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宜居城市對策及研究匯報
時間:2022-05-08 04:08:00
導語:建設宜居城市對策及研究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科學制定宜居規劃;著力做美生態環境;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大力提升人文環境;積極構建安全網絡;健全完善長效機制;細心經營開發城市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規劃決定一個地區的發展方向,決定一個城市的品位,也決定著這個城市的宜居程度、綠是城市之肺。環境優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決定性因素、宜居城市必須為居民提供舒適、便捷的工作生活環境、貧困的城市絕對不是宜居城市。經濟是城市發展的根基和命脈,要建設宜居城市,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增強綜合實力、一個城市,缺少精神力量,必將趨于平庸。宜居城市除了有完備的硬件設施,城市的綜合文化實力特別是市民的道德水平、文化素養、文明程度在宜居城市建設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宜居就得安居。讓生活在城市當中的居民享有安全感,是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內容、城市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城市的品質,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實現途徑、打造宜居城市,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打造成為××城區最佳宜居城市”的奮斗目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對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宜居城市是一個以人為本、以經濟為本、以安全為本的城市,是一個衛生健康、生活方便的城市。宜居是現代城市的發展方向,是每一個城市建設和管理者的不懈追求,更是每一個市民的熱切期盼。最理想的城市應該是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把××打造成為××城區最佳宜居城市,就是要使××進一步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務、高效的行政管理、生動的民主氛圍、先進的文化品質、良好的社會秩序、優美的生態環境、高尚的公民意識,使××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精神家園。
××建設宜居城市具有許多優越條件,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市創建碩果累累,城區規模不是很大,比較容易加強管理和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營造祥和、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但對照《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標準》,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實力不強,城市環境不靚,市民生活質量不高,治安環境不佳,文明程度不高。因此,必須立足市情,創新思路,揚長避短,立城市之根,鑄城市之魂,強城市之基,揚城市之韻,把中心城區的實力做強、功能做優、環境做美。
一要科學制定宜居規劃,讓城市靚起來。規劃決定一個地區的發展方向,決定一個城市的品位,也決定著這個城市的宜居程度。一個沒有科學規劃的城市是一個雜亂無章的城市,一個沒有綠色的城市是一個沒有生機的城市,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則是一個平庸的城市。宜居城市首先需要宜居規劃,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從有利于市民生活質量和出行便捷的改善,有利于城市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有利于環境容量的改善出發,按照產業發展、交通需求、設施配套的要求,合理配置資源,形成良好的空間形態與布局。尤其是宜陽新區的規劃要盡量全面細化,并配套制定社會公共設施、綠地系統、城市景觀、水體和環境保護以及分期建設等專項規劃,從局部保證整體。要嚴格執行規劃,建立規劃審批民主決策制度,不能以個人的意愿喜好來確定規劃,更不能單純從經濟角度考慮降低規劃標準,寧可不建或緩建,也不能亂建和粗制濫造。
二要著力做美生態環境,讓眼睛亮起來。綠是城市之肺。環境優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決定性因素。宜居城市必須擁有清新空氣、潔凈水源、蔥郁綠化和優美自然景觀等生態環境。要發揮比較優勢,著力打造河岸景觀、道路景觀、公園景觀“三大生態景觀”,做到綠帶景觀化、景觀人文化,以河岸、道路為綠色廊道,與公園相連,形成城市景觀的整體性、連續性。要在大力推進“13579”綠色工程的同時,積極倡導垂直綠化、立體綠化和空中綠化,開發“空中綠地”,做美城市空間。要采取規劃建綠、擠地造綠、拆圍進綠、市場興綠、文化活綠、高效管綠等措施,大力開展“××有我一棵樹、增添××一片綠”、園林化單位、花園式小區、綠地認建認養等活動,讓市民家中有綠、出門見綠、河岸游綠、公園享綠。
三要配套完善基礎設施,讓心情好起來。宜居城市必須為居民提供舒適、便捷的工作生活環境。在宜居城市建設中,應當堅持統籌兼顧,大力推進××中心城區“五個一”便民工程建設,切實抓好科技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金融、社區管理、社會福利、城市交通、市政公用、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優先發展城市公交,盡可能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精神和身體健康的需要,解決交通、停車、上學、就醫、安全等關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城中村、城區排水、污水處理和“斷頭路、半截路”等問題。同時,適度調整城市房地產開發建設結構,逐步擴大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規模,最大程度地滿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四要推動經濟持續發展,讓腰包鼓起來。貧困的城市絕對不是宜居城市。經濟是城市發展的根基和命脈,要建設宜居城市,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增強綜合實力。要按照工業集群化、旅游特色化、農業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要求,做強做大食品、建材、醫藥三大主導產業。要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大團組與小分隊相結合、以情招商與以誠招商相結合、專業招商與以商招商相結合、網上招商與會展招商相結合等多種辦法,加大招商引資、招商選資力度。要以時不我待的競爭意識搶抓機遇,進一步優化城市發展環境,打造吸引沿海產業內移“磁潮,積極主動承接沿海產業轉移。要突出以溫泉休閑度假旅游為龍頭,整合發展旅游休閑和娛樂餐飲業,聯動發展交通運輸業,積極發展商貿物流業,多元發展金融保險業,引導發展信息服務業,健康發展房地產業。要大力推進全民創業,積極培育“敢創、敢拼、愛家、興家”的××精神,把在市外創業的“××人”動員起來,成立“××幫”,為報效故鄉、造福桑梓,促進家鄉發展獻計出力。
五要大力提升人文環境,讓精神爽起來。一個城市,缺少精神力量,必將趨于平庸。宜居城市除了有完備的硬件設施,城市的綜合文化實力特別是市民的道德水平、文化素養、文明程度在宜居城市建設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因此,要堅持文化產業化、精品系列化理念,將××歷史亮點轉化為文化產品,大力開發以天工開物、月亮文化、溫泉文化、禪宗文化為特色的城市建設,讓宋應星、陶淵明、劉刷況鐘、吳有訓等流芳千古的風云人物一個個鮮活起來,走進人們的生活,并打造采茶戲、剪紙、儺舞、版畫、根雕等鄉土文化一條街,使××更具吸引力和活力。同時,要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教育,鞏固提升城市創建成果,進一步提高全體市民的城市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和全社會的文明度、誠信度。
六要積極構建安全網絡,讓百姓樂起來。宜居就得安居。讓生活在城市當中的居民享有安全感,是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內容。要以安全、安寧為目標,高度重視社會治安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城市保障機制,加大對黑惡勢力的打擊力度、腐敗事件的查處力度和執法不公的治理力度,健全重大消防、自然災害、供電、供水、供氣、通信、交通事故等各種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有效控制危機,將突發的自然和人為公共事件的損失降到最低。要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平臺,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報制度,增強公民公共安全意識,營造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環境。
七要健全完善長效機制,讓管理細起來。城市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城市的品質,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實現途徑。近年來,一系列的城市創建活動,使××城市管理工作在全省站前列,在全國有影響,成為我市一張叫得響的城市名片,但建設宜居城市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是打造宜居城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樹立源頭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理念,整合電信、移動、公安、城管等部門熱線、電子監視系統,建立信息海量化、網絡互聯化、動態實時化、覆蓋全面化、現實虛擬化的數字化互通式信息交流平臺,形成“信息暢通、反饋及時、綜合處理、運轉高效”的城市管理信息運行系統,提高行政執行力和城市管理水平。企業、社團、居民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作用,全力打造文明宜居社區。同時,要發揮各級宣傳媒體的作用,集各界之志,共奏城市和諧宜居旋律。
八要細心經營開發城市,讓建設快起來。打造宜居城市,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資金從何而來?除做好項目,爭取國債資金、項目資金、銀行資金外,關鍵是要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實施經營城市戰略,把經營意識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發展的全過程,以經營眼光來規劃城市,以經營手段來建設城市,以經營方式來管理城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觀念上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城市基礎設施“無償使用”向“有償使用”的觀念轉變,視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為“特殊商品”,確立城市建設“產業化”、“商品化”的經營新觀念;二是城市資產由政府“獨家管理”向“多家管理、開發、發展”的觀念轉變;三是“等錢開發建設”向“借力開發”的觀念轉變;四是城市規劃屬于純“技術規劃”向“社會經濟規劃”的觀念轉變。在運作中要特別注重“四種方式”:一是以土地為核心,利用城市規劃指導開發。土地是城市政府所能掌握的最大資產。土地經營不僅僅是賣地,還有土地租賃、土地置換等。要實行城市土地的集中統一供給制度,進行計劃供應、饑餓投放、規范投放;要控制土地供應的時間和空間節奏,防止出現政府建成道路,開發商圈占沿街土地,造成基礎設施建設的溢出效益為開發商所獲得的現象。二是利用招標方法,對擬開發地段的土地使用權、經營權、房產開發建設權、基礎設施(道路、橋梁、水、電等)運營權、公共服務經營權和公共設施(公交站點)冠名權等資源進行公開出售,使資源、資產變現。三是利用公開拍賣方式,對城市中若干設施的經營權、使用權等進行公開拍賣,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如:對城區內的廣告媒體實行統一規劃,拍賣其經營權;對一批公認的汽車牌照推向市場,公開拍賣;對垃圾中轉站建設可采勸下站上房”的方式,由政府負責征地、拆遷,建房戶負責建站,誰建站誰在中轉站上面加蓋私房;凡大街或路邊的公廁均可采勸前店后廁”的辦法,同時由投資者建設。四是利用資產置換方式,用現有的城市資產的產權(許多閑置的國有資產實際上還有巨大潛在的價值),置換出投資資金。
- 上一篇:個人四項監督制度學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安全工作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