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大學幼兒園調研報告

時間:2022-12-16 11:24:20

導語:工業大學幼兒園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大學幼兒園調研報告

一、工業大學幼兒園基本情況

工業大學幼兒園隸屬于工業大學后勤集團公司,創建于1959年,是鄭州市一級優質幼兒園,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一所歷史悠久、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高校幼兒園所。建園50年來,在各級領導和幾代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現擁有10個教學班,385名幼兒。春華秋實五十載的歷史沉淀了幼兒園“團結、創新、和諧”的園訓,顯示了高校幼兒園獨特而濃厚的文化底蘊。幾屆校領導的孩子,都是從我們自己的幼兒園畢業的。

我園有一支專業水平高、銳意進取、勇于開拓的領導班子,以科學化、人文化、規范化的管理贏得了社會、家長、教師的高度贊譽,培養出一支愛崗敬業、團結勤奮、樂于奉獻、勇爭一流的教師隊伍,為工業大學后勤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和成績。多年來,我園有多名教師榮獲“省、市先進個人”、“市、區骨干教師”、“市教改新秀”、“省、市優秀輔導教師”、“優秀黨員”等稱號。教師撰寫的100多篇科研成果及論文分別在國家級、省、市級評比中榮獲一、二等獎。被授為快樂識字教育基地、省“十五”、“十一五”重點課題實驗園、鄭州市中原區衛生保健先進單位。2011年授予“綠色學?!狈Q號。

二、性質意義和問題

高校附屬幼兒園性質和發展意義是,在主辦單位、地理位置、家長群體等方面不同于公辦幼兒園或其他社會力量辦幼兒園,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高校獨立于政府機構,常常是一個社區內的文化集結點。高校附幼一般位于大學校園內或者住宅小區,幼兒一部分為高校的教師子女,一部分面向社會。理性分析高校附幼的物質或精神資源,對于提高幼兒園的辦園質量、促進其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目前,我們幼兒園存在的困難:資金短缺,硬件實施陳舊、空間擁擠,希望給予重視和扶持。

三、兄弟高校辦園情況

大學幼兒園,又名幼教中心,成立于2002年,隸屬于大學后勤集團,由創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大學幼兒園、杭州大學幼兒園和農業大學幼兒園組成。該幼兒園以“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園宗旨,以“規模集團化,管理規范化,教育現代化,服務人本化”為發展總目標,以顯著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幼兒園憑借全新的辦學理念、科學的管理機制,招攬各方英才。大批教育精英花落幼教,使幼兒園擁有了一支師德高尚、甘于奉獻、專業精湛的師資隊伍。多年以來,整支團隊以驕人的業績詮釋著現代教師的風采才華。幼兒園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注重孩子個性發展,彰顯分園教育特色。經過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與探索,各分園形成了“生活教育、環境教育、生命教育、親歷教育”等辦學特色。幼兒園堅持以課題研究為突破口,近年來,主持并開展了十余個省市級立項科研課題研究,以輝煌的成績演繹著優質教育的內涵。

幼教的成功與長期和美國、德國等地區交流互訪,與國際聯合國學校及美國內不拉斯加大學兒童發展中心長期合作;與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以及眾多家長的大力支持;與幼教同行間的互學觀摩密不可分。

幼兒園作為高校幼兒園我們始終堅持服務社會的使命與責任,同時將教育科研作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幼兒園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我們始終將促進兒童的健康與發展作為教育的核心價值追,

華中師范大學幼兒園是鑲嵌在全國著名學府華中師范大學校園內的一顆明珠,“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華師精神為幼兒園營造了“敬業、團結、奉獻、創新”的人文環境。在五十多年的教學歷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園模式和風格,積累了豐富的幼教經驗。七千多平方米的保教大樓寬敞、明亮、舒適,環境富有童趣,開設十九個班和親子園,并設置電腦室、音體室、讀書屋、科普室、多媒體教室、美術室等多功能室和大型室內操場,室外配備大型游樂設施、兒童游泳池、沙池、種植園地等。在全面貫徹《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前提下,幼兒園引進國際先進早期教育模式并進行本土化教學改革和實驗,開設了:全英語環境教學、蒙氏教學、分享閱讀教學、奧爾夫音樂教學、神氣龜電腦教學、親子園等特色教學。以提高保教質量為核心,以優質服務求生存,以特色教學謀發展,注重幼兒體、智、德、美全方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為幼兒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發展學前教育規劃

我園十分重視教科研工作,提出“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促幼兒園發展”的口號,先后承擔國家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現代幼兒英語與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研究”、省十五重點課題“多元智能創意課程的研究”、省十一五重點課題“在語言運用中發展幼兒的多元智力”、“藝術領域中教師提問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幼小銜接的研究”等課題研究,收獲了豐碩的成果。

辦園理念為,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的辦園宗旨,堅持“為教師服務、為學校服務、為社會服務”的理念,發揚團結、勤奮、奉獻、創新、求實的優良園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為孩子們提供了像家一樣溫馨的生活環境。近期發展目標是,今年晉升市示范幼兒園。遠期發展目標是,擴大規模和影響,建立分園,集團化發展、成為高校后勤的幼教品牌。

當前我們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一是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機遇二學校發展目標是建高水平大學,需要一流的后勤服務,幼兒園的發展能為本校教師子女提供優質教育,使其更加投入的工作;機遇三大學文化和幼兒園文化的相容、碰撞實現互利共贏。

五、思路與建議

(一)、全方位提升學前教育軟實力。

制定統一辦園標準,全面實施幼兒園提質創優工程,確保全社會兒童都能接受規范、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一是制定統一辦園標準。建議加強學前教育管理,制定學前教育辦園標準,建立幼兒園準入和督導制度,克服小學化傾向,規范辦園行為。二是規范辦園行為。建議端正幼兒園的辦園思想、規范辦園行為,增強依法辦園、依法治教的意識,確保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三是落實年檢制度,實行動態監管。建議分類治理、妥善解決無證辦園問題。對于年檢不合格園所,限期整治,保證質量。整治后不合格園所,取締其辦園資格。

(二)、保障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落實教師勞動保障制度。聘用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先評優、培訓等方面享有和在編教師同等待遇。二是給予教師一定的福利補貼。如:設立幼兒教師的專項補助經費,每年對幼兒教師給予一定的補助等。

(三)按集團式辦園模式發展

建立兒童學習與多元發展標準。兒童發展是幼教工作的目標,幼兒園發展的基礎是其培養兒童的質量,所以兒童學習與多元發展是幼兒園一切工作的核心。為了保障兒童的成長,我們可以在集團中建立“兒童學習與發展標準”,它是對幼兒在社會性情感、創造力及身體方面發展期望的描述。它包含了學前期的每個年齡段,幼兒應該知道什么、學會做什么、可以完成哪些類型的任務以及為后繼活動奠定怎樣的基礎。通過標準,對兒童發展進行評估和指導,對集團的課程資源和教學資源進行合理規劃。

推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持續發展。幼兒園集團如果要實施優質教育與特色教育發展的戰略,就需要依托一支具有相應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研究和實踐表明,學校的持續改進,根本表現在教學的持續改進,而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則是教學改進之本,因而也是學校創新之本。而隨著集團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人數的急劇增加以及幼兒活動的多樣化設計,教師培訓將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專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幼兒園集團的教師隊伍可分為兩個基本層面:各園園長(包括主要領導)與廣大教師。因此集團的教師專業發展體系包括3個部分構成:園長專業化發展、全員教師專業發展與專業發展的制度保障。應該積極開展“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例如,采用名園長工作室、名教師工作室、中心園集體備課、教師工作坊等方式促進幼兒園課程活動的實施和教師專業的成長,為集團后續發展奠定強有力的優質人才資源保障。

傳導幼兒園核心文化與品牌整合。名園之名,來自于始終不懈的追求、綿延發展的歷史和經久積淀的傳統,這是名園之不同于普通幼兒園的“神韻”。我們知道,學校文化是歷史性的傳遞樣式,它包括不同程度上為學校共同體成員理解的規范、價值、信念、儀式、慣例、傳統和神話,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塑造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在幼兒園集團中,這些文化包括體現領導效能和人員關系的組織文化、體現教師教養方式的專業文化和體現兒童精神風貌的學生文化,因此對幼兒園核心文化的梳理、認同和傳導,既是建立共同體意識的前提,也是幼兒園品牌發展的基礎。如果我們在集團發展過程中注意將這些歷史和活動的印記加以整理和保存,使學校的文化精神一方面成為大家的共識,另一方面凝聚在物化的承載物上,成為一種集團文化的集體記憶。那么幼兒園的發展就會成為夯實文化資源的根基。

重組集團管理架構。集團管理架構是為實現集團教育戰略服務的,幼教集團本身也是一種制度創新,它必然引發從政府主管到幼兒園辦學自主權的下移,預示著以園為本的教育決策與管理制度的重構。園本管理的核心是授權和廣泛參與,即財政權、教學權和人事權的下移,更多地讓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參與者進行相關決策。例如,可以合并多家幼兒園的內部職能機構,成立事業部制,將扁平化管理與項目管理有機結合;開設校園網絡資源和管理平臺,保障上下交流和信息的暢通,達成管理架構的技術支持。

運作與開發集團優質教育資源。幼兒園集團要實現優質教育規模和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需要強大的資源。幼兒園集團一方面需要努力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學校自身,依托教育集團體制創新所生成的資源增效和資源再生機制,將傳統的幼兒園管理轉變為卓有成效的“幼兒園經營”?!敖洜I”就是要盤活教育存量資本,搞活增量資本,激活無形資產。例如,可以根據不同區域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合理調配師資,把教師安排到最能發揮其優勢的位置上,使教師人盡其才;統籌集團的物質資源,實行內部流動,保證物盡其用;凝聚優質課程資源的精華,建立集團教學資源庫,實現優質師資的共享,使集團各園齊頭并進。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中心園和子園之間的和諧發展,形成集團強大的品牌優勢。

總之,集團式辦園需要學校各級領導的理解、配合與支持。以股份制和承辦制為核心,走集團式發展的辦園道路,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只有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學校各級領導幫助幼兒園克服種種困難,掃清前進中的障礙,“扶上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