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領導聯系點建成示范點 提高學習教育活動整體水平
時間:2022-11-30 03:34:00
導語:把領導聯系點建成示范點 提高學習教育活動整體水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委的部署,我市廣泛深入地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在這次學教活動中,省委書記回良玉同志把自己的聯系點選定在我市江寧區。三個多月來,在省委特別是回書記的直接關心、指導下,我們以建立領導聯系點為抓手,精心組織,扎實工作,充分發揮聯系點的示范輻射作用,從而推動全市學教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學教活動一開始,我們就高度重視并切實抓好領導干部聯系點,工作中努力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高起點籌劃。市委充分認識到,搞好這次學習教育活動,既是一項重大嚴肅的政治任務,又是進一步推動全市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進步的極好機遇。而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點,則是進一步落實責任,取得領導學教活動主動權,提高學教活動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把建立和搞好聯系點作為各級領導干部的重大責任,作為推動學教活動的重要方法,牢牢抓在手上,從而保證了聯系點工作自籌劃之初就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二是堅持高密度建點。去年12月20日全省學教工作會議一結束,市委立即召開常委會,研究決定15位市委常委和黨員副市長在9個郊縣的鄉鎮、部門建立16個聯系點。在市級領導的帶動下,全市15個縣區黨員領導干部也都迅速建立了自己的聯系點。據統計,全市共建立聯系點379個,占學教單位總數的53.4%。三是堅持高標準定位。對于如何建設聯系點、建成什么樣的聯系點,市委的態度非常鮮明,那就是重在質量,重在效果,重在示范。對此,我們提出了聯系點要“點住、點準、點亮”的明確要求。所謂點住,就是要切實負起責任,沉得下身子定得下心,真心建點、抓點,精心育點、用點,確保聯系點工作不流于形式;所謂點準,就是要找準抓住并著力解決好點上所存在的突出問題,使領導干部的聯系點成為解決問題的點,富有成效的點;所謂點亮,就是樹立精品意識,積極探索創新,多出經驗,多出成果,務必把聯系點建成學教活動的亮點、示范點,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2月2日,曾慶紅同志考察指導江寧區學教活動后,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武龍同志在市委常委擴大會上,要求江寧區提高標桿,放大效應,力爭把江寧建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學習教育活動聯系點;同時要求全市各聯系點認真學習江寧的經驗,把聯系點真正建成示范點,從而進一步把全市學教活動領導聯系點的工作定位在一個比較高的標準之上。
聯系點的工作能不能抓好,能不能真正對面上工作起到示范帶動作用,關鍵在于是否真抓、扎扎實實地抓,是否真正抓到點子上。市和縣區領導干部以滿腔的熱情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在建點、育點和用點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運用算帳對比的方法,幫助干部群眾進一步理清思路,把力量凝聚到加快發展上來。1月4日,省委回書記親赴江寧區作學教活動動員,他充分肯定了江寧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和具有的優勢,同時運用大量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明確指出,江寧在發展中存在經濟總量還不大、經濟實力還不強、人均水平還不高的弱勢,必須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激發加快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他要求江寧抓住撤縣建區的機遇,加快發展,使江寧成為全省一個新的亮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他提出的“往往錯過一個機遇,就錯過一個時期;往往耽誤一時,就耽誤一個較長的階段”等觀點,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震撼力,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回書記的帶動下,市和縣區領導同志也普遍運用算帳的方法,幫助聯系點單位把自己放到蘇南板塊、放到更大范圍內比較,找出自身差距,確立新的發展目標。王武龍同志先后6次深入自己的聯系點調查研究,具體指導工作,幫助理清發展思路。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一結束,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宏民同志就到自己的聯系點雨花臺區寧南街道,傳達同志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提出的江蘇要爭取率先實現現代化的要求,幫助基層干部確立了“奮戰三年,再造一個新寧南”的工作目標。在各級領導聯系點的帶動下,全市各學教單位進一步對照先進找差距,解放思想理思路,明確目標鼓干勁,為加快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是領導身體力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我們把學教活動作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改進干部作風的重要契機,市領導率先垂范,深入聯系點鄉鎮的偏遠村組、貧困農戶,調查研究,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在全市農村掀起了走村入戶的熱潮。全市3800多名學教對象打起背包,住到農戶家中,平均住戶都在3天以上;近1.8萬名干部走訪農戶12.3萬戶,其中市領導122人次,走訪農戶500多戶。許多干部住一家,訪多家;訪一家,幫一家,真正走出了氣勢,走出了感情,走出了成果。很多干部說,以前總認為自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本身就是農民的兒子,對農村太熟悉了。但通過這次學教活動,自己感覺到對農村、對農民的了解還遠遠不夠,確實從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三是著眼于解決突出問題,努力為群眾辦實事,提高學教活動的效果。各級領導在聯系點單位調查研究、指導工作時,都十分注意為基層、為群眾排憂解難,盡可能多辦實事。王武龍書記在溧水縣晶橋鎮調研時發現,該鎮交通極為不便,已經嚴重影響到當地的招商引資以及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他當即指示交通部門現場辦公,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舉一反三,對全市農村道路狀況進行徹底清查,限期改變目前農村行路難的問題。3月20日,我市專門召開了全市行政村公路“灰色化”現場會,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全市基本實現行政村道路“灰色化”的目標,僅今年就將安排以獎代補資金4000萬元。據初步統計,這次學教活動期間,市級領導已為聯系點辦實事60件,正在辦理解決的有37件。江浦縣委主要領導同志在聯系點調研時發現,很多問題盡管反映在鄉鎮,但根子還在縣里。他召集縣里20多個部門的負責人,分別到全縣7個鄉鎮召開整改現場會,變在家“坐診”為上門“會診”,當場解決問題50多個。此外,市級機關19個部門都在縣區建立了聯系點,指導和幫助系統內單位搞好學教活動。市工商系統放寬農業科技公司注冊登記政策,建立健全了投訴網絡,努力解決農民群眾投訴難的問題。市科協定期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
為了充分發揮聯系點的示范輻射作用,我們采取多種形式推廣聯系點學教活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推動了全市學教活動一步一步地向縱深發展。
一是學教活動每個階段的工作,都注意發揮聯系點的典型引路作用。我們堅持在學教活動的每個階段,都召開市級領導聯系點單位黨委書記座談會,做到每會必有經驗介紹。學習培訓階段,正值春節前夕,鄉鎮“兩會”在即,年終分配的任務相當繁重。我們首先推出了聯系點單位為了解決工學矛盾采取的“規定學時、化整為零、聚零為整”的學習辦法,切實保證了學習效果;對照檢查階段,我們推出了聯系點單位抓住關鍵環節,做到“問題要找準、反思要到位、談心要談透、會議要開好”的工作思路;整改提高階段,我們通過簡報等形式,總結推廣了江寧區東山鎮把列入首批解決的27個重點問題以及何時解決、誰負責解決等內容上墻公布,接受群眾監督的做法,使整改工作更加扎實有效。
二是學教活動中反映的共性難點問題,首先要求聯系點單位大膽探索,率先突破。對照檢查階段尚未結束,我們就將鄉鎮領導干部“走讀”、鄉鎮領導班子“消腫”、鄉鎮機關干部精簡、村組合并等8個在全市面上普遍存在的難點問題提了出來,要求領導聯系點解放思想,及早研究,力求取得突破。溧水縣晶橋鎮是縣委主要領導同志的聯系點。該鎮以村組合并和干部精簡為突破口,對人數在3500人以下、集體經濟收入在5萬元以下的村進行了撤并,對年老體弱和不能勝任農村工作的干部進行了精簡,全鎮由26個村減少為12個,村組干部由446名精簡為138名。這一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精簡分流鄉鎮機關干部工作的開展。全縣各鄉鎮借鑒上述做法,撤并行政村114個,精簡村干部3000人,由此可節約費用1700多萬元,減輕了農民負擔。
三是聯系點涌現出的好方法,及時在全市推廣,放大示范效應。學教活動開展之初,江寧區上坊鎮向全鎮每個農戶發放民情調查表共6500份,主要征詢農民對經濟發展、干部的思想作風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以及最急最盼最怨的問題等,全鎮農民積極參與,認真填寫。我們通過縣區學教辦主任會議,迅速向全市推廣了這一做法,各鄉鎮紛紛效仿。據統計,全市共向農戶發放征求意見表56萬份,收回50萬份,從中征求意見、建議8.4萬條次,梳理歸納為1.2萬余條。目前,已解決6000多條,還有3000多條正在解決。
我們在第一批學教活動的實踐中,已經嘗到了建立、建好領導干部聯系點的甜頭。在第二批學教活動先行試點的江寧區和浦口區沿江鎮,聯系點已經覆蓋到所有的村和站所。我們將進一步實踐探索,總結完善,把學教活動聯系點延伸為領導干部的日常工作聯系點,并以制度的形式鞏固下來,堅持下去,以此推動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