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管理現狀調查匯報

時間:2022-05-10 10:59:00

導語:養老機構管理現狀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老機構管理現狀調查匯報

由于養老服務的剛性需求和現實需求,在政府部門的政策指引和資金扶持下,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應運而生,養老機構作為養老服務的重要補充,多種所有制性質和多種經營方式的養老機構蓬勃興起。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養老服務作為一個特殊行業服務,如何來提供安全、優質、科學的養老服務,無論對于公辦、民辦養老機構,還是社區養老都存在著如何進行規范化管理和規范化服務的問題。本人僅從養老機構實現功能、改善服務、提升質量以及規避風險等角度,對推進養老機構規范化管理與服務有幾點思考。

一、推進規范化過程中的幾個結合點

1.規范化與法治化。推進規范化管理與規范化服務,必須以法治化為前提。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根本,以民政部關于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構基本規范為基礎,全面貫徹落實衛生、物價、住建、教育、人社、計量、質檢、消防、環境等部門法規條例,以及相關部門和地方政策,依法守法執業、依法建章立制,實現依法規范。

2.規范化與程序化。推進規范化管理和規范化服務必須以程序化為基礎。識別和明確各項管理和服務程序,如出入院程序、護理服務和醫療服務程序等;制定和建立各項工作流程,如診治工作流程、特殊護理工作流程等,促使每項管理服務工作程序化、過程工藝化,實現程序規范。

3.規范化與標準化。推進規范化管理和規范化服務必須以標準化為基石。所謂規范即是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準,規范化便是使之合乎一定的標準。因此推進規范化管理與服務,首先必須全面建立和引用各項管理與服務標準,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護理醫療質量指標和各項管理工作具體目標等。同時必須滿足或達到國家、部門、行業所規定的涉老設施、技術、服務和管理相關的強制性標準,從而通過標準化,實現質量規范。

4.規范化與專業化。推進規范化管理和規范化服務必須以專業化為引擎。養老服務作為涉老業務行業,無論管理和各項服務都具有較強的專業要求,其涉及的護理、醫療、康復、心理、社會工作等服務更體現極強的技術性與專業性。因此,在推進規范化過程中,必須遵循專業特點和規律,通過加強專業化建設,實現技術規范。

5.規范化與科學化。推進規范化管理和規范化服務必須以科學化為指引。養老服務既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科學。養老需求的變化和養老模式的改變,不斷給養老服務提出新的挑戰,現代技術的應用和現代管理理論、管理思想,為現代養老管理服務提供了更加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現代管理模式植入養老服務,現代信息技術成就了數字化養老;養老知識的不斷更新彰顯了科學養老。通過科學養老,實現方法規范。

6.規范化與人性化。推進規范化管理和規范化服務必須以人本為原則。養老服務歸根結底是為人服務,需以尊重老年人的個人空間和滿足老年人的個性需求為前提,以保障老年人的各種權益和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規范化管理與服務決不能以“工作”和“任務”為目的,約束和侵犯老年人權益為代價,而是通過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實現人本規范。

二、推進規范化過程中的若干目標原則

1.避險原則。養老服務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養老服務是一種高危服務。老年人本身多變性,養老場所人員集聚性以及各項管理服務繁雜性等決定養老服務不可預測的風險性。在推進規范化過程中加以識別風險點,通過建章立制和控制措施來規避風險。

2.依法原則。養老服務作為特殊服務業,必須依法執業,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條例、政策、規范規程開展管理和服務,這既維護服務對象的基本權益,又能維護養老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自身權益。

3.質量原則。養老服務的目的就是要提供優質服務,在推進規范化過程中必須以質量為核心,通過規范管理、規范服務,不斷提升管理服務質素,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4.效能原則。推進管理服務規范化,必然通過建章立制來實現。標準、規范、制度、規章固然為開展規范化管理和規范化服務提供了依據和標準,但在保障安全和改善服務、提升質量的前提下,應從高效、便捷、快速滿足老年人需求出發,實現管理服務的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