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職工住房困難狀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07 10:04:34

導語:貧困職工住房困難狀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貧困職工住房困難狀況調研報告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我縣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云南省總工會《關于在全省開展城市低收入貧困職工家庭住房困難狀況大調研的通知》的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在當地政府范圍內開展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狀況摸底調查工作,切實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住房保障體系,滿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基本需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調研情況如下:

一、調研目的

深入了解我省城市低收入貧困職工家庭住房困難方面的基本狀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全省城市低收入貧困職工家庭住房困難情況檔案,推動城市低收入貧困職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的解決,為省委、省政府三年解決城市低收入貧困職工家庭住房困難提供決策依據,發揮工會在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調研的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

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廉租房租住條件、但又租不起,想租而未租到廉租房的縣級以上城市職工。

(二)調查方法

采取聽匯報、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入戶調查、問卷調查等方法,弄清城市低收入貧困職工住房的基本狀況。

三、調查數據情況

我縣接到通知后,按通知要求對我縣的28個困難企業的515名職工開展了調查工作,116名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交來了問卷調查表。

(一)城市低收入貧困職工家庭住房的基本狀況

經過調查116名職工中住房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下的有26人,20-30平方米的有57人,50平方米以下的有24人,無房的(和父母住或親戚住)的有9人。

(二)城市低收入貧困職工家庭的實際收入情況

經過調查116名職工中收入在500元以下的76人,500元以上的40人,最高收入的一個是900元,最低的才100多元。有89人是靠低保金生活。

(三)當地政府落實廉租房政策的情況

我縣的廉租房建設始于2006年,根據省、市要求,縣委、政府把廉租房建設納入全縣工作的重要日程,抓基礎普查,建立了低收入家庭住房檔案;抓制度規范,制定了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抓規劃進度,細化了住房保障階段性目標,綜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廉租房的申請條件,我縣申請廉租房的家庭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申請家庭人均收入在我縣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低收入戶。

2、申請家庭人均現住房使用面積在8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難戶。

四、原因分析

1、貧困職工收入低。近些年來,由于種種原因,企業連年虧損,生產運作難以為續,職工收入和福利和待遇偏低。平均收入不及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半,因此,職工貧困面較大,相當部分職工居住條件十分困難,仍然長期生活在六、七十年代建造的簡易宿舍,不僅面積小,設施差,而且生活極為不便,不少已成為危房,存在著極不安全隱患。

2、廉租房租金偏高。由于廉租房不與家庭收入掛鉤,地理位置好的租金高于區域差的,差異較大,另根據房屋朝向、樓層的不同,租金也略有不同,相對于低收入貧困職工家庭來說,這樣的廉租房租金顯得偏高,使貧困職工無力長期支付。

3、廉租房門檻太高。按照我縣廉租房的家庭的租住條件,只有吃上低保,才有權利吃廉租,廉租政策完全是附著于民政方面的低保體系中,且規定人均現住房使用面積在8平方米以下,條件苛刻,很難達到租住條件,門檻太高。

五、對策及建議

廉租房的目的是惠及低收入貧困群體,讓住不起房子的群眾能住上房子,因此建議如下:

1、提高低收入貧困職工收入。重點幫助因企業經營困難或倒閉而產生的失業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增加收入。認真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并逐步形成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經濟形勢和物價變化,及時調整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社會救助水平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繼續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啟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修訂工作,力爭公布實施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加強社會保障建設,努力減輕低收入群體在教育、住房、醫療等方面的支出負擔。

2、降低廉租房門檻。建議政府啟動摸底調查統計工作,達了新增廉租家庭戶數的指標,將人均現住房使用面積在8平方米以下,家庭人均收入在我縣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申請標準適當降低,重點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率,使城市低保住房困難家庭得到住房保障。

3、政府對廉租房的租金實行減免政策。調整廉租住房保障收入標準,擴大廉租住房保障面,廉租住房保障以發放租賃補貼為主要方式,同時實行實物配租和公房租金核減等方式,廉租房擴面后補貼標準不變,租賃補貼按照人均保障居住面積、家庭人口、補貼標準、收入水平等因素確定,且申請程序不變,在廉租住房建成后,將廉租住房保障方式逐步轉變為以實物配租為主,可根據其家庭意愿和房源情況,調整為實物配租的保障方式式,滿足實物配租的要求,從而讓更多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通過政府的幫助,有效改善居住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