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廣告監管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02 10:28:00
導語:網絡廣告監管現狀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互聯網影響力的爆炸式擴張,網絡正在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信息媒介,網絡廣告也逐漸成為企業青睞的宣傳渠道。相比與傳統媒介廣告,網絡廣告具有交互性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針對性強、效果明顯、價格低廉等優勢。近些年來,網絡廣告市場呈現出違法廣告泛濫、行業缺乏自律、部門監管失位等突出問題,如何做到規范、高效的監管網絡廣告成為新時期工商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網絡廣告發展現狀
1994年10月在美國WLRED雜志網絡版的主頁上誕生了世界上首個商業廣告,緊接著1997年中國搜狐主頁上也出現了第一個旗幟商業廣告,短短十幾年間,互聯網上的網絡廣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2009年全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為207.4億元,2010年則突破了300億元,它打破了傳統電視、報紙、雜志、廣播四大媒體的傳播框架,成為當今網絡經濟時代創造無限商機的重量級廣告媒體。
二、網絡廣告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工商部門監管能力不足。
一是網絡廣告監測信息技術缺乏。當前,網絡廣告的監測還主要是依賴于執法人員手工在網絡上搜索,缺乏高效的信息收集和過濾系統,面對網絡中海量的信息時顯的力不從心,造成網絡廣告監測效率低下。
二是網絡廣告取證困難。網絡信息的更新非常便捷,特別是對采用FLASH技術、音頻視頻技術的廣告,工商機關在查處網絡廣告案件時取證比較困難。
三是網絡廣告管轄權確定困難。由于網絡的無區域性,造成對網絡廣告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認定存在爭議,導致工商部門的管轄權難以確定。
(二)網絡廣告的界定問題。
由于網絡廣告形式的靈活多樣性,應運而生了許多“隱形廣告”,諸如產品信息、商品新聞、論壇帖子等形式,這種形式成本低,影響大,卻與現行的《廣告法》第13條規定的任何的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不符,很難被認定為廣告。
(三)現行法律的滯后問題。
網絡廣告行業的快速發展凸顯了我國相關監管法律、法規完善滯后的問題,目前我國并沒有專門針對網絡廣告的法律法規,只能沿用《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監管,但是由于網絡廣告的無區域性,工商部門實踐中在法律法規的適用性上就會存在一些沖突和困難。
三、加強網絡廣告監管的對策
加強對網絡廣告的監管是工商部門的職責所在,盡管存在著種種困難和不利條件,但是我們也可以針對具體問題,深入分析研究,對癥下藥。況且廣告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這過程中,還會不斷出現許多新的問題,網絡廣告管理也將在發展中不斷完善。
(一)提升監測水平,建立科學監管機制。針對網絡廣告的特點,可以建立全國、省兩級的網絡廣告監測中心,投入專項資金配置先進的計算機網絡設備,開發專門的網絡廣告在線監測系統,實現統一監測,屬地查處的科學監管機制。
(二)改革監管模式,嚴把主體準入標準。改變傳統的廣告監管模式,將網絡廣告的監管重心從廣告主向廣告者轉移。網絡廣告的者一般都是各個網站平臺,而所有的合法網站都必須經過工信部的ICP備案,備案信息是通過實名認證的。如果工商部門能夠與工信部協調建立信息共享和案件查處聯動機制,那么在查處網絡廣告時就可以根據網站ICP備案信息快速精確鎖定廣告者,并據此查到廣告主。同時工商部門可以將查處的網絡違法廣告案件信息反饋給工信部,將相關網站經營者列入黑名單重點監管。通過對網絡廣告主體準入的嚴格控制,切斷違法網絡廣告的傳播渠道。
(三)推廣電子數據取證技術應用。可以借鑒公安部門使用的電子數據取證技術,采用介質分析辦法,實現系統信息提取、用戶痕跡調查、即時通訊解析、郵件調查、文件分析、關鍵字搜索和文件簽名比對等功能,實現網絡廣告證據的快速固定保全。
(四)完善監管法律體系,健全監管機制。對于網絡廣告的監管,立法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必須盡早制定、修改或補充相關的法律法規,或者對現行法的相關條款作出必要的法律解釋,明確一些諸如廣告主體信息與廣告范圍、行政管轄權、證據保全有效性等法律界定,逐步建立和完善網絡廣告監管的法制體系。
(五)建立信用分類監管制度,提升行業自律水平。參照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出臺網絡廣告者信用分類監管制度,根據網絡廣告監測報告和行政處罰的情況來評定網絡廣告者的信用等級,實施不同級別的監督管理。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作用,提升行業自律水平填補行政機關對網絡廣告監管所遺留的執法空白。
- 上一篇:鄉鎮工作創新競賽實施方案
- 下一篇:網絡團購工作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