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完善藥監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1-23 09:37:00

導語:對完善藥監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完善藥監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的幾點思考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一文中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在依法治國的今天,這個界限是由法律法規來設定,是由執法監督來實現的。隨著全國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和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已經越來越重要。實施有效的行政執法監督,才能更好地實現藥品監管職責,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證人民使用藥械安全有效,促進醫藥經濟健康發展。

一、充分認識開展行政執法內部監督的重要意義。

藥監部門作為藥品這種特殊商品的國家法定行政監管行政機關,開展行政執法內部監督,就是要全面履行藥品監管職責,推進依法行政,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和促進醫藥經濟健康發展。它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藥監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推進依法行政。在藥監行政執法過程中,由于受藥監行政執法人員業務水平的限制或認識上的偏差,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疏漏。通過在藥監機關內部,實施全過程監督體系,對行政執法合法性、公正性和適當性進行有效監督,可以及時發現、查處和糾正執法人員的違法行為,堵塞藥監行政執法工作中的漏洞,糾正差錯,防止不當行為,減少行政爭議,提高執法人員依法執法水平,推進藥監系統執法隊伍建設。

(二)有利于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醫藥經濟健康發展。在藥監法律關系中,藥監機關處于依法實施行政管理權的地位,行政相對人處于接受管理的地位。如果對藥監執法主體的行為不加以監督和制約,必然導致執法權的濫用,從而產生腐敗,侵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加強藥監執法行為的監督,對確保執法人員依法辦事,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醫藥經濟健康發展具有突出的意義。

(三)有利于保障藥監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維護藥監部門的社會形象。法律法規賦予藥監行政機關的職權,很多時候也是藥監行政機關的職責和義務,藥監機關在行政執法中既不允許擅自超越法定權限,也不能隨意放棄法定職責。但在具體行政執法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藥監機關消極執法或越權執法的問題,造成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越權執法以及違法不究的現象。這些藥監行政機關的不當具體行政行為,通過外界法律監督將面臨著復議被撤銷或訴訟敗訴的法律后果,勢必會給藥監部門的社會形象帶來一定的負面的影響。藥監機關要達到履行法定職責的目的,維護藥監部門的社會形象就必須加強內部的監督。實踐證明,法律法規在賦予藥品監管部門行政執法職能的同時,也要求藥監部門必須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更好更規范地實現監管職責,建立內部監督機制,承擔內部管理監督制約機制規定的責任。

二、完善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應體現三個原則。

(一)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要體現“有力”原則。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案件的層級把關審核,藥品監管系統要在行政執法工作的各個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出一些有嚴格制約效力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的規章制度。在規范和制約行政執法行為上真正使行政執法行為全過程置于規章制度監督制約之中,真正堵住執法中漏洞。

(二)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要體現“有序”原則。所謂“有序”就是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應是行政執法“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內部監督,作為藥監系統內部案件審核的機構之間層級管理的程序嚴謹,科室之間分工明確,權責清楚。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要做到全過程、全覆蓋、全方位的約束。

(三)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要體現“有效”原則。“有效”原則包括兩種含義:一是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要符合部門實際,體現藥監工作特點;二是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要具有長效機制,體現可操作性。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只有狠抓內部監督制度落實,才能充分發揮行政執法內部監督的作用,推進依法行政。

三、認真研究行政執法內部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藥品監管機構組建的時間短,人員來自不同部門,藥品監管隊伍屬于年輕隊伍,在系統內自上而下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規范的執法監督制約機制,執法隊伍的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一些執法人員在工作中還存在“重執法、輕規范,重法律、輕紀律,重法治、輕德治”的現象。在現階段藥監執法監督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執法監督缺少統一的法規依據。實行行政執法監督的根本目的在于規范行政行為及其程序,而行政執法監督行為必須由法律法規來規定其執法監督主體、職責范圍及運作程序。2003年《藥品監督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頒布實施,較好地解決了藥品行政處罰的程序問題,但至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無專門的執法監督法規出臺,這就使得行政機關內部執法監督程序缺乏統一的、有法律效力的標準,給執法監督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二是執法監督工作任務重,人員少,基層機構不健全。由于當前藥品流通領域的各方面問題較多,還需要藥監工作者付出很大的精力開展監管和幫、促工作。而人員編制又相對較少,既要面對艱巨的藥品監管工作任務,又要兼顧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有時在人力資源調配上感到比較困難,特別是基層分局未組建執法監督機構,沒有理順上下級之間的執法監督工作關系,客觀上對執法監督整體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影響。

三是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地方藥監系統已經組建近兩年多時間,大多數工作人員已經能夠掌握和運用常用的行政法律法規。但由于每名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認知能力不盡相同,部分工作人員在辦理案件時對法律法規還不能夠熟練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依法行政執法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四、完善藥監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推進依法行政的措施。

開展行政執法監督,目的是保證藥品管理法律法規得以實現,防止和糾正藥監行政違法行為,為此,要從源頭抓起,堅持標本兼治,嚴格責任追究,促進藥監部門依法行政。

第一,加強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完善藥監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推進依法行政,是一項廣泛而長期的重要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和藥監部門的形象。要充分認識完善行政執法監督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通過完善行政執法監督,藥監系統的隊伍建設也必然進一步得到提高和加強。因此,各級藥監部門的領導和執法人員,要高度重視、思想統一,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完善藥監行政執法內部監督機制,確保執法監督落到實處。

第二,健全藥監系統行政執法監督的法規依據。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盡快制定出藥監系統內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法規,通過立法明確行政執法內部監督主體、監督程序和責任承擔等問題。法律規范的進一步完善,將解決“有法可依”的問題,對藥品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監督的落實必然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目前,國家局法律規范無明文規定的前提下,各級藥監機關內部應當建立一些有效的規范措施,比如建立本部門的《案件合議制度》、《案件審理委員會討論案件制度》、《行政執法案件審核辦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辦法》和《錯案追究制度》等,使本部門的執法監督行為有規范可依。同時,在現行執法監督的體系下,藥監機關還應當實施法規監督預警督辦制,執法監督人員有權隨時對執法辦案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對違規問題或隱患問題可隨時向執法辦案人員發出預警通知,進行防范或糾查整改,做好依法行政的基礎工作。

第三,實施“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體系。

只有對行政執法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才能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事前”約束機制。藥監機關通過建立并執行執法責任制明確行政執法責任主體,解決“誰有權執法,誰承擔責任”的問題。

二是“事中”動態監督機制。對行政執法案件實行四級審核:一級審核,由案件合議人員審核案件主辦人員制作的法律文書,提出處理的意見建議;二級審核,由辦案機構負責人對承辦人辦理的案件進行行政案件實施全程監督審核;三級審核,由執法監督機構依據《行政執法案件審核辦法》的規定,嚴把執法辦案“六關”,即立案關、強制措施關、審核關、處罰裁量關、執行關、撤案關。四級審核,成立案件審理委員會,對辦案機構處理的重大、復雜和疑難行政案件進行討論并決定處理意見。

三是“事后”檢查機制。采取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和專項調查三種方式,對本系統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前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于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經驗及時進行總結、推廣。同時,根據階段性工作需要,不定期地組織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抽查活動。此外,針對工作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或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開展專項調查,切實維護法律的尊嚴,樹立藥監部門的形象。

第四,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依法行政工作的核心在人,基礎在法制,關鍵在制度。執法者既是藥品監管部門依法行政的最基本主體,也是藥品監督管理執法活動的最終實施者。藥監機關在加強隊伍建設方面,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干部成長”的方針,要有層次、有重點地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培訓,增強行政執法為人民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不斷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執法水平,要使執法人員了解和掌握本部門、本崗位貫徹實施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熟知自己的法定職責、權限和執法責任,培訓、考試要制度化。同時,要加強執法人員考核、任用、評議、獎懲制度建設和落實,將綜合考評,量化管理,動態檢查,作為執法人員評先晉級的重要依據,不斷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能力,做到行政行為程序化、規范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