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精細化稅收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12 09:46:00
導語:國稅局精細化稅收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探索行業特點,掌握銷售動態。
1、汽車經銷商多采用“4S店“模式。即商按廠家的標準和要求全資承建,商需向制造商交納保證金,以全額車款提車,商投資規模較大,必須按廠家統一標準進行經營,主要獲利渠道為:售車差價,汽車保養維護收入、廠家返利、銷售折扣、手續費及廠家各種補助等。
2、集整車銷售,售后維護,零配件零售等為一體。各公司除銷售品牌車外,還負責該品牌車的售后保養、維護以及其他品牌車的修理修配,代辦購車貸款、車牌照、保險、負責二手車的交易等,功能齊全,形式多樣。
3、貨物流、資金流,環節多周轉快。貨物流:即有機動車、配件流通又有飾品、贈品的流轉,即有保修期內的免費維修,又有有償修理業務;資金流:有與廠家、配件零售商的資金流,有與銀行往來及車輛借貸業務,有與車輛保險部門、消費群體的業務往來。涉及環節有銷售、修理、保養業務,二手車交易等多個環節,資金往來數額大,周轉快。
二、摸清行業底數,監控稅源變化。
據統計20*年所轄企業銷售車輛5843輛(其中小轎車及7座以下微型車841輛)售車修理收入7.11億,年末庫存347輛,銷售成本率6.8億元,廠家返利1343.69萬元,交納增值稅766.81萬元,銷售成本率96%,期間費用率5.57%,廠家返利占收入比1.89%,增值稅稅負1.*%。
通過收入分析發現20*年與20*年比銷量增長35.59%,其中小轎車及7座以下微型車增長29.65%,其他機動車增長86.47%,主要為載重貨車。載重貨車增長異常的原因為:國家自20*年7月1日起將載重貨車環保標準由“國Ⅱ”改為“國Ⅲ”,自7月1日后不符合“國Ⅲ”標準的貨車不準登記車輛牌照,因受此政策因素影響,廠家及商家對庫存“國Ⅱ”標準貨車進行的統一處理,使20*年5-6月銷量增大。
通過成本分析發現銷售成本率上升2%,主要為整車銷售進銷差價相對降低,利潤空間減少,但也不排除多列成本情況,隨著“4S店”開業時間增長后,各類品牌車保有量的增加,經銷商汽車維修業務增長較快,20*年與上年比維修收入增長39.25%。
三、強化稅源管理,提高征管質量。
1、注重日常管理,規范經營行為。針對行業特點,分局按月進行稅源分析,并作出相應的稅源分析報告,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經營動態,在稅收管理員分戶管理的同時,將相關數據信息進行縱向、橫向比較,便于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促使企業及時改正。如20*年4月分局在對*瑞通佰盛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實地核查時發現“其他業務收入”帳戶每月都有發生額,經詢問企業,了解到大部分為處理“商品包裝物”和“清潔用過的廢油”收入,而其他企業未發現該項收入,針對這個問題,分局組織人員與相關企業進行座談,了解到有部分企業將收入直接作為職工福利,有的直接沖減費用,有的帳外循環。通過納稅輔導,這些企業認識到自身問題,并積極自查補稅56000元。對分局發現的共性問題如代辦保險、保險公司返利征稅問題、試乘試駕機動車計征增值稅問題、廠家返利的處理問題以及促銷贈品、贈物的帳務處理、售后修理、保險賠償等問題進行統一的納稅輔導,達到預防和改正的功效,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2、加強納稅評估,達到以查促管。針對該行業特殊性,分局根據區局下達的評估任務,做好評估前的培訓,剖析其異常指標,揭擺日常管理中易出現的問題,明確評估的方向和重點,組織業務骨干深入企業調查核實,20*年共進行納稅評估7戶,評估出稅款167885.25萬元,彌補虧損382416.92元。
3、按月下載異常信息,實行實地核查。對上級下發的車購稅異常信息,分局要求管理員及時深入到戶,逐條核實,經統計,分局20*年全年共核對車購稅異常信息340余條,發現有問題信息27條,補繳增值稅1.12萬元,有效的堵塞了漏洞。
4、針對行業特點,做好納稅服務。20*年初,*市瑞通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銷售量大經營品牌汽車多,業務較為繁雜,企業出現發票作廢率高,開出的專用發票抵扣聯異常信息較多等情況,分局及時采取措施,有針對性的對企業財務人員、開票員以及庫管員進行了統一的輔導講解,重點對企業的開票員進行輔導,告知企業開票員開票結束后應進行統一的疏理和逐筆進行核對。以避免錯開、誤開發票的情況發生。
- 上一篇:國際法的概念研究論文
- 下一篇:行政執法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