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會政府工作報告
時間:2022-01-06 02:14:00
導語:人代會政府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6年12月26日在***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各位同志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00四年以來的工作回顧
兩年來,我們在區委、區政府和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了轄區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的較好發展。
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2006年,全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654萬元,比上年增長12%;人均純收入達2440元,同比增長10%;實現外出務工收入4158萬元,比上年增長13%;非公有制企業年產值達2875萬元,新增就業崗位45個;全鄉財政收入預計達到165萬元。
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場鎮功能日趨完善。兩年來,**、**兩個場鎮各類建設投入494萬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投入45萬元,增加小城鎮建成區面積2.5公頃,新增房屋面積2.1萬平方米,增加城鎮人口150余人,城鎮化率達20.4%。安裝路燈81盞,疏通場鎮下水道及管網2000多米;投入15萬元,拆除了**供銷社綜合樓,打通并硬化了申明路,消除了場鎮發展的制約瓶頸,拉開了場鎮格局;投資2萬余元綠化了場鎮。
交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油化**路9.6公里,新修**路4公里,整治**、**、**、**、**、**、**等村道50多公里,村村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水利建設成效明顯。著力解決了人畜飲水難題,新建了**、**、**、**的人畜飲水工程;完善了**、**和**場鎮自來水凈化配套工程;整治了**、**、**沖等病險水庫和一批山坪塘,為我鄉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投入160萬元修建了**中學教學樓和**小學學生宿舍樓,新增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全面排除學校危房,開工新修了**村校。
衛生工作得到加強。加強了婦幼保健工作,通過實施“降消”等項目,保證了全鄉孕產婦死亡率為0,新生兒破傷風為0;新建了**衛生院綜合樓,為建成鄉鎮示范衛生院奠定了基礎;強化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今年農民參合率達75%以上。
文化事業不斷發展。高度重視文化和文物保護工作,沒收非法音像資料300多盒,非法出版物150冊,禁止在我鄉文物保護點——**溝洞室群周圍開山采石,有效保護了珍貴文物;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居委會和**居委會均成立了腰鼓隊和舞蹈隊,豐富了群眾生活,活躍了鄉村文化。
四、穩定工作成績顯著
建立健全了維穩機構,較好地發揮了作用。成立了警務室,建立了司法所和信訪辦,兩年來,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70余次,排除安全隱患10余起,協助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9起,實現了禁種鏟毒“零目標”,取締了“門徒會”等邪教組織,無一起重特大惡性事件發生,無一件群體性事件出現。
未來五年的發展思路和主要任務
未來五年,是繼續艱苦創業,奮力爬坡上坎的五年,是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步伐的五年,是統籌全局,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的五年。
-----指導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富民強鄉為目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服務功能,著力推進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使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邁上新臺階。
-----奮斗目標:到2011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300萬元,財政稅收突破362萬元,農產品流通率達4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50元,計劃生育率達9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科教、文化、衛生、民政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實現打造邊貿集鎮的目標。
一、以改善基礎設施為重點,促進新農村建設
認真貫徹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積極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大對農村道路、飲水、電網、通信、生態能源、農田水利、小流域治理、水源地保護等基礎設施的投入。
1、大力實施交通暢通工程。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村級道路建設力度,提高公路運行質量,以交通的明顯改善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是積極爭取上級通達工程專項資金,整治現有公路,努力實現村級道路通達率100%,油化率達50%;二是與周邊鄉鎮合作,力爭完成兩條通鄉出境路的硬化;三是對鄉到村委會所在地路段公路的管養實行以獎代補,每年一次,按照優等路、良等路、合格路三個等級,分別給予每公里300---500元的獎勵補助。2007年,以安全和**兩村的公路建設為重點,加大對村級道路的維修整治力度,力爭年底完成**公路和**公路的整治工程。
2、著力解決農村飲用水問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以解決農村安全飲用水為重點,每個村建1-2座集中供水工程,讓50%的農村人口飲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對斷頭山和水源缺乏地段,支持農戶分散建池,以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加強庫、塘、堰等水利工程治理,提高其排洪能力和綜合功能的開發;同時爭取啟動雙河口水庫建設。2007年,完成**、**等村的人飲工程和**溝水庫左右干渠、**沖水庫、100口病險塘的整治,力爭新啟動兩個村的人飲工程。
二、以培育重專大戶、轉移勞動力為依托,促進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
1、大力發展農村種養殖業
重專大戶擁有一定的資金、技術資源,有較強的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日漸成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的主力軍。今后我們將強化政府引導、服務職能,扶持、培育一批重專大戶,以此輻射帶動農民調整農業結構。以聞名下川東的**牛市場為載體,充分利用鄉域2萬余畝草場資源,引導、培育一批肉牛、山羊養殖大戶。通過大戶帶動農戶,提高全鄉草食牲畜的產量和質量,同時完善產地交易市場的軟硬件設施,逐漸打造出一個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牲畜產地批發市場,抓好對畜產品的深度開發,初步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格局;以**長毛兔養殖有限公司為載體,幫助其早日發展為一個上規模、上檔次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村長毛兔和珍禽養殖,從而打造出一個新的產業;以全鄉2000畝淡水資源為載體,鼓勵業主采取多形式、跨地域承包開發,逐漸培育出年產量5噸以上淡水養魚大戶5戶;加強對毛豬、蠶桑等傳統產業項目的改造,在擴大重專戶和散戶飼養量的同時,重在推廣新的飼養品種和養殖技術;充分利用全鄉13000畝退耕地資源,引進適宜的中藥材及經濟林木進行種植,幫助農民在享受政策補助的同時再獲收益。加強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種養殖業健康發展。
2、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勞務收入是我鄉農村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輸出的勞務工中,體力型占絕對份額。因此,今后要加強對轉移勞動力的培訓工作,組織勞務工參加模具制造、服裝工藝、廚藝、計算機、建筑等專業的短訓和長訓,幫助其獲得資格證書,增強他們的就業技能。力爭到2011年實現年勞務總收入8000萬元。
三、以打造邊貿集鎮為載體,促進小城鎮建設
到2011年,小城鎮建成區增加城鎮人口1500人,增加小城鎮建成區面積5公頃,新增房屋面積5萬平方米,城鎮化率達26%。
1、進一步完善場鎮功能。建成**綜合交易市場,改建**牛市場,搞活商貿流通,促進邊貿經濟發展;開發建設集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廣場,增加場鎮亮點,提升場鎮人氣;打通**路和濱河路,拉開以**路、信用社、**中學和**路、**壩環行街組成的"三橫兩縱一環"的邊貿集鎮格局。
2、加強場鎮管理。進一步規范場鎮秩序,實施凈化工程,美化、靚化環境;2007年,鄉政府將重點抓好**和**場的衛生整治,改變亂搭亂建亂堆亂碼現象,爭創區級“文明衛生場鎮”。
3、搞好場鎮規劃修編。2007年做好規劃修編調研、相關資料收集及手續報批等前期準備工作。
四、以優化發展環境為手段,促進工商業的快速發展
1、著力優化發展環境。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改善投資軟環境。力爭通過我們的優質服務引進一批非公有制工商企業,為我鄉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2、盤強現有非公制工商企業。加強調查研究,摸清家底,全面掌握工商業發展現狀,積極引導民營企業發展,盤大盤強****建材廠、鋁合金門窗廠、**白酒廠、**地毯加工廠、**寶石廠等非公有制企業,幫助他們抓好內部管理,加強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生產效益。
五、以建設和諧**為目標,促進社會事業和民主法制建設
1、大力實施科教興鄉戰略,抓好智力扶貧工作。認真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加大對科技工作的投入,廣泛開展科普活動,增強公民學科技、用科技的意識,提高科技對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鞏固"兩基"成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及管理水平。盡快完成**村小學的修建,解決**、**等村學齡兒童就近入學問題;積極協助兩所學校爭取資金,進一步完善**中、小學的各項設施,將兩所學校辦成寄宿制教育示范學校,全面提升中小學辦學質量。在全鄉范圍內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
2、堅持以人為本,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以**場和**社區居委會文藝隊為載體,開展好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力爭建成兩個社區圖書室,完善2個社區老年活動室,建設6個村籃球場;全鄉每三年開展一次農民體育運動會,在有條件的中心村或居民點成立文體活動隊;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力爭五年內加密電視覆蓋率達到90%以上;配合文化部門搞好送電影下鄉活動,每年為群眾免費放映電影2場。
3、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生存條件。以優撫對象、農村五保戶、特困戶和殘疾人群為主要對象,開展好救濟工作,切實保障好弱勢群眾的正常生活。盡快建立**社會保障服務所,將求助對象納入常態化管理;落實好農村低保制度,做到應保盡保,確保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根據惠農政策的出臺和完善,適時推進農村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
4、完善鄉村兩級衛生網絡,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大力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力爭五年內農民參合率達到全覆蓋。加強與衛生部門的協調,搞好鄉級衛生院和村級衛生室的建設和管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積極協助**衛生院搞好硬件建設,爭取新購一批先進醫療設備,提高服務能力。爭取村級衛生室建設項目,新建2所以上標準化村級衛生室。
5、采取綜合措施,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新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繼續實施“惠民三百萬”工程,搞好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扶助,切實轉變群眾的生育觀念。穩步提高我鄉人口政策性生育率,力爭到2011年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
6、強化安全穩定工作,全力打造平安**。抓好警務室的規范化建設,開展證件代辦業務,為群眾提供最便捷的服務。5年內力爭成立***派出所,加大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增強全鄉人民的安全感。完善司法所軟硬件設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活動,為群眾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切實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嚴格安全工作責任制,重點加強對交通、地災、建筑、食品、工礦企業等領域和行業不安全因素的排查,確保轄區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7、加強村居陣地建設,關心基層干部。13個村、居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借助新農村建設的契機,積極推進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建設,切實改善村居辦公條件,同時,穩步提高村、居干部的待遇,進一步調動村居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各位代表,我們正處在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歷史時期,建設新**,政府一班人信心百倍。我們將在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帶領全鄉人民真抓實干,為早日把**建設成為社會和諧、經濟繁榮、政治文明的邊貿集鎮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