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02 03:25:00
導語: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強化責任,確保責任分解橫到邊、縱到底
20*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作為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制度,與經濟社會發展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一起考核。縣委主要領導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政治職責,重要工作靠前指揮、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年聽取反腐倡廉工作匯報5-6次,深入到縣紀委進行專題調研2-3次。同時,還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將責任分解到各鄉鎮黨委和縣直各單位,鄉鎮黨委和縣直單位再將責任制目標管理延伸到村和基層站所,做到橫到邊縱到底,不留空白,構建了縣、鎮、村三級責任網絡,增強了各級領導干部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意識。
為推動責任制的落實,我們制定了《橫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目標管理考評辦法》,將黨風廉政建設重點工作分解細化為7個大項69個小項,對組織領導、黨風廉政教育、制度建設、落實政策、監督檢查、案件查辦、工作創新等進行量化考評,激勵大家爭先創優,確保責任制落實到位。
在責任內容上,堅持“三個結合”。一是與農村基層反腐倡廉重點任務相結合,將黨務、政務、村務公開、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納入考核內容;二是與干部作風建設相結合,開展了“勤廉好干部好村官”評選活動和“訪貧問苦送溫暖千人行”、“萬名黨員設崗定責”、“攻堅克難先鋒行”等主題實踐活動,促進了干部作風的轉變;三是與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相結合。扎實開展“執紀為民惠民工程”,先后開展“健康惠民工程”,查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案件8起,查出違規收費111.65多萬元;開展了“水利利民工程”,改善了水利設施建設;開展“移民幫扶工程”,解決了移民“五難五差”(飲水難、交通難、擇業難、增收難、就醫難,農田水利設施差、居住條件差、防洪設施和庫區維護差、文化教育設施差)的生產生活實際困難;開展了教育亂收費清理核查,查出教育違規收費203.23萬元,收繳違紀資金34.4萬元,并對有關責任人嚴肅處理;狠抓了對農民“三亂”的監督檢查,全縣共減輕農民負擔76.93萬元,查處公路“三亂”現象,有效防止了公路“三亂”反彈,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二、強化監督,確保責任監控制度化、社會化、常態化
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強化監督作為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關鍵環節,不斷創新監督方式,整合監督力量,提高監督效果,做到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監督,實現了責任監督的制度化、社會化、常態化。
(一)監督制度化。近年來,我縣圍繞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求,制定了20多項制度,有力推動了責任制的落實。一是建立和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堅持“工作上去,干部上去;工作下來,干部下來”。僅20*年,就有6名黨員干部因工作不力被問責處理。二是推行廉政談話、誡勉談話、廉政鑒定等制度,促進責任的落實。20*年以來,縣紀委共對擬表彰、提拔的2381個單位和12640名個人進行了廉政鑒定,其中33個單位及43人廉政鑒定不過關。三是制定了《橫縣科級領導干部監督管理實施辦法》。將干部監督處理方式細化為6類31種具體行為。在對嚴重違法違紀案件問責的同時,加強了對決策失誤、用人不當以及工作效能低下的問責,并對問責程序作了剛性規定,實現了問責的制度化、常態化。
(二)監督社會化。為搭建社會監督的平臺,我們制作了“便民聯系卡”,向社會公開了縣領導及科級領導干部的職務分工情況和聯系電話,并發放到廣大人民群眾手中,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同時以新聞監督為載體,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報紙專欄,對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和不良風氣及時曝光。為支持新聞輿論監督,我們專門制定了《關于辦理新聞媒體反映事項的暫行規定》,對媒體反映的意見、建議,歸口管理、限時辦理并予以回復。
(三)監督常態化。利用信息網絡技術,以互聯網為載體,在橫縣電視臺、橫縣電臺開辟了“花鄉民聲”欄目,反映來自社會方方面面關系民生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傾聽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及呼聲。開通“縣長熱線”,開設舉報信箱,收集群眾反映的信訪舉報案件,并將信訪案件定期梳理分類,加強督辦反饋。20*年以來,從各個渠道收集到信訪案件56件,立案12件,對違法違紀的12名領導干部給予紀律處分。
三、強化考核,確保責任落實到點、到位
(一)創新考核方式。堅持對責任單位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進行跟蹤檢查考核。一是縣紀委常委每季度集體聽取基層黨委、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匯報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情況一次,并進行評議,對檢查出來的問題提出要求,限期解決。二是縣委督查室、縣落實責任制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定期不定期地督查責任制落實情況,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解決,并將督查情況上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對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通報。三是結合全縣“三個文明”年度考核,組織開展公開述職述廉,對責任單位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二)突出考核重點。一是重點考核反腐倡廉工作完成情況,促進上級反腐倡廉工作部署在基層的有效落實。二是重點考核惠農政策落實情況,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加強對中央和自治區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打造“安農工程”,確保農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加強對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監督檢查,打造“安康工程”,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加強對救災救助等各種錢款物品的監管,打造“安心工程”,使款物安全,讓群眾放心;加強對社保基金的監管,健全管理機制,打造“安保工程”,保障各類基(資)金安全,維護群眾利益;加強對國家各項教育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打造“安教工程”,確保教育公平,維護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權利。三是重點考核責任制是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我縣將“五項工程”的180多個建設項目和中央擴大內需投資建設項目與黨風廉政建設捆綁在一起,納入了責任制考核,實現了責任制落實與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步推進。
(三)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把責任制落實情況的檢查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業績評定、選拔任用、獎勵懲處的重要依據。落實“一票否決制”,對“勤廉雙優”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對落實責任制的先進單位給予獎勵;對責任制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嚴格追究責任。20*年以來,先后實施責任追究16起,追究黨員干部16人,其中科級干部11人。通過強力問責,切實增強了各級領導干部“有權有責、用權負責、負責擔責、權責統一”的“一崗雙責”的意識。
我縣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有效落實,激發了全縣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勤于工作、善于落實”已經成為橫縣黨員干部的自覺追求,優化了發展環境,促進了經濟發展。20*年,全縣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年內4家超10億元工業項目開工建設;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全縣引進內資合同項目82個,合同引進內資35.56億元。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78.53億元。城市建設工程全面推進,實現投資4.89億元。20*年以來,全縣共獲得“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縣”、“全區雙擁模范縣”、“全區林業產業發展先進縣”、“全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進步獎”等榮譽稱號。
- 上一篇:標桿管理在發電企業中應用研究論文
- 下一篇:收益管理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