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11-30 02:33:00
導語: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最近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非公經濟領域黨的建設,是我們黨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加強黨同在非公有制企業勞動的廣大職工群眾的聯系,鞏固黨在新形勢下執政的群眾基礎的需要。凡是已具備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都應該建立黨組織,都要在企業職工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為落實江總書記的指示和貫徹省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座談會的精神,更好地加強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推動區域經濟健康發展。最近,我們組織力量就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與思考。
關于加強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白下區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得到了迅猛發展,給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課題,開辟了新領域。幾年來,區委及其各級黨組織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作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以改革的精神積極探索和實踐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統一思想,擺上位置。為提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對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區委采取了多種形式,認真組織黨員學習江總書記關于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三個代表”的重要建黨綱領,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高度充分認識其重要意義,形成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發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共識。區委把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列入黨建工作重要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加以研究部署,督促檢查。各街鎮、系統黨(工)委都把抓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作為創建先進黨(工)委和開展社區黨建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狠抓落實,從而使白下區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開展黨建工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深入調查,健全組織。為摸清白下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狀況,擴大黨的基層工作覆蓋面。區委組織力量,運用“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方式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展了“地毯式”調查。根據調查的情況,區委研究確定了“及時建立組織、適時調整設置、配齊配強班子”的新思路。一是對符合建黨條件的,黨員3人以上的采取單設,不足3人的采取聯合的方式建立黨組織,全區已單獨設立黨支部23個。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個體勞協、私營企業協會、民營科技公司聯合黨支部的基礎上,又按照地域、行業相近的原則,成立了白下區工商聯私營企業黨支部,石門坎鎮、光華路街道社區新經濟組織黨支部。同時,對經濟規模小、穩定性差只有個別黨員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以及分散零星的黨員,實行黨員組織關系掛靠所在社區黨組織,確保每一名黨員都在黨組織教育管理之中,實現了黨員人人有組織,黨組織個個有歸屬。為了消滅黨建工作的“空白點”,區委還采取委派政治聯絡員的辦法,在苜蓿園街道社區內的南京通用電氣廠和南京瑞電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選配了兩名政治聯絡員,積極創造條件早日建立黨組織。二是根據黨員數量的變化,適時調整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的設置。94年,區委本著有利于組織管理,有利于發揮作用,有利于生產經營的原則,依托區科委建立了白下區民營科技公司聯合黨支部,統一管理區域內民營科技企業中的黨員。隨著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從成立時的25名發展到今天的50名黨員。根據這一情況,區委適時調整成立了區民營科技公司黨總支,分設兩個支部,其中的民營企業南京消防(集團)公司成立了獨立黨支部,有效地理順了組織設置。三是配齊配強黨(總)支部書記。黨組織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能否發揮了作用,關鍵看班子建設水平和書記人選的素質高低。因此,區委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總)支部的領導班子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做了大量的工作,及時把政治素質好、有一定的黨務工作經驗、具備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熱愛黨務工作、富有奉獻精神的同志選任為支部書記。對一時無合適人選的黨(總)支部,則從機關選派黨員擔任黨支部書記,從而保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開展。
3.改進方法,注重實效。區委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發揮作用為目標,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了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指導思想上,注重從企業實際出發,找準企業經濟工作與黨建工作的結合點,把企業改革發展、經濟工作中難點以及職工群眾的疑點和關注的熱點,作為黨組織工作的重點。在活動方式上,采取集中、統一、規定與“小型、分散、業余”相兼顧,把相對集中與分散活動結合起來,時間安排以業余、分散為主,積極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模范崗”等活動,寓黨的活動于生產經營活動之中,講究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活動經費上,采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出一點、黨費下撥一點的辦法加以解決。在活動內容上,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個模式,主要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充分運用電教手段,組織黨員對市場經濟理論、崗位技能、實用技術、經營管理知識的學習,定期不定期地開展一些“崗位練兵”活動。在組織發展,加大了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力度,積極主動地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們工作上要求進步,思想上向黨組織靠攏。對符合入黨條件的,及時吸納其加入黨組織,近年來已先后發展了16名黨員。
關于加強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問題與思考
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是黨在新形勢加強黨的建設一個新課題,一個新任務,一項新工作。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強非公經濟組織黨的建設,是我們各級黨組織必須研究和思考的問題,現就以下問題提出思考與建議。
1.對發展黨員標準的把握問題。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論述有一個重大突破,就是改變了過去非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地位,把它提到了與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地位。這一方面使經濟活力大大增強,為廣大共產黨員提供了更多地發揮作用的舞臺。但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的大量發展,也使發展黨員工作遇到了新的難題。如有關私營企業主能否入黨的問題。對這一點中央有明確規定,私營企業主不能入黨。但十五大召開后,各地都在大力提倡和鼓勵發展私營經濟,私營經濟也成為當前最具活力的一種經濟成份。可以預料,私營經濟在今后的幾年里,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私營企業主不能入黨的規定能否突破,還值得我們進行認真的研究,不能不考慮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同時也要考慮黨組織應當怎樣去占領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這塊陣地。現在看來,私營企業的黨建工作相當薄弱,黨組織的建立和發揮作用都有許多難處。我們認為,對私營企業主也要作具體分析。比如,原來已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各方面表現特別突出,能夠產生積極影響的,可以考慮慎重、少量地發展一些。在發展后,黨組織可以通過對他們加強教育管理為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這樣做,可能會有利于黨組織占領非公有制經濟這塊陣地。象我區民營科技南消(集團)公司的企業主,充分認識到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必要性,積極申請成立南消(集團)公司獨立黨支部,這種精神的私營企業主是值得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的。
2.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組織的地位、作用、職責該如何界定的問題。現在比較明確的如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已規定是黨組織處于政治核心地位。而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尚無明確規定,這就有一個黨員在這些經濟組織中應當發揮什么作用、怎樣發揮作用的問題。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的定位,既要考慮其與國有、集體企業黨建工作共性的方面,比如基于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這一原則,無論是國有、集體企業還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組織,都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都要領導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團組織。同時,還要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出發,充分考慮其與國有、集體企業黨建工作的差異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地位、作用。我們認為,對其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的基本定位應該是: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在團結和帶領職工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完成黨的任務中處于政治核心地位,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起幫助和監督作用,圍繞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做好工作。
3.有關正確把握黨的工作方法和活動方式的問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差異性比較大,黨組織要區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活動方式開展工作。在工作方法上,要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比如對于涉及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的貫徹落實以及損害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堅持原則,妥善解決;對于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等問題,則應從有利于企業的經營,關心企業發展的原則出發,通過適應的渠道和方式提出。在活動方式上,要堅持滲透、融合的原則,以業余、小型、分散、靈活為主,除了民主評議黨員、黨內組織生活會相對集中外,其他活動應貫穿于日常工作和生產經營之中,做到緊貼實際、講求實效。在具體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發揮黨組織作用與尊重業主的經營自主權的關系,處理好開展黨的活動與自覺維護企業的生產經營秩序的關系,處理好教育黨員堅定理想信念與為企業作貢獻的關系,注意發揮群團組織的作用,努力使黨的工作為企業所需要,為業主所支持,為黨員所歡迎,為群眾所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