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服務中心實踐探索和思考
時間:2022-05-11 10:55:00
導語:黨員服務中心實踐探索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建立黨員服務中心的必要性;黨員服務中心功能定位;黨員服務中心作用發揮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組織建設發展的需要、工作重心轉移的需要、構建黨內和諧的需要、對黨組織和黨員的教育是新時期黨員服務中心的主要內容,要利用好現有的載體,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傳播給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鎮鄉(街道)黨員服務中心除做好本級職責工作外,重點要加強對村(社區)黨員服務站或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業務工作的指導,并及時總結經驗,推廣先進做法,以點促面、發揮“孵化器”的作用、發揮“愛心站”的作用、發揮“聯絡員”的作用、發揮“沖電站”的作用、發揮“輻射力”的作用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一、建立黨員服務中心的必要性
關于是否需要建黨員服務中心,有個別黨員群眾認為現階段沒有必要,理由是目前鎮鄉(街道)黨(工)委對黨建工作較重視,又有黨群辦、村(社區)黨組織在具體抓黨建工作,而且各鎮鄉(街道)黨員數量不是很多,黨員要求黨組織做的事也不多。我認為這種認識有其片面性,應該說對黨建工作不夠了解。現階段
建立黨員服務中心,有三方面的理由。
1.組織建設發展的需要。以前我區黨員主要分布在三類性質的單位,即機關、事業、企業;管理模式是層級式的,即黨委、黨總支、黨支部。當前經濟社會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黨員流動性非常大,分布也更為廣泛,如有“兩新組織”黨員、個體工商戶黨員、流動黨員、下崗失業黨員、企業轉制屬地管理黨員、畢業生未就業黨員等。原有的管理方式顯然已不太適應,必須改變以往垂直管理的模式,并逐步過渡到平行管理模式,這就需要有一個機構來強化管理和服務。
2.工作重心轉移的需要。以前我們做黨員工作主要是“教育管理”,而現在則強調堅持以人為本,要按照管理集約化、教育人文化、服務社會化、形式多樣化的運行方式,來服務基層、服務黨員,尤其是在當前擴大黨內民主,充分發揮黨員的主體地位的要求下,黨務工作的管理職能應弱化,服務職能應不斷強化,要從網“注重管理”轉移到“注重服務”上來。
3.構建黨內和諧的需要。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黨內和諧包括思想和諧、組織和諧和行動和諧。當前基層工作主要是兩大類工作,即黨務工作和政務工作。政務工作有行政服務中心,下設行政辦事大廳,且這種模式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黨務工作應該借鑒,建一個黨員服務中心,設立辦事服務窗口。通過這樣的平臺和窗口,進一步凝聚黨的力量,構建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二、黨員服務中心功能定位
區委組織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員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對鎮鄉(街道)黨員服務中心如何定位以及服務內容進行了明確。根據鎮鄉實際,在整合資源(黨員服務中心、社會工作委員會、黨務群團辦三位一體)的基礎上,我認為,現階段黨員服務中心應重點把握五大功能。
1.教育的功能。對黨組織和黨員的教育是新時期黨員服務中心的主要內容,要利用好現有的載體,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傳播給基層黨組織和黨員。
2.指導的功能。鎮鄉(街道)黨員服務中心除做好本級職責工作外,重點要加強對村(社區)黨員服務站或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業務工作的指導,并及時總結經驗,推廣先進做法,以點促面。
3.幫扶的功能。一是生活上的照顧;二是生產上的幫扶;三是就業上的幫助;四是法律上的援助。
4.服務的功能。一是為基層黨組織服務;二是為普通黨員服務;三是為廣大群眾服務。
5.管理的功能。黨員服務中心要在服務中體現管理,在管理中深化服務。
三、黨員服務中心作用發揮
推進黨員服務中心的工作,要注重結合實際,體現工作針對性。鎮鄉(街道)黨員服務中心的工作思路要寬,要加強對基層單位的指導和幫助。本人認為黨員服務中心除了做好常規性工作外,重點要發揮好五大作用。
1.發揮“孵化器”的作用。今后一個時期,“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是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加強“兩新”組織的黨員發展和黨員教育管理是十分迫切。黨員服務中心要發揮孵化器的作用,一要培養積極分子,發展黨員;二要加強流動黨員的管理,做好黨組織關系的接轉;三要幫助企業創造條件建立黨組織。
2.發揮“愛心站”的作用。黨員服務中心是黨員的娘家,要發揮“愛心站”的作用,關心關懷廣大黨員群眾,把黨的溫暖送到最需要的黨員群體中。一要傳播知識提供就業,包括技能培訓、觀念樹立等;二要解困幫扶體現關懷,幫助困難黨員,扶持困難企業;三要法律維權提供保障,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經發、勞保、民政、司法等部門的整體作用。
3.發揮“聯絡員”的作用。要完善黨員服務中心網絡,在已建黨組織的單位確定一名黨建聯絡員,未建黨組織的單位明確一名聯系人,確保涵蓋轄區內的基層組織,通過發揮基層單位的作用,促進基層黨建工作。此外,采用對流出黨員集體管理的模式,通過現代通訊及時掌握他們的動態,加強與他們的聯系。
4.發揮“沖電站”的作用。黨員服務中心經常要為基層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充電”,不斷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一要加強理論知識和黨建業務知識的培訓;二要加強業務技能,思維方式、社會適應能力的培訓;三要寓教于樂的開展教育。
5.發揮“輻射力”的作用。這項工作可以與基層黨組織的設置結合在一起,探索區域性黨建工作新模式,可以跨村、社區建立黨組織;可以按行業建立黨組織;可以相近相鄰建立黨組織;可以依托商務樓、專業市場等建立黨組織。
- 上一篇:科研成果價值評價企業激勵體系實施論文
- 下一篇:文明禮儀教育開學第一課晨會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