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推進反腐倡廉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02 03:35:00
導語:監察局推進反腐倡廉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抓機制,實現宣傳教育工作制度化
一是調整領導機構,完善工作制度。今年以來,調整了馬山縣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擔任,副組長由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領導擔任,成員為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局、廣播電視局、文聯、信息辦等人員組成。每季度集中研究一次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各鄉(鎮)和縣直各單位也相應調整領導小組,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同時,完善了《馬山縣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馬山縣廉政文化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馬山縣反腐倡廉新聞信息獎勵辦法》等,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上半年召開3次聯席會議,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落實讀報用刊、主題教育活動等工作。
二是將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全縣理論學習的主要內容。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年度考核的重要一項單獨進行考核評比。要求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黨政主要領導和廣大黨員干部每月都要安排時間,通過開展主題理論學習、正反典型案例學習和舉辦領導干部廉政教育專題學習班等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增強自覺抵御腐敗的能力,樹立正確政績觀和利益觀,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各單位召開學習討論會246場次,撰寫心得體會3100多篇,參加理論征文50多篇。
二、抓重點,力求宣傳教育效果最大化
一是以各級領導干部為重點教育對象。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學黨章和黨內法規教育、反腐倡廉正反典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艱苦奮斗教育,進一步筑牢領導干部的黨紀國法和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二是抓好重點崗位公職人員廉政教育。根據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的崗位職責和紀律要求,對財政、國土、建設、教育、衛生、質量監督、食監藥監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公職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廉政勤政教育。共組織學習培訓6次,參加學習培訓人員500多人次,進一步規范崗位履職行為,增強公職人員廉潔從政意識。
三是抓重點時機提醒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抓住節假日或國內外發生重大事件或開展各項教育活動之機,縣紀委每月適時給全縣1000多名科級領導干部和村委干部發一條廉政短信,時常提醒他們遵紀守法、務實為民、廉潔自律。
三、抓常規,推進宣傳教育工作常態化
一是開展讀用黨風廉政報刊活動。2009年全縣黨員、干部訂閱《黨風廉政教材》2100份,各單位訂閱《中國紀檢監察報》121份。為充分發揮黨風廉政報刊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宣傳、指導、教育和監督作用,從2009年3月起,馬山縣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開展“日一周二月三”閱讀《中國紀檢監察報》、《黨風廉政教材》等報刊活動。“日一”,即黨員、干部每天翻閱黨風廉政報刊一次;“周二”,即每周各單位集中學習黨風廉政報刊一次,檢查個人學習情況一次;“月三”,即每月各單位黨政“一把手”上廉政教育輔導課一次,黨員、干部每人撰寫心得體會一篇,各單位月底前向縣紀委匯報讀報用刊情況一次。開展活動以來,縣紀委每周從《中國紀檢監察報》、《黨風廉政教材》、《中國監察》、《黨風廉政建設》等黨風廉政報刊中精選兩篇正反典型廉政教育篇目,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到各單位電子郵箱供各黨委、黨(總)支部組織黨員集中學習。截至6月底,共發送16次32篇文章。全縣120個單位集中學習1500多場(次)、黨政主要領導上廉政教育輔導課450多次,黨員干部撰寫心得體會11000多篇。通過讀用報刊活動,進一步教育和引導各級黨員干部著力增強宗旨觀念,切實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二是充分利用正反典型電教片開展示范和警示教育活動。年初,縣紀委對反腐倡電化教育工作作出規定,各鄉(鎮)、縣直各單位每兩個月要組織本單位黨員、干部觀看一次反腐倡廉正反典型電教片,使電化教育活動經常化、制度化。元月份以來,各單位組織黨員干部觀看《永不凋零的巴山紅葉》、《國門拒腐》、《群眾利益不可侵犯》等共10多部電教片,共播放312場次,觀看人員7800多人次。
四、抓主題,使宣傳教育工作鮮明化
在全縣開展“加強黨性修養、弘揚良好作風”主題教育活動。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組織全縣黨員干部向優秀紀檢干部王瑛同志學習,對黨員干部進行示范教育。采取“六一”、“八查”、“三結合”等有力措施,使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增強了宣傳教育的滲透力。“六一”即學習一本書,觀看一部電視片,召開一次學習討論會,出一版學習宣傳板報,上一堂學習教育輔導課,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八查”,即一查“靈魂”,看在思想上是否做到忠誠黨的事業,是否全面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二查“態度”,看在行動上是否熱愛黨的事業,對待工作是否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勤奮努力,一絲不茍;三查“形象”,看是否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是否尊重廣大群眾;四查“律己”,看是否堅守高尚情操,能否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能否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五查“愛心”,看在內心深處能否做到關心他人,尊重他人,保護他人合法權益;六查“敬業”,看是否勤奮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服務水平;七查“協作”,看是否謙虛謹慎、尊重同志、互相學習、相互幫助、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八查“創新”,看在工作實踐中有無創新意識,勇于探索,創造性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三結合”,即把學習王瑛同志先進事跡與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結合起來,增強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學習王瑛同志先進事跡與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努力建設一支為民務實清廉的黨員干部隊伍;把學習王瑛同志先進事跡與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五、抓特色,確保宣傳教育工作多樣化
針對幾年來農村黨員干部違紀違法行為有所上升趨勢,今年以來,馬山縣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以培育鄉土文化為重點,以陣地建設為抓手,以豐富載體為主要表現形式,以營造風清氣正的鄉風民俗氛圍為目標”的廉政文化進農村工作,將廉政文化建設融入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構建和諧農村之中,增強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廉政意識和法紀政策觀念。
一是建立和完善宣傳教育陣地及各項廉政制度。在村村建立廉政文化活動室的基礎上,建立鄉村“廉政文化宣傳欄”或“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櫥窗”150多塊,張貼或刷寫廉政宣傳標語1000多張(條)。全縣以廉政文化活動室為中心,形成了鄉村屯三級農村廉政文化教育宣傳平臺。同時,將廉政文化納入農村黨建、滲入農村管理之中。建立和完善了農村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同時將規定融于村規民約,張貼在各行政村委辦公樓。在此基礎上緊密結合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民主建設工作,積極抓好村級財務管理、民主生活會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各村通過宣傳欄、公開欄等形式,及時公開村務,接受廣大村民監督。
二是送廉政書籍下鄉。針對農村黨員群眾缺少廉政書籍的情況,我縣從縣管黨費中撥出專款幫助全縣151個村委(社區)各訂閱一份《黨風廉政教材》。為充分發揮《黨風廉政教材》等反腐倡廉書籍的宣傳教育作用,在農村黨員、干部中開展學習廉政書籍活動。
三是送廉政黨課下鄉。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黨校組成宣講團,到全縣11個鄉(鎮),就學習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了巡回宣講,并結合金釵鎮多名村鎮干部違紀違法案件開展警示教育,在宣講的基礎上,組織農村基層干部進行了座談。同時,充分依托鄉鎮黨校,積極組織鄉鎮干部和村委干部、黨員進行黨風廉政教育培訓。使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有了明顯提高,廉潔自律意識得到顯著增強。
四是傳唱廉政歌曲。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利用本縣廣大干部群眾喜歡吟唱的壯族三聲部民歌曲調,組織有關人員創作了《荷花頌》、《廉政山歌坡過坡》、《山歌唱六廉》等多首壯族三聲部民歌,并制作成CD碟在電視臺、廣播站播出,并同全國新創廉政歌曲精選曲目和DVD碟發給各鄉(鎮)紀委,將傳唱廉政歌曲作為文藝演出的必備內容。全縣共組織群眾演唱廉政歌曲30余場,參與人數達600多人次。
五是演廉政文藝節目。充分發揮有民間藝術特長的退休老教師、老干部、農民朋友的積極性,編寫新村規民約、廉政歌曲和小品等,組織農村業余文藝愛好者自編自演廉政文藝節目,舉辦廣場文藝晚會、巡回演出等。全縣共演出20多場,觀眾達7000多人。通過演出節目,使農民群眾在娛樂中受到教育,在休閑中得到啟發,進一步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六是送廉政電影、電教片下鄉。縣紀委、縣委宣傳部、縣文化與體育局、廣電局密切配合,組織農民放映隊深入農村開展電影下鄉活動。將《鄭培民》、《》、《群眾利益不可侵犯》等正反典型電教片以及農業科技電影在全縣各村、屯巡回放影,共放影60多場,觀看人數達1000多人次,使廉政文化進村入戶。
- 上一篇:沖突管理策略分析論文
- 下一篇:戰略管理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