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型消費體系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2 10:35:14
導語:構建新型消費體系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國以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型消費迅速發展,特別是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傳統接觸式線下消費受影響,新型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動了國內消費恢復,促進了經濟企穩回升。
一、市新型消費發展現狀
(一)新型消費多元化發展。一是傳統零售店積極嘗試直播電商銷售,尤其是個別品牌女裝店的快手、抖音直播銷售發展較快。二是線上消費領域進一步拓展,從原有的實物消費、居民消費加速向服務消費、生產領域延伸,特別是疫情期間,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城區大型超市、果蔬零售企業也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方式,實現全程不到店購物。三是行業新型融合經營模式頗受青睞,如“新天地首秀娛樂”將特色餐飲與娛樂有機融為一體,為夜經濟發展營造了亮點。
(二)新型消費短板問題明顯。比如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服務供給短板,適應新型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的供應鏈體系尚不健全,人才短缺問題更加凸顯,監管不適應、標準體系建設滯后,以及無序競爭、夸大宣傳、價格隱蔽和隱私泄露等情況仍然存在,這些都可能影響新業態新模式乃至新型消費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新型消費發展思路
(一)引領和促進新型消費上臺階。人流量是形成消費中心的關鍵因素,將人流轉化為客流和商流,必須從城市戰略上進行布局。就而言,一方面,必須結合新型消費體系建設,優化商貿服務業和商業網點設施進行布局,依托城市商業街區提檔升級,打造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為一體的城市商業中心街區。另一方面,大力挖掘、提升和推廣一批新型消費的龍頭企業,發展體驗消費、文旅消費、夜間消費等,通過這些龍頭企業的連鎖化布局和示范帶動,形成新型消費的氛圍和格局,從而為新型消費體系建設提供更豐富的模式、場景和“打卡地”。
(二)推進和完善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新型消費離不開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有效應用——無論是線上線下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還是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與普及,以及與新商貿、新消費相關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例如,電商直播、遠程會展、在線定制、跨境交易、在線診斷、視頻談判等新商貿活動,對網絡的大容量、低時延、高速度、超清晰等要求就十分嚴格。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的過程中,應結合新商貿和新消費,重點布局一批與5G、大數據等相關的新基建項目。
(三)促進新型消費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新型消費體系下,傳統的“吃、穿、住、行”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低,并被賦予新的內涵。在這一趨勢下,消費、商貿與旅游等深度融合,就成為必然,傳統的觀光式旅游也逐步被更豐富的個性內容所取代。一是將電商直播與文化旅游、康養運動等融合,打造一批重點消費新場景;二是拓展以美食、美景等為對象的旅游消費領域。以“年畫節”為主題,大力推動以“吸引省內外消費者到過中國年”為內容的年味消費節,打造具有省內標桿性的新型消費品牌。
三、加快推進新型消費發展的建議
(一)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主要包括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商貿流通基礎設施網絡,規劃建設新型消費網絡節點等。
(二)加大新型消費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出臺產業發展促進政策措施,強化財政獎補資金對新型消費發展的支持。
- 上一篇:惠民購車節活動實施方案
- 下一篇:商務和經濟局敬老月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