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社區黨建 促進社區服務

時間:2022-11-30 02:35:00

導語:加強社區黨建 促進社區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玄武區各級黨組織圍繞人民群眾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大力開展社區服務,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提升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的兩個文明建設。

解決社區特困居民群眾的困難,社區黨組織聯手,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為保證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在落實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和有關政策的基礎上,區委于1996年發動全區上下籌集基金,設立了30?5萬元的送溫暖基金,用于區級特困職工的定期補貼和走訪慰問。同時,開展四種送溫暖活動。一是教育送溫暖,即組織大學生為100名困難職工子女提供義務家教;二是醫療送溫暖,即由區衛生部門為重病困難居民群眾提供醫療減免的"醫療綠卡",全區已有100名居民群眾享受了首批醫療綠卡的優惠待遇;三是節日送溫暖,即在元旦、春節期間,區委區政府領導帶頭,全區各級黨政負責同志走訪慰問特困群眾;四是救急送溫暖,即在居民群眾遭受災禍時,黨組織及時組織力量救急扶助。區、街道和社區服務網點對孤寡殘疾和特困家庭提供一系列的無償服務,做到水電壞了有人修,生活困難有人幫,心中憂愁有人解。為社區下崗職工著想,大力構筑"再就業"工程。玄武區成立了區"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街道建立了再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社區建立了再就業工作臺站,形成了上聯市、下聯街、全區聯動的再就業社區服務網絡。通過這個網絡,一批又一批的下崗職工重新找到了工作,過上了安定生活。各街道提出了"合情合理,不挑不揀,24小時再就業"的承諾,免費舉辦護理、營銷、保險等多種培訓班,幫助下崗職工轉變就業觀念,把再就業的立足點放在開展社區服務業上。優勢互補,建立新型的經濟協作關系。鎖金村街道社區黨建聯席會在全區率先成立后,通過聯席會這一載體,對虧損企業南京電影機械廠進行幫助,利用其4000平方米的閑置廠房,與紫金閣美食美容休閑娛樂公司合作,投入資金200萬元,建起美食休閑中心。他們還與駐區單位南京林業大學黨委聯手,共同投資建設了若干個4.2萬平方米的汽配大市場,既促進了雙方在市場經濟中的協作,給雙方帶來了經濟利益,也繁榮了地方市場,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南京長虹無線電廠由于產品市場萎縮,債臺高筑。區委、區政府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幫助廠方調研論證,認為工廠位于居民區,應該利用地理優勢,搞社區服務,既能盤活閑置資產,安置下崗職工,也能造福四周居民群眾。在區委、區政府的幫助支持下,一座6層樓、面積1200平方米的"長虹社區服務城"掛牌開張,100多名下崗職工進人了社區服務行列。發揮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作用,促進社區服務由政府推動拓展到社區聯動。幾年來,全區采取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這一形式,帶動社區成員廣泛參與為民服務、為民排憂解難,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成為社區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社區內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離退休人員中的黨員志愿者服務人員有1萬多名。每一名志愿者服務隊都有活動計劃、有隊長和橫幅,除了每年開展3一5次聲勢較大的義務服務日活動外,還組織有一技之長的黨員上門服務,定期為社區群眾開展治病、修理、熱門問題咨詢和幫助困難戶、孤寡老人等活動。平時,黨員志愿者不計報酬,經常放棄休息時間,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駐區單位以"服務于社區,受益于社區"的新姿態參與社區服務,全區組建了"上至將軍,下至百姓"共3.7萬人參與的13名志愿者服務隊。他們立足社區辦實事、深入家庭做好事,使社區單位和居民群眾產生了較強的社區認同感和歸宿感,形成了政府引導、民政主管、社會支持、市民參與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