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鄉鎮煤礦安全專題調查匯報
時間:2022-05-23 10:08:00
導語:全縣鄉鎮煤礦安全專題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加強全縣鄉鎮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促進鄉鎮煤礦安全健康發展,縣委辦公室會同縣煤炭局等有關部門,就我縣鄉鎮煤礦安全生產情況做了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鄉鎮煤礦70年代相繼建設,80年代進入興盛時期,全縣先后有個體、集體各類煤礦28對。近年來,經過自行市場淘汰和關停、整合、改造提升,現有鄉鎮煤礦9對。目前,可采煤炭儲量為3756萬噸,設計生產能力117萬噸,核定生產能力110萬噸,實際生產能力80萬噸。9對煤礦灌漿滅火、安全監測監控、雙回供電、火區束管監測、排水、提升運輸等基礎設施齊全規范,各項管理制度健全。其中,鄉煤礦、村煤礦、村煤礦、鎮煤礦、鎮煤礦5對礦井已采用正規壁式采煤方法開采,9對煤礦五證一照齊全,合法有效,均符合《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經省、市相關部門安全程度評估,達到A類的礦井1處,B類的礦井8處,安全生產狀況基本良好。
2006年全縣9對鄉鎮煤礦有8對正常生產,改擴建1對,全年累計生產原煤76.63萬噸,銷售收入12954萬元,利稅總額4918萬元,其中:利潤2737萬元,稅金2181萬元。今年元至9月底,生產原煤54.2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9929.5萬元,實現利稅2944萬元,上繳稅金1636.5萬元。
二、發展面臨的問題
1、受國家產業政策影響,部分礦井面臨關閉問題。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在2008年6月底前年生產能力15萬噸以下的礦井要淘汰關閉。我縣鎮煤礦核定生產能力15萬噸,鄉礦21萬噸,村礦15萬噸,煤礦21萬噸,礦改擴建可達到21萬噸,鎮煤礦10萬噸,鎮煤礦6萬噸,策底聯辦煤礦6萬噸。鎮煤礦、鎮煤礦、策底聯辦煤礦、煤礦如果在2008年6月底之前達不到15萬噸,將會被關停。
2、企業負債沉重,設備和技術更新緩慢。9對煤礦目前累計負債8082.96萬元,其中:鎮煤礦1819萬元;鄉煤礦942.96萬元;村煤礦3260萬元;村煤礦1349萬元;鎮煤礦160萬元;煤礦552萬元;只有鎮煤礦無負債。煤礦企業負債沉重,影響企業進行正常設備更新和新技術引進,機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不高,存在安全生產隱患。
3、職工整體素質不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低。鄉鎮煤礦領導班子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技術力量缺乏。一線工人基本上都是農民工、臨時工,由于培訓相對較少,季節性流動較大,工人缺乏過硬的技術和安全生產知識,安全生產存在一定隱患。
4、“三金”無法落實,職工生活保障不健全。由于從事生產的工人都是季節性農民工,企業在落實“三金”繳納方面有一定難度,無法解決職工后顧之憂。
5、由于煤業集團礦井大規模開采,對鄉鎮煤礦安全造成影響。目前,礦區的幾對煤礦均處于煤業集團礦井開采的范圍之中,近年來由于煤業集團大規模開采,地面塌陷、地質裂縫等問題日益嚴重,對礦區煤礦的正常生產造成較大威脅。
三、對策及建議
一要加強資源整合,提高生產能力。要引進實力雄厚的企業參股改造,提高安全生產裝備水平,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尤其是生產規模比較小、設備落后的、策底等煤礦,要積極與大企業合作,引進資金和技術,進行資源整合,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安全生產裝備水平。
二要扎實推進煤礦設備改造和技術進步,為安全生產提供保證。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安全技改資金投入。要嚴格落實煤礦設備更新基金提取辦法,引進先進設備和工藝,把建設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與深化煤礦專項整治和技術改造有機結合起來,按照安全評價和安全程度評估標準,繼續狠抓“一通三防”等各項安全設施、設備的投入。
三要加強職工培訓,提高監管水平。建立切實有效的培訓機制,與煤炭工業學校等院所建立長期培訓關系,每年輪流離崗培訓煤礦骨干人才。借鑒外地經驗,研究推行“委派”制度,鄉鎮可向每個煤礦委派安全礦長,保證生產一線安全措施的實施,也可面向社會公開選聘有大專以上學歷、有一定煤礦生產管理經驗、有一定技術和業務能力、有一定領導管理水平的專業人員,專門負責煤礦安全生產工作。
四嚴格落實養老、保險等制度,保障工人利益。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要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鄉鎮煤礦養老、保險金繳納管理辦法,嚴格督促煤炭企業落實職工的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繳納,切實保障職工的切身利益,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五要加快轉型步伐,研究接續產業。鄉鎮煤礦煤炭資源有限,發展轉型是遲早要面臨的課題,特別鎮煤礦、鄉煤礦、村煤礦、村煤礦、鎮煤礦、鎮煤礦6對集體煤礦,后續發展問題急需有關鄉鎮提前研究,及早確定接續產業,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內蒙古酒文化及旅游功效
- 下一篇:體育旅游SWOT解析及對策選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