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購置補貼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23 10:00:00

導語:農機購置補貼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購置補貼調研報告

近幾年來,農民普遍從國家實施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得到實惠。通江縣自20*年被納入省級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縣以來,購機補貼資金逐年增加,從20*年的60萬元增加到20*年的170萬元,比20*年增加183.3%。這項政策實施兩年多來,使我縣800多戶農民償到了購機補貼政策帶來的甜頭,農民購機熱情十分高漲。這樣不僅優化了我縣農機裝備結構,提升了農機發展速度,也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增添了活力,為實現現代農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從過去兩年的購機補貼政策實施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內外部兩個方面急需改進和加強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從外部方面來看,主要有五個方面問題:

一是縣級財政配套補貼資金有限。縣內條件較好的鄉鎮不多,地區相比相差甚遠,致使我縣農民所購農業機械得到的購機總補貼資金相對較少。而有些農民購買不在省定產品補貼目錄中的農機產品又得不到補貼,一定程度地降低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因此縣級財政應從我縣農機發展實際需要出發,在盡可能的前提下,逐年適當增加農機購置配套補貼資金,并給予解決一定的業務工作經費。

二是上級實行補貼的農機產品難以適應我縣山區實際,且實行時間過遲。近幾年來,省級補貼產品主要是一些大中型機械,且價格高昂,機械類型較少。我縣山高坡陡,田土整體面積小,坡地多,農民從省市補目錄中難以選擇到適合自己使用的輕便靈活的小型農業機械。補貼產品中雖有一定靈活性,但也是大同小異,對相對平坦的鄉鎮來說較為適應。省市農機產品補貼目錄多在每年四月下達,而農民購耕整機多在二、三月份。補貼目錄執行時間與農民購機時間的矛盾使農民在購機上顯得難以判斷。因此,補貼農機產品也應結合各地的實際來制定,或者是補貼產品范圍進一步擴大,使農民有更多地選擇余地,特別是省級補貼,應根據各市縣產業化發展實際確定補貼產品。對通江縣而言,除了適應該縣耕作、收割、農副產品加工、運輸等大宗農業機械外,還應把茶葉、食用菌加工機械,抽水灌溉機械等列入補貼范圍。省市農機產品補錄應提前在每年的二、三月份下達執行,以便農民及早對照目錄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農機產品,更好地滿足春耕生產需要。

三是市縣范圍內的定點經銷有一定局限性。對在定點經銷商購買的農機進行補貼,可以規范操作和補貼程序,方便工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市縣雖確定了一至幾家定點經銷商,特別是我縣,由于農機供應量小、農機品種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縣農民購機的選機范圍,無法滿足農民對農機的需求,使得不少農民不得不跑到*去購買,既費心又多花錢,得不償失。省市應適當放寬條件限制,理順補貼關系,加大服務力度。由于市內有省確定的定點經銷商,因此,凡是項目縣農民只要到其他項目縣確定的定點經銷商所購買符合產品補貼目錄的農機產品,均應辦理好補貼的各種手續,建立起符合全省的農機購置補貼網絡服務體系,省內應給予承認并實行補貼。還可根據我縣實際設立定點經銷商。

四是燃油價格走高,信貸扶持難以到位,影響了購機補貼惠農政策的實施。20*年下半年農業機械燃油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接近一倍,而且還在繼續攀升。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勞動強度,減少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農業機械燃油價格上漲,導致農機作業利潤低,效益不穩定,成本回收期相對較長。且由于我縣農民收入還處于較低水平,而購置農機產品一次性投入資金較多,農機購置補貼只是引導性的政策扶持資金,而農村金融信貸資金又難以扶持到位,大量的資金仍需農民自籌。這些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農民購買、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因此,國家應加大對農機燃油價格的補貼力度,特別是對貧困地區應重點傾斜。農村金融部門也應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實施購置農機產品信貸扶持政策,扶持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

五是補貼標準一刀切,不分山區、平原和丘陵地區,不分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的貧困地區,其補貼標準均為30%,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貧困山區農民的實際購買力。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的經濟承受力是不一致的,因此,不同地區購機補貼標準應有所不同,使農民能買得起,真正得到購機的實惠。

二、從農機部門內部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問題亟待改進和加強:

一是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宣傳要虛實結合。過去購機補貼宣傳主要停留在上門給咨詢農民講解,給各鄉鎮下發宣傳資料和電視臺廣告宣傳等方面,雖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但對我縣文化、科學知識尚不進步的農民來說,對購機補貼政策的實質性東西還難以理解,特別是對先進農業機械的理性認識和實踐認知水平還無法到位。因此,不但要在搞好文字方面宣傳的基礎上,還應根據各鄉鎮實際,進一步加大實地現場操作示范宣傳力度,擴大宣傳影響,使農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實實在在的效果,真心實意買農機。財政部門應在農機推廣示范上給予一定的資金安排。

二是農機部門應主動熱情服務,方便農民購機。農機部門應主動熱情搞好服務,既要在室內辦好應辦的事,還要主動深入到重點鄉鎮上門為農辦好該辦的事,以方便農民購機。

三是業務操作應進一步嚴謹規范,主動接受監督檢查。由于農機購置補貼是一項新的工作,且政策性強,業務操作要求高。過去農機部門在具體業務操作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不夠規范和完善的地方,內外部監督檢查也一時難以到位,致使群眾對購機補貼產生一定誤解。因此農機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具體操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熟悉和掌握每一個環節的操作要求,把好每一關,嚴格按照省市規定操作辦法來實施。農機部門內部的紀檢監察組織要積極參與、主動介入,對購置補貼操作實施的全過程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還應主動接受上級農機主管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及財政部門的專項檢查,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手續完備、操作精細、上報及時、服務快捷、監管嚴密、不出問題,使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最大效應。同時,還應結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加大對農機產品經營市場特別是定點經銷補貼農機產品的質量和價格的監管力度,嚴防以次充好、價格欺詐、坑害農民。建立健全農機產品質量舉報投訴機制,及時受理和解決農民對農機產品質量的投訴案件,切實維護農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