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做法及思考
時間:2022-11-30 03:35:00
導語:市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做法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日益成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從1997年開始,南京市城區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城市工作中心開展社區黨建工作,大膽實踐,努力創新,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社區黨建之路,主要體現在:
適應社區黨建工作要求的新型領導體制基本形成。各區街黨組織打破傳統的城市黨建條塊分割、封閉運行的垂直領導體制,建立適應社區黨建需要的新型領導體制。1998年,在試點的基礎上,鼓樓區成立了由區委牽頭、部分駐區單位黨組織參加的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區、街黨(工)委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參與,共同研究確定社區黨建工作重大問題。這種領導體制,符合我市社區工作的實際,市委組織部及時進行總結推廣。到2000年底,我市6個城區及所屬街道全部成立了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初步形成一個由區、街黨(工)委牽頭、社區內黨組織廣泛參與的社區黨建領導體制。
運行有序的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初步建立。歸納起來,就是形成社區黨建的“四句話工作法”,即“聯席會議決定,主題活動落實,社區黨員參與,工作制度規范”。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根據共同利益、共同目標,討論決定社區黨建的工作計劃和目標任務,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主題活動落實社區黨建工作各項任務,通過動員、組織廣大黨員參加社區服務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規章制度促進和保障社區黨建工作的正常開展。
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的路子日漸清晰。主要是四種方式。首先是開辦社區黨校,挖掘利用社區資源開展黨員教育活動。其次是開展“結對共建”,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成共建對子,在黨建業務、工作制度、硬件建設等方面提供幫助。第三是從思想、生活和再就業等方面幫助困難群眾,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第四是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組織引導社區廣大黨員組成政策宣傳、法律援助、醫療服務、環境管護和治安巡邏等志愿者服務隊,開展社區服務。
依托社區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方法初步形成。概括起來,就是“五管”:對流動黨員進行“協管”,通過成立街道綜合黨支部、社區流動黨員活動站以及集貿市場流動黨員管理站等為流動黨員安“家”,使他們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對下崗職工黨員進行“托管”,依托社區服務中心、再就業援助站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對與企業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黨員實行社區“接管”。對行政關系留在企業的退休職工黨員實行街企“共管”。積極探索對在職黨員進行“雙管”,各個區都相繼開展了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工作,市綜合治理委員會、市委組織部和市級機關工委還聯合要求市級機關黨員到社區報到,積極參加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各區街黨組織高度重視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特別是抓住社區管理體制改革這一契機,采取留用一批、選派一批和招聘一批的辦法,使一批政治素質較好、政策水平較高,熟悉城市基層情況、會做群眾工作的同志走上了社區工作崗位,改善和優化了社區工作者隊伍。全市社區工作者已由改革前的3000多人減少到目前的1865人,減少了37.8%,其中67.2%的同志是通過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等方式面向社會選拔來的。
隨著改革的深入,大量涌現的新經濟組織、新的社會組織及其成員、急劇增加的社會流動人員和離崗職工不斷向社區集聚。以社區為依托開展城市黨建工作,增強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具有重大的意義。這有利于城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論處在何時何地都能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有利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為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有利于加快城市現代化進程、創造最佳人居環境;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城市基層政權。
為此,社區黨建工作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加強:
一是把黨建工作的著力點放到社區,使黨建工作的戰略布局有新的調整。社區黨建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新領域。各級黨組織、尤其是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組織,要在社區黨建工作中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努力形成社區黨建工作的合力。
二是把黨的工作覆蓋到社區,使“兩新”(新經濟組織、新的社會組織)組織中的建黨工作有新的拓展。“兩新”組織大多集中在社區,與社區聯系緊密,要充分利用“兩新”組織與社區的關系,根據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開展黨的活動、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原則,按照消除空白點、擴大覆蓋面、增強有效性的要求,重點在規模較大、經營穩定、員工人數較多的“兩新”組織中開展黨建工作。
三是把黨建工作的難點問題解決到社區,使離崗黨員的教育管理有新的進步。近年來,大批流動黨員、離崗黨員正越來越多地向社區轉移,隨著改革的深入,這一趨勢將進一步發展。適應這種新形勢,要加強對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要積極探索加強離崗黨員教育管理的新辦法、新途徑。如一些區、街黨組織針對不同類型的離崗黨員,采取直管、協管等方式,建立樓幢、院落黨支部(黨小組)、流動黨員黨支部的方式,以及運用“社區黨校”、“黨員之家”等陣地加強教育管理。
四是把黨建工作的活力體現到社區,使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在社區中有新的作為。社區黨建要以社區服務為切入點,組織、動員社區內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在服務中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把城市基層廣大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要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做到有居民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組織服務群眾的工作,在為民服務中體現黨建工作的活力,體現黨的先進性。
五是把社區黨建的各項任務落實到社區、使黨對城區黨建工作的領導有新的加強。區、街黨(工)委要把社區黨建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發揮好牽頭、協調作用,健全完善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精心設計工作目標和計劃,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形成工作合力。區、街黨(工)委書記要擔負起社區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區委常委都要建立工作聯系點,落實領導責任。各級黨委組織部門應切實履行職能,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分類指導。此外,要建立社區黨建工作投入機制,保障社區黨建工作必要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