好環境,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與政府公共服務相配套的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的人才市場服務體系,使之真正成為引進人才的樞紐,聚集人才的龍頭。
(五)廣泛宣傳人才聚集政策。編制《人才創業工作指南》,將能適用的收集編輯成手冊,廣泛發給各類人才和企事業單位,擴大政策的知曉面。外地不少地方都建立了專門的人才網絡,如宜賓建有“宜賓人才之家”,瀘州在網上建立了科技專家庫。我市可由政府建立對外的人才網,供各類人才及單位掌握了解全市人才政策。
- 上一篇:事業單位及園區人才引進調研報告
- 下一篇: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