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農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4 02:33:00

導語:街道農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農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街道位于市西北,總面積26平方公里,有農田10273畝、耕地4767畝、林業用地13650畝、茶園4445畝。目前,總人口5099人,基本上都屬于農業人口,農業收入在家庭經濟中占很大比重,他們迫切希望農業能增效,收入能增加。

一、農業發展現狀

目前,農業經濟主要為糧食、茶葉等傳統農作物種植,輔以苗木、煙葉種植及牲畜養殖,其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農業大戶的生產經營上。

1、糧食種植。主要為雙季水稻和小麥,其中,雙季稻毛收入約2200元/畝,純收入約1000元/畝,小麥畝產可達1000斤/畝,純收入約600元/畝。種糧大戶有:村熊旺生150畝、錢村楊有全280畝,湯村李永彬150畝。

2、茶葉種植。茶葉正常情況每年機采三季,茶農不生產干茶,只買鮮葉,產量約600斤/畝/季,鮮葉價格約0.6元/斤,正常情況下毛收入1000元/畝,純收入200元/畝。種茶大戶有村曾浩110畝,郎能信100畝,洪義文350畝,李五四、郎能進合伙280畝。

3、煙葉種植。2014年度,共種植煙葉900多畝,純收入可達4000元/畝。種煙大戶有村李水生15畝,錢村李春水380畝,湯村徐造國60畝。

4、苗木種植。苗木種植主要是苗木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發展到1000余畝,年產值約60萬元。

5、牲畜養殖:主要是村養羊專業合作社,每年養羊170只左右,2014年養羊純收入12萬元。

二、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小農意識強。此次調研,我們選擇參與座談的對象均為各村農業生產大戶,是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和先鋒隊,但在實際調研座談的過程中,他們最關注的還是眼前的利益,小打小鬧、小富即安的思想非常嚴重,缺少長期謀劃和創新的想法。

2、土地流轉難。目前,種田大戶承包政府國有水田和普通農戶的散田,絕大部分簽訂的是只有一年期限的承包合同,這大大增加了農業發展的不穩定性,今年是你種,明年就可能是別人種,所以種田大戶們都不敢在承包田塊上投入過多,每年都是維持現狀、得過且過,土質得不到改良,產量提高難,長期規劃實施難度大,從而限制了農業種植的擴大發展和提質增效。

3、勞動力素質不高。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絕大多數青壯年棄農進城務工,留守農村發展農業的都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多為老弱病殘,他們的文化程度低,農業科技意識不強,在農業發展上思想相對保守,缺少創新的勇氣和能力,這也會增加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業項目實施的難度。

4、市場風險。糧食有保護價格,煙葉是按計劃種植,市場風險相對較小,但茶葉和苗木產業的市場風險就相對較高。近年來,茶葉行情不高,加上茶葉本身品質低,人工費又不斷上漲,茶葉種植的利潤也不斷降低。據參與調研的農業大戶一致反映,目前茶葉在主要農作物中,效益是最差的,前景不容樂觀。

5、政策制約。煙葉種植,效益可觀,近年來種植面積迅速增加。但自“調煙”政策出臺后,2015年的種煙指標僅為800畝,以后還有可能減少,煙農們想擴大生產已經沒有可能。

6、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由于大型農機具的增加,多處機耕路需要拓寬重新鋪墊,部分水渠年久失修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多不便。

7、宣傳力度小。苗木合作社負責人反映,幾筆生意均因合作社位置偏僻而失之交臂,究其原因,主要是廣告宣傳不夠,外來客戶很難知道的苗木基地,部分客戶還會被318國道邊的總場苗木公司攔截。

8、管理不到位。水產養殖合作社,2009年成立,2010年創市示范合作社,2011年創市標準研制基地,2013年創農業部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可謂發展勢頭良好,但由于合伙人思想不統一,管理上松散混亂,實際上該合作社已經停止運轉。

三、農業發展建議

1、加強農民尤其是農業生產大戶的綜合素質培訓,包括思想引導、技術指導、實地考察等,解放思想,增強本領。同時,積極鼓勵引導事業有成的年輕人回鄉創業,在農業生產上有所作為。

2、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應地制宜制定相關規則,正確指導經營戶與農戶簽根據生產經營需要簽訂多年的流轉合同,讓經營戶便于規劃,敢于投資。

3、根據農業資源狀況,積極引進一兩個高效、特色農業項目,培育基地,樹立品牌,走基地加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領并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提檔升級。

4、積極鼓勵農業創新增效,加大農業創新發展扶持力度,在資金借貸、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幫扶。如,村李水生計劃種植“有機稻”,湯村李xx計劃種植“黑糯米”等創新想法,都是一種應該積極鼓勵的嘗試。

5、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一方面爭取項目,整合資金,完善庫塘、溝渠、機耕路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繼續推廣秸稈還田,科學施肥,保護環境,改善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