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21 09:21:40
導語: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積極探索新時代農村社會治理創新的有效途徑,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根據省、市、縣相關文件要求,自2018年起,我們在全鄉農村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截止目前,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的成效、進展如何?10月23日至24日,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安排,我通過到各村實地調研、與“法律明白人”代表座談等方式,就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工作做了專題調研,梳理了培養工程進展及存在的困難,并就更好地推進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進行了深入思考。
一、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現狀
農村“法律明白人”的培養目標是心中有法、遇事找法,具體做到崇尚法律,帶動家庭成員認真學法、依法維權。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的培養目標是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具體做到掌握與農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積極宣傳政策法規、引導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理。
根據文件要求,到2018年底,各行政村至少培養1名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且有農村“法律明白人”的戶數占農戶總戶數15%以上,即338戶以上;到2019年底,各村民小組至少培養1名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且有農村“法律明白人”的戶數占農戶總戶數30%以上,即626戶以上;到2020年底,各行政村每10戶至少培養1名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且有農村“法律明白人”的戶數占農戶總戶數50%以上,即1041戶以上。此后再用2至3年,實現全鄉農村每戶培養1名農村“法律明白人”的目標。
從各村實地調研情況看,鄉黨委、政府每年均會組織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訓活動,通過送法下鄉使培訓全覆蓋,重點對“法律明白人”骨干開展了多次集中專題培訓,在全鄉營造了濃厚的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氛圍。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實際培訓效果有限,集中授課式的填鴨培訓只能讓“法律明白人”簡單的了解了一些法律常識,缺乏后續的常態化學習機制;雖然重點對“法律明白人”骨干開展了專題培訓,但是非系統化的培訓難以達到入腦入心效果,骨干在發揮宣傳政策法規、引導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理作用方面仍捉襟見肘。
二、存在的問題
1、可培人員總量太少,難以達到任務要求。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在村里的常住的人口不及戶籍人口的30%,且基本是老弱病殘,這群人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且許多行動不便,難以達到覆蓋面至30%、50%的目標。
2、參培人員意愿不強,組織開展培訓難度大。按文件要求,“法律明白人”通過村民自薦(村組指定)、組織遴選、考核上崗三道程序產生,但我鄉沒有一名農村“法律明白人”惑骨干是村民自薦產生,均是村組指定,指令性培養,村民自身參與積極性不高。組織開展培訓還需支付“誤工費”,給鄉村增加了財政負擔。
3、培養師資力量薄弱,培訓效果難以保證。縣里雖然組織了專業講師團,但講師團一年只到鄉鎮授課一次。“法律明白人”培養還是以鄉鎮為主,而鄉鎮培訓講師以司法所、各駐村組長為主,他們均是非法律專業人才,在培訓中基本是照本宣科地讀講稿,在專業性、生動性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難以吸引“法律明白人”專心聽講,在法律知識理解運用方面還有很大差欠。
三、原因分析
1、與群眾聯系不緊密。組織開展培養力度不大,下鄉入戶少,對“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宣傳不夠,導致群眾對該工程認識不清,參與積極性不高。
2、自身學習不夠。司法所長是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但是自己不是法律專業畢業,對法律知識了解不深,平常學習不夠,導致在培訓時只能照本宣科,培訓缺乏生動性,培訓效果差。
四、對策建議
1、豐富培養方式,提高培養質量。加強部門聯動,整合資源,豐富師資力量。整合縣級講師團、鄉法律顧問、民政所、人社所等資源,組建一支專兼結合的講師團隊伍。采取“法律明白人”培養線上和線下雙線并進,將“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落到實處。線上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網校、微信普法群等新載體,部署學習任務,讓“法律明白人”利用碎片化時間,寓教于樂;線下采取專題培訓和執法普法的形式對轄區內的農村“法律明白人”進行法律宣講,把“法律”講透,把“政策”拉近。
2、注重從小抓起,發揮學校作用。針對當前農村家庭大多都是空巢老人帶著留守兒童的現狀,假如在3-5年內,要實現全鄉農村每戶至少培養1名以上農村“法律明白人”的目標,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校園這個平臺,學生這個群體。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觸角作用,嚴格做到培訓計劃、對象、師資、教材、課時、場所“六落實”,加大校園法治建設,努力提高在校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使其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律明白人”,甚至法律專家。并通過“小手牽大手”的傳導方式,共同促進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的全面實施。
3、建立激勵機制,激發參與興趣。爭取縣級財政支持,撥付“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專項工作經費,為培養工程提供物質保障。堅持農村“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干遴選、培養、使用、考核同步推進,平臺搭建、制度完善、氛圍營造一體化加強,并注重在農村法治實踐中培育,實現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效益最大化。以遵紀守法、業務培訓、履職盡責等情況為主要內容建立考核評價,并在年終總結大會上對表現優秀的“法律明白人”進行公開表彰,并給予一定獎勵,激勵“法律明白人”在化解矛盾糾紛、宣傳政策法規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 上一篇:藥品生物檢定技術一體化課程開發研究
- 下一篇:經濟帶產業結構與綠色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