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務員科學素養現狀

時間:2022-12-03 05:52:00

導語:我國公務員科學素養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公務員科學素養現狀

國家行政學院綜合教研部在中國科協科普部的全面支持與指導下,獲準開展專項資助項目“我國地廳級公務員科學素養調查及對策研究”。自2004年初開始,經過二年的調查、統計與分析研究,首次得到我國地廳級公務員科學素養狀況的基本數據。

我國2001年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問卷是我國該領域專家在參考國際相關指標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設計的指標體系,本次調查以此為參照,才可能說明問題。因此,我國地廳級公務員科學素養調查問卷設計原則為:以2001年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問卷為主要參考,結合我國地廳級公務員群體特點,不超出《21世紀干部科技修養必備》中要求公務員了解掌握的內容范圍,適當增加與我國地廳級公務員職責相關的內容。

該問卷分為八個部分,共100道題目。其中第一部分至第七部分為2001年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中設置的調查項目類別,第八部分為結合國家行政學院現代科技知識專題教學情況增加的內容。

課題組分別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間,在國家行政學院第16期地廳(司局)長任職班、第10期地廳(司局)長進修班、區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題研究班(地廳司局級)、首屆MPA學位班(地廳司局級為主,少數正處級)等4個班次發放《我國地廳級公務員科學素養調查問卷》247份(其中地廳級208份,縣處級39份),回收238份(其中地廳級200份,縣處級38份),超過了項目設計220份的標準,其中有效問卷為232份,有效回收率約為93.93%。截至2003年底,我國地廳級公務員人數約為4.4萬,有效回收樣本比例占當年我國地廳級公務員的5.3‰。

以上班次學員,首先由中組部按照公務員輪訓的相關規定與程序,向國務院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區及副省級城市政府各部門、各地級市(地區或盟)及中央和地方直屬事業單位等分配選調指標,再由培訓指標獲得單位選調,符合二次抽樣要求,不具有特別指向性,符合分類別不等概抽樣方法要求,可保證抽樣的隨機性與調查結果的代表性、普遍性。

根據統計結果,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如下:

1、性別分布:男性為193人,約占83.19%;女性為39人,約占16.81%。

2、年齡結構分布:年齡最小的為29歲(男性,正處級)。地廳級年齡最小的34歲(女性,副市長),最大的56歲(男性,兵團副師長)。

3、民族分布:漢族222人,占95.69%;少數民族10人,其中包括滿、回、蒙、藏、壯、苗、侗、土家、納西等9個少數民族,占4.31%。

4、學歷分布: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為100%。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81人(博士7人;碩士36人;未獲得或未填寫碩士及以上學位的研究生38人),約占34.91%;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141人,約占60.78%;具有大專學歷的10人,約占4.31%。

5、學位分布:具有學士及以上學位的175人,約占75.43%。

6、專業類別分布:畢業于理工農醫類專業的101人,約占43.53%;畢業于文科類專業的92人,約占39.66%。有39人未填寫所學專業。

7、專業技術職稱分布: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9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1人,副高級職稱57人,中級職稱26人,初級職稱2人。142人沒有填寫該項目。

8、部門分類:來自國務院各部委的100人,約占43.1%;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政府部門的63人,約占27.2%;來自各地級市(區州盟)的領導52人,約占22.4%;來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國家直屬企事業單位、社團的領導17人,約占7.3%。

9、任職年限分布:任地廳級職務11年以上的2人,占0.86%;6—10年的36人,占15.52%;1—5年的154人,占66.38%。

(一)對基本科學術語的了解程度及與我國公眾的對比

本次調查選取“分子”、“納米”、“INTERNET”、“輻射”、“DNA”和“科學研究”6個基本科學術語,作為衡量我國地廳級公務員掌握科學知識水平的標準。與2001年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比較,增加了“納米”一項。對以上6個基本科學術語都選擇“了解”的被調查者,稱為了解基本科學術語。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地廳級公務員中有28.4%的人了解基本科學術語。

在2001年的調查中,我國公眾了解5個基本科學術語的人數比例為7.8%。盡管在本次調查中增加了1項科學術語,但我國地廳級公務員對基本科學術語了解的人數比例高出公眾20.6%。如果將我國地廳級公務員中了解5個以上基本科學術語的人數比例(43.1%)與我國公眾比較,則高出35.3%。

(二)對基本科學觀點的了解程度及與我國公眾的對比

對于與現代高新科技相關,需要閱讀較多書籍和報刊才能了解的問題,我國地廳級公務員判斷正確的比例較高。相對于比較復雜的題目,反而是“父親的基因決定孩子的性別”等比較簡單、常識性的問題,判斷正確率較低。

我國地廳級公務員回答國際上通用的9道基本科學觀點問題的正確比例呈現右偏的正態分布,答對最多的是5—9題,其中答對7道題的人數比例最高,占31.5%。在我國2001年公眾科學素養調查中答對人數比例最高的是3道題,為16.2%,無論是從答對的題目數(3:7)還是從答對最多題目數的人數比例(16.2%:31.5%)進行比較,我國地廳級公務員都比公眾高很多。按照統一評價標準,我國地廳級公務員答對6道及以上題目人數比例的總和為81.1%,比我國公眾(22.1%)高59%。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地廳級公務員掌握基本科學知識的比例(指選擇了解6個基本科學術語并能答對9道國際通用基本科學觀點題的6道或以上)為31.5%,比2001年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中未經加權的公眾掌握基本科學知識的比例(6.2%)高25.3%。

(三)對基本科學方法的了解程度及與我國公眾的對比

對我國地廳級公務員而言,了解科學方法甚至比了解基本科學知識更為重要。第一個對比法問題,選擇正確的人數比例為86.2%,比2001年我國公眾(55.1%)高31.1%。第二個概率問題,選擇正確答案的人數比例為94.8%,比2001年我國公眾選擇正確答案的人數比例(38.3%)高56.5%。

我國地廳級公務員了解對比法和概率知識的比例為82.8%,比2001年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中未經加權的公眾了解對比法和概率知識的比例(32.5%)高50.3%。

(四)對科學與社會之間關系的了解程度及與我國公眾的對比

在本次調查中刪除了“您認為算命科學嗎?”這一問題,將認為“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且“從來不讀算命、占卜方面的書籍、雜志和報紙”,并且能正確回答被輻射過的牛奶經過煮沸后不可以安全飲用作為基本了解科學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標準。結果表明,我國地廳級公務員基本了解科學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比例為28.0%,比2001年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中未經加權的公眾了解科學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比例(15.0%)高13%。

(五)我國地廳級公務員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及與我國公眾的對比

綜合上述三方面結果,可以計算出我國地廳級公務員最終的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與2001年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相同,計算的原則是:具備基本科學素養需要同時具備了解基本科學知識、了解基本科學方法以及了解科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三個方面。這樣,我國地廳級公務員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為8.2%,比2001年我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中未經加權的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1.6%)高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