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客運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17 03:07:00

導語:通村客運發展現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通村客運,對于方便群眾出行,改善民生條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縣鄉線路班車和城市公交車的擠壓下,通村客運被局限在了邊遠村莊的狹窄空間里,從一開始就面臨著諸多難題。近期,筆者深入有關村鎮及交通部門,對通村客運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筆者以為,要推進通村客運事業健康發展,必須著力破解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關于投資問題

解決誰來投資也即誰買車的問題是發展通村客運的關鍵。從表面看好象誰投資都一樣,這一問題沒有存在的意義。但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這一問題并不僅僅是誰掏錢的事情,因為它與投資收益和運營管理密切相關,是牽一發而動全局的決定性因素。

由于通村客運飽受縣鄉班車和城市公交車的擠壓,其生存空間只能被局限在地域偏遠、人煙稀少、發展滯后的地段,人流不充分,且沒有規律。投資通村客運,每班車是否都有客源,是否能保證固定的收入,收入是否能大于投入,投資能否按期收回,這是誰也不能保證的。可以肯定的是收益不會很好,這是人們都能看到的。在稍作分析后,我們就會清楚看到投資的問題確實是個大難題。

在國家不參與的情況下,只余下公司和私人兩個潛在的投資主體了。由于收益沒有保障,公司無人愿意投資通村客運,只能讓私人投資。私人愿意投資,但結合縣鄉線路班車聯營考慮,私人投資卻對今后的管理是一大挑戰。

這種情況下,問題只有兩種解決的辦法,即要么讓私人投資,今后管理再想辦法;要么采取優惠政策,吸引公司投資,比如政府補貼。

二是關于線路問題

目前,全縣各鄉鎮都有通往縣城的班車,城鄉結合部有公交車。通村客運車輛走什么線路,是在避開班車和公交車的前提下在鄉鎮范圍轉悠還是與班車和公交車“打架”并行;是在行政村里全線經過還是只連接村主干道(要清楚有的村是很大的,從村這頭到那頭步行一個小時有時也走不完,比如的雅店村、永樂的永樂村)。結合實際,筆者以為,通村客運線路確定不能強行統一,可分幾種情況,因地制宜確定。

一是村直通縣城線路。適宜獨居一隅的村落,比如川道地區的行政村,如義門鎮的村、鎮的史家河村、村等地,從村中心或人口密集地段出發至縣城。二是區域直通縣城線路。適宜偏遠村落較集中地域,比如鄉蒙家嶺地區、鄉灣里地區可設計通各村然后至縣城線路。三是塬片連接線路,適宜地理位置相對孤立且經濟落后的幾個鄉鎮之間地帶,比如一帶,和一角等地,可開通區域內線路。

在線路審批上,應該允話通村客運線路與其它客運車輛“打架”,即對線路范圍內的所有客源具有相同的營造權,以提高通村客運車輛的收益。

同時,在日營運次數設置上,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機動,比如冬季或農忙時少跑幾趟,人流量大時可多營運幾次,村直達縣城的可每天一個往返等。

為了防止淡季通村客運車輛停運現象出現,應建議市運司在淡季對通村客運車輛進行適當的補貼,確保車輛堅持營運。

三是關于安全問題

安全是對通村客運發展最大的危脅,因為通村客運由于情況的復雜性、多樣性,安全隱患較多,但要發展又很難解決到位。比如車輛的新舊問題、安全狀況,線路的距離遠近、路況好壞,駕駛員的熟練程度、風格作風,自然的暴雨狂風、積雪冰凍等,由于地域廣大、情況不一,都給安全管理帶來很大困難。

因此,必須加強通村客運安全管理,否則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設想。一要廣泛宣傳安全知識,使司乘人員和乘客隨時繃緊安全弦,時刻注意安全。二要加強司乘人員安全培訓,使其掌握必須的安全應急知識,在出現安全事故苗頭時努力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三要加強車輛安全檢查,確保車輛消防等各種安全設施配備到位。四要嚴格車輛準入,寧可車輛小一些,也堅決不能讓報廢車、問題車上路。五要及時掌握各鄉鎮自然天氣變化情況,及時根據情況確定發車,以防局部地帶出現異常自然情況營運時出現危險。特別是冬季,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營運。

然而,在加強安全管理有前提下,一旦出現事故,怎么辦?如果是公司運營,可能能夠擔負起賠償的重擔,如果是私人呢,承擔不起怎么辦?這是通村客運發展的一個矛盾,即一旦安全管理嚴格到位,則許多人投資不起難以發展;一旦不到位,則可能出事。

既要安全,還要發展,那么就只能通過車輛包險和政府分擔來解決。首先所有通村客運車輛必須辦理事故包險,降低事故負擔。其次是政府分擔,如何分擔呢,不能將政府和車輛捆綁共同承擔,只能是出臺一定的政策,對出現安全事故后的責任進行明確,政府可以在受害者或其家屬的社會保障上適當予以傾斜。

綜上所述,發展通村客運,是勢在必行的,但鑒于情況極其復雜,任務十分艱巨,必須要深入調研,認真決策,需要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介入和推動不可,只有這樣,通村客運事業才能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