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污水處理完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27 08:32:00
導語:城鎮污水處理完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我市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強化運營管理,改善城鎮環境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改善民生,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根據市政協年重點工作安排,由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牽頭,組織部分市政協常委、委員和建設局、環保局、發改委、財政局、水務局等部門負責人,于年10月對全市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深入到思茅區、縣建設工地實地查看,聽取有關工作情況介紹,查閱相關資料,與部分市、縣政協委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座談,認真分析治污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提出了進一步加強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鎮污水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城鎮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垃圾簡單堆放、填埋,破壞了城鎮生態環境,威脅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活,加劇了人口與生態環境的矛盾,嚴重影響我市的可持續發展。而我市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的治污項目只有思茅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和思茅區垃圾處理場,其余9個縣城未建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為盡快改變這一狀況,市委市政府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加強運營管理工作的意見》和《省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2012)》要求,決定從年開始,舉全市之力建設10個污水處理廠和9個垃圾處理場,力爭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全市所有縣(區)均擁有較為完善的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體系。計劃到2012年,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由年的8.64%提高到80%,日處理能力由2萬噸提高到12.5萬噸。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由年的6.64%提高到80%,日處理能力由120噸提高到685噸。
19個治污項目總投資86879萬元,已到位29800萬元,其中:上級補助資金19300萬元,統貸資金6557.5萬元,地方配套資金3781.12萬元。截止10月底,累計完成投資22349.26萬元,占總投資的25.7%。
(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展情況
年開工建設的思茅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工程,分主城區排水管網工程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兩個項目實施。主城區排水管網工程總投資8084萬元,已完成投資4483.5萬元,完成55.5%。思茅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總投資7973萬元,完成投資6700萬元,完成84%,已于年9月30日投入試運行。
年開工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廠區項目于年6月9日進行了招標,管網施工圖正在調整完善中,污水處理廠進廠道路及供電供水正在組織實施,備料工作抓緊推進,總投資8051.82萬元,(污水處理廠1997.24萬元,配套管網6054.58萬元)完成投資642.57萬元,完成8%;墨江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廠區項目于年7月15日開工建設,總投資5607.75萬元(污水處理廠1747萬元,配套管網3860.75萬元),完成投資376萬元,完成7%。
計劃年開工建設的項目中:江城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已于年9月25日開工建設,完成投資250萬元;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廠區項目于年6月15進行了招標,廠區正在進行三通一平,總投資6670萬元,完成投資300萬元;縣、縣、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目前進入招標階段;孟連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省發改委批復,項目進入初設階段;西盟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已通過初設評審待批復。
(二)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展情況
年開工建設的縣、縣生活垃圾處理場項目,分別完成投資2650萬元、2400萬元,工程于年12月竣工并投入試運營。
年開工建設的5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項目總投資12716萬元,完成投資5050.23萬元,完成40%。其中:縣垃圾處理場總投資2985萬元,現已完成投資903.30萬元,完成30%。完成了庫區土方清理工程、庫區土方開挖工程、進場道路土方開挖工程、庫區土方回填工程、項目部駐地建設工程、錨固溝工程等;縣垃圾處理場總投資2766萬元,現已完成投資1105萬元,完成40%,完成場地平整、庫區的清理及各擋水壩的坐標定位。目前正在積極開展綜合樓、地磅房、邊坡擋墻、調節池、截洪溝、2號涵洞等工程建設;墨江縣垃圾處理場總投資3202萬元,現已完成投資1800萬元,完成56.2%。完成錨固平臺、道路路基、庫區邊坡、管理房主體工程、垃圾大壩和調節池建設。防滲工程正在進行邊坡和調節池防滲膜的鋪設、地下水管網的安裝。垃圾中轉站及壓縮設備、垃圾壓縮車和灑水車已投入使用;孟連縣垃圾處理場總投資227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1096萬元,完成48%。已完成垃圾庫區填土平整、截洪渠和垃圾壩的澆筑;西盟縣垃圾處理場總投資1493萬元,現已完成投資145.93萬元9.7%,該項目由于涉及基本農田,前期工作滯后,進展稍顯遲緩,目前正在開展庫區三通一平工作。
年開工的縣垃圾處理場于3月31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3616萬元,完成投資1360.08萬元,完成37.6%;江城縣生活垃圾處理場于6月2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2049萬元,完成投資303.76萬元,完成15%。
(三)建成項目運營情況
思茅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設計規模2萬噸/日,工程總投資5695萬元,于2002年開工建設,2004年4月進入試運行階段,年9月投入運營。該項目由市自來水總廠運營管理,運營初期,由于污水處理費偏低,企業出現虧損,難以維持正常運營,后經市發改委及時調整了污水處理價格(由原來的0.6元/噸調整為現在的1.2元/噸,與自來水費同時收取),扭轉了企業虧損的局面,污水處理得以正常進行。目前,該工程已實現滿負荷運行,各種設備運行良好,污水處理規模基本達到設計要求(1.9萬噸/日),各項出水排放指標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有效地減輕了對思茅河水體的污染。
思茅區垃圾處理場于2004年投入運營,有13個工作人員,70個垃圾收運人員。垃圾場投入使用后,按80元/噸、每戶8元/月、每桶8元/次收取垃圾處理費(全年收費280萬元左右)。城區日產垃圾130噸,做到了日產日清日處理,垃圾處理采用三輪車定時定點巡回收集、中轉站、密閉運輸、垃圾場、分層壓實、覆蓋土壤的方式,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垃圾滲瀝液集中收集進入污水調節池。垃圾處理率達90%以上,基本達到無害化處理,目前運行正常。
二、主要做法
(一)明確任務,加強領導。市、縣政府于年成立了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省級抓規劃協調、州市負總責、縣級抓落實”的原則,明確了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形成了相互聯動、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制定下發了《市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市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并與各縣(區)簽訂了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責任書,為項目規劃建設和營運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緊緊圍繞建設目標,堅持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與城鎮建設統籌規劃,整體設計,分步實施。按照可持續發展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科學確定建設規模和處理工藝。
(三)搭建融資平臺,拓寬融資渠道。深化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體制改革,開放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建設和運營市場,鼓勵社會資本以BOT和BCT等方式參與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經營。目前,我市與省水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治污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原則確立了我市與省政府確定的省級投融資平臺合作關系。縣、縣、墨江縣已與省水務投資公司簽訂了污水處理廠合作協議,其他縣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正積極與相關投資公司洽談中。
(四)逐步建立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各縣(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入以及收費對象的承受能力等實際情況,按照“能夠補償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運營成本和投資者合理回報”的原則,采取一次聽證、分步實施的辦法,科學合理確定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收費標準。縣、縣、縣、西盟縣、墨江縣污水和垃圾處理及思茅區污水處理,縣、縣垃圾處理共13項新調整的收費標準已組織聽證并獲得了批準,縣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已完成聽證待批,孟連縣、縣、江城縣污水處理和江城縣、孟連縣垃圾處理共5項收費標準即將開展聽證工作。
(五)強化項目監管。各級黨委政府把治污項目建設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多次召開全市治污項目建設推進會,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定期派出督查組深入項目建設一線進行督查、指導。市治污辦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省政府、省治污辦對治污項目建設的相關規定對全市治污項目的報建、可研、初設招投標、可研及初設評審、項目建設及設備、材料等招投標工作進行了全程監管,確保了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縣(區)配套資金落實困難。我市基礎設施建設點多面廣,歷史欠賬較多,多數供水企業處于負債經營,難以有效支撐城鎮污水處理收費體系,加之地方財政比較困難,對城鎮污水生活垃圾的投入資金有限,項目資金缺口較大,影響了項目按時開工建設。全市19個項目總投資86879萬元,應配套項目資金17375.8萬元,而目前配套資金僅到位3781.12萬元,占應配套資金的21.76%。
(二)建設用地審批難度大,工程建設進度受影響。治污工程對建設用地的地形和標高有著嚴格要求,縣、縣、縣4個污水處理項目選址涉及基本農田,縣、縣、、縣、縣5個垃圾處理項目需占用國有林地,受國家當前嚴格的土地、林業政策影響,建設用地報批征用難度大、耗時長,部分項目未能按要求在6月30前完成前期工作,致使2107萬元的省級統貸資金暫緩撥付,13371.5萬元不具備省級統貸資金下達條件。省級統貸資金不能及時下達,嚴重影響了全市治污項目建設進度。目前,、垃圾處理場主體工程雖已完工,但配套項目還未完善,思茅區二期污水處理廠雖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但未能按要求在今年9月30日按期投入使用;縣、西盟縣垃圾處理場和縣污水處理廠年底完工有較大困難;西盟縣、孟連縣污水處理廠年內難以開工。
(三)項目投融資平臺建設相對滯后。我市大部分城鎮建設發展相對滯后,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規模相對較小,難以達到投資企業所期望的盈虧平衡點,難以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治污項目建設。雖然市政府已經與省水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治污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了與省級投融資平臺的合作關系,但仍有6個縣(區)的具體合作洽談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四)價格機制建立難度大。各縣(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均衡,城鎮居民的承受能力較低,要達到省政府規定的污水處理費平均每噸0.8元以上,生活垃圾處理費每戶每月15元以上的標準有一定的難度。城鎮生活用水、城鎮污水、城鎮生活垃圾三費合一的收費機制尚未建立,收費成本高,收費難度大。
(五)配套設施建設滯后。隨著污水處理設施的普及、處理率的提高和處理程度的深化,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將大量增加,而我市還沒有規劃建設污泥處置設施,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不容忽視。
四、建議
(一)加快完成項目前期工作。抓住國家拉動內需、新增投資支持治污項目建設的大好機遇,各縣(區)要把推進項目的前期工作作為首要任務,通過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具體任務、時限要求,督促各責任單位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同時按照“綠色通道”的要求,加快項目審批進度,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二)切實加強在建項目監管。治污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要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不斷優化設計,狠抓工程質量、安全生產、資金、檔案的管理。同時,加大項目督查力度,采取目標任務倒逼制度,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力爭按時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三)加快投融資平臺搭建工作。根據省政府關于搭建治污項目建設投融資平臺,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實現投融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的要求,切實推進各縣(區)與省水務投資公司的合作,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提供資金保障。
(四)盡快研究建立科學合理的價格體系。督促各縣(區)盡快完善價格機制,出臺相關配套政策,使污水處理費、生活垃圾處理費達到保本微利的標準。加快建立生活用水、污水、生活垃圾三費捆綁的收費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治污處理項目收費改革,為項目運營打下基礎。
(五)積極探索污泥處置方法。將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作作為城鎮污水處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做到污泥處置設施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時投入使用。深入研究和探索污泥處置新工藝新方法,促進節能減排和污泥資源化利用,避免產生二次污染。
(六)放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市場。完善市場準入機制,打破行業、地域和所有制限制,鼓勵各類社會資金參與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經營。采用BOT、BT等模式,積極推進市場化運作,盤活存量資產,促進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專業化經營。
- 上一篇:城管局法制工作計劃
- 下一篇:城市管理局全年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