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冒充注冊商標行為
時間:2022-02-15 12:13:00
導語:淺議冒充注冊商標行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冒充注冊商標是一種欺騙行為,但更是一種違反商標管理秩序的行為,它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商標管理的秩序。
《商標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冒充注冊商標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巳并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罰款。具體如何處罰,《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對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可以處以罰款的數額為非法經營額20%以下或者非法獲利2倍以下。
但到底什么是冒充注冊商標,哪些行為屬冒充注冊商標行為,《商標法》和《商標法實施條例》并沒有明確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1988年1月19日(88)商標字第3號《關于"冒充注冊商標"的解釋》和1994年9月2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標字(1994)第261號《關于貫徹實施〈商標法〉有關問題的批復》規定:冒充注冊商標主要表現為商標未經注冊,使用人卻稱其商標已經注;對商標注冊人將自己的注冊商標使用在未核定使用的商品上,并同時標有"注冊商標"字樣或使用注冊標記的,也視為冒充注冊商標。該答復已成為認定冒充注冊商標的主要法律依據。
實際上,冒充注冊商標行為的表現形式較多,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商標使用者未將其商標提出書面注冊申請或已提出書面注冊申請,但在未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之前,在其商標上注冊標記或標有"注冊商標"等字樣;2、將注冊商標使用在未經核定使用的商品上;3、注冊商標所有人或被許可使用人在使用時擅自將注冊商標的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作了根本性的改變并足以造成消費者的誤認:4、注冊商標里的中英文或拼音漢字互譯構成冒充注冊商標:5、外國企業的注冊商標未在我國注冊卻在我國加上注冊標記或標有"注冊商標"等字樣使用:6、注冊商標的10年有效期屆滿,又未辦理續展手續,仍加注注冊商標標記或標有"注冊商標"等字樣的。7、商標使用人將實際使用的商標拆開注冊,組合使用并加注注冊標記,等等。
一、對于冒充注冊商標案件的定性,只能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核準該注冊商標的有效期限(含經核準續展的期限)為標準,未經核準注冊的商標擅自使用注冊標記的、超出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超出該注冊商標的有效期限(含經核準續展的期限)加注注冊標記或標有"注冊商標"等字樣的應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二、要將"冒充注冊商標"與"自行改變注冊商標"行為區別開來。''''''''冒充注冊商標"與"自行改變注冊商標"在《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中未就兩者作出具體規定。正確理解和區分這兩個法律概念,有利于對違法行為準確定性,有利于作出恰當行政處罰。
"冒充注冊商標"指使用未注冊的商標時標明"注冊商標"字樣或者注冊標記,或者對外作為注冊商標予以宣傳,使他人誤認為該商標是注冊商標的行為。而"自行改變注冊商標"則是指使用注冊商標時,自行改變了原核準注冊的商標圖樣,使用時與注冊的不盡--致,如文字注冊商標的字體與實際使用的相比較,僅大小有別、間距不等、粗細有異,或者僅將字體楷書變為隸書,仍為文字商標表現形式,文寧清晰可辨,無明顯視覺差異。文字、圖形、顏色及其搭配等商標主要內容(商標主體)和表現形式均未改變。
"冒充注冊商標"與"自行改變注冊商標''''''''二者的根本區別是:"冒充注冊商標"是對未注冊商標使用規范的違反,而''''''''自行改變注冊商標"是對注冊商標使用規范的違反。
第一,違法主體不同。"冒充注冊商標''''''''的主體是將未注冊商標充當注冊商標進行使用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是任何使用商標的人,包括該注冊商標的商標注冊人或商標被許可使用人,也包括其他人;''''''''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主體則是將已經注冊的商標標志自行改變后進行使用的人,主體只能是該注冊商標的商標注冊人或商標被許可使用人。
第二,違法方式不同。"冒充注冊商標"主要表現為將該商標標明為"注冊商標"或者標上注冊標記;''''''''自行改變注冊商標''''''''則是商標注冊人或商標被許可使用人將核準注冊的商標圖樣自行改變后進行使用。
第三,違法載體不同。"冒充注冊商標"行為中,用于冒充的商標在尚未構成商標侵權行為時,由于未經核準,在商標局的注冊商標數據庫相關類別中找不到該商標;"自行改變注冊商標"行為中,商標注冊人使用的商標標志是從核準注冊的商標演變而來的,與該注冊商標直接關聯。
第四,罰則也不同:對"冒充注冊商標"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罰款;對"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由商標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注冊商標。
三、要將商標使用環節中的銷售商銷售商品環節與其他環節區分開來。《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商標使用環節中主要指在商品的生產、制造、加工和揀選過程中直接或者間接使用商標。銷售商品行為也視為商標使用的一個環節,但銷售商銷售他人冒充注冊商標的商品,其并未直接或者間接使用該商標的,則不構成冒充注冊商標行為。因此,對銷售冒充注冊商標商品的商標違法案件,銷售商未委托他人生產該產品,對其所銷售的產品亦未進行商標再包裝的,不構成冒充注冊商標行為。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四、要將冒充注冊商標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區別開來。冒充注冊商標指的是,將未注冊商標冒充為注冊商標的行為,其構成要件是對其未注冊商標作虛假的標記或說明,意在使人誤認為其商標已經注冊,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指的是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已經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以及對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這種行為不要求行為人對其使用的商標作是否注冊的說明,只要其在客觀上使用了就有可能構成侵權。如果改變后的商標與其已注冊商標相比較差別較人時,既冒充注冊商標,又與他人的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情況下,應追究行為人的商標侵權責任。
商標注冊申請的提出,只是整個商標注冊程序的開始:取得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只是說明商標注冊申請材料已報到商標局并經商標局形式審查合乎形式要求;商標注冊初步審查公告,只是說明該商標注冊申請通過了初審:均并不意味著已獲準商標注冊。因此,中請商標注冊不等于商標已經注冊,只有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核準并經商標注冊公告,或領取《商標注冊證》才表明該申清商標已被核準為注冊商標;只有嚴格按照《商標注冊證》核準注冊的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核準該注冊商標的有效期限(含經核準續展的期限)使用,才能避免冒充注冊商標行為的發生,才能有效保護該注冊商標的專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