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提高法治水平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8 03:28:00

導語:質監提高法治水平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監提高法治水平調研報告

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基本方略。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創造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建設法制經濟的需要,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行政部門依法行政,不斷提高行政水平。質監部門作為一個重要的行政執法機關,必須遵照有關法律法規加強依法治理,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做到依法行政,構建和諧的行政環境,要把依法行政與構建和諧質監有機結合起來,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

一、當前相對滯后的行政觀念與構建和諧質監不適應的因素

1、由于受舊觀念和傳統習慣影響,行政者難以走出行政法即管理法、行政行為模式就是“命令——服從”的誤區;規則意識淡薄,缺乏依法執政和崇尚法治的理念,工作主觀隨意性大,官僚主義、權力膨脹、忽視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違法行政、濫用職權等現象仍然存在。

2、行政決策程序和機制不夠完善,行政執法受利益驅動與利益掛鉤,隨意加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經濟負擔,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執法生搬硬套,導致不文明執法、執法擾民、濫用執法權越權執法、野蠻執法等現象時有發生。

3、行政行為的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健全,一定程度上存在監督措施不力,受利益驅動嚴重,輕事前事中監督,重事后監督。一些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制止或糾正,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得不到及時救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強化依法行政,提高法治水平,是構建和諧質監的基礎

和諧質監首先應該是一個法治的質監,法治質監是構建和諧質監的前提和保障。和諧質監要求質監工作依照既定的規則有序運行,反對無序化與無序狀態,法治是質監工作有序運轉的重要保證,是質監工作和諧發展的基石。質監部門作為打假治劣、對市場進行監管的行政執法機關,享有管理市場經濟秩序的行政權力,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國家賦予的行政權力,直接關乎公民權益的得失。依法行政有助于理順社會關系,而違法行政則會導致社會關系的惡化,構建和諧質監的核心就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要求質監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在執行職務時必須遵守有關法律規定,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做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質監行政執法必須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切實做到實體公正、程序公正,使質監行政執法活動合法、合理、準確、高效。

質監行政執法的目的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處罰不是目的。因此,執法中應當認真貫徹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融執法于教育和服務之中,這是我們必須牢固確立的執法理念。具體來講,執法中應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凡是可罰可不罰的違法行為,原則上不予處罰,重在教育;二是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也要講清道理,以理服人,就是在發生一些行政相對人不配合執法的情況下,也要冷靜處事,做到語言、舉止文明;三是在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時,要關注和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采取“疏堵結合”的辦法,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行政執法活動取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才能鞏固行政執法的成果。

三、創新監督機制是強化依法行政的保障

和諧質監,既是法治質監,同時也是責任質監。構建和諧質監,必須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確保執法為民,防止權力濫用。在嚴格依法行政的同時,必須健全以質監行政執法責任為核心的監督檢查體系,否則依法行政則難以實現。

質監行政執法責任制就是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確定的質監行政機關各項執法職責,建立起以行政首長責任為核心的執法責任體系,并把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質監行政機關內部各執法單位各層級和各個執法人員崗位,明確責任范圍、職責、權限、執法目標,制定考核標準和獎懲辦法,將考核的結果與執法人員的任用結合起來的一種制度。而質監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是質監行政機關內部對執法活動的直接監督檢查,是關系質監行政執法責任制能否得到全面實施的重要保障措施。

至此一是建立質監行政機關內部監督機制。在質監行政機關內部設立專門監督機構,制定嚴格監督管理制度,對機關工作流程實行全程監管,制約行政行為。二是完善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制度。三是建立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度。各級質監行政機關對所屬的行政執法單位和執法人員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議和考查。四是深入推行執法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做到辦事權限公示、辦事程序公示、工作時限公示、工作標準和質量公示、違法責任追究公示、監督渠道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五是加強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復議案件、行政訴訟案件報告制度、重大行政違法行為督察制度、行政執法投訴處理等制度,妥善解決行政爭議、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六是推行行政問責制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針對質監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失誤等行為,必須嚴格按照行政問責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有關規定予以追究。

四、加強隊伍建設,開展依法治理,推進依法行政

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在構建和諧質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要求把學法和用法、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積極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質監機關內部行為,逐步把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管理軌道,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

1、抓好領導干部的學法用法

實現依法行政,關鍵在領導。由于領導干部在推進依法治理的進程中擔負著重要職責,發揮著特殊作用,其法律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能否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進而關系到能否貫徹實施建設法治質監、構建和諧質監戰略。故須大力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制觀念,以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的意識和能力為目標,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龍頭”。要克服特權意識,將自己的一言一行置于法律的約束之中和群眾的監督之下。

2、抓好行政執法人員法律培訓

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進一步強化執法為民的觀念;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業務培訓,增強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強化對行政執法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嚴格要求、嚴肅紀律,堅決糾正在執法中以權謀私等各種不正之風,對徇私枉法、執法違法、侵犯行政管理相對人利益的執法人員,要清除出執法隊伍或執法崗位。

依法行政是對公務員最基本的要求,而以往出現的不少行政違法行為和某些重大行政失誤,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行政人員的法律素質低下,缺乏基本的行政法律知識所致。行政執法是一項民心工程,執法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執法形象的好壞,提高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也是規范執法的關鍵。由于行政執法人員是法律法規的具體實施者,一是要求他們根據崗位實際需要,全面系統地掌握有關法律法規;二是要求他們對質監專業法律法規要在掌握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加深理解。

3、抓好法制宣傳,保證法律有效實施

法具有懲戒功能,同時也有著評價、引導、教育和預測功能,質監法律法規僅靠行政人員來執行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公民、法人、其他組織遵紀守法、依法辦事,法律才能充分發揮在和諧質監構建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構建和諧質監不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高素質的行政人員,而且必須增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守法意識、法制觀念。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傳播質量、計量、標準化、特種設備監察等質監法律法規知識,讓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了解質監部門的職能職責、理解質監部門的行政執法行為,提高遵守質監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分清合法與非法,運用法律手段,通過合法程序,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執法,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只有在工作中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強化依法治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才能確保行政工作人員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才能確保行政工作人員在責任范圍內用好權,在權力界限下盡到責,堅決杜絕錯位、越位、失位現象,從而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我們的監管和服務工作,努力構建和諧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