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執法監察職能幾個問題的思考
時間:2022-01-10 04:11:00
導語:對執法監察職能幾個問題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17大對深入持久地開展反腐敗斗爭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反腐敗要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監督是關鍵”。監督形式多種多樣,而執法監察是紀檢監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一項基本職能。近幾年,我區的實踐充分證明,強執法監察,有利于強化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正確及時地貫徹落實,維護中央政策和法令的集中統一;有利于及時、準確地發現和掌握工作上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執法監察建議,促進黨政機關改進工作,完善制度,提高整體效能;有利于紀檢監察機關更好地、更直接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有利于紀檢監察機關發現案件線索,糾正違法違紀行為,推動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進行。為了進一步加大執法監察力度,現對有關職能問題談幾點粗淺的認識,以求得到關于執法監察職能及如何發揮職能作用的更清晰的思路。
一、關于職能體現
執法監察是監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幾年,執法監察職能范圍不斷擴大,且在許多方面產生了明顯效果,這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事實,但也不用諱言,為監察而監察的問題還未完全解決,在行使職能上出現了散、寬、濫的某些現象??陀^上,執法監察職能涉及面廣,主觀上,也有一個對職能的認識過程,這就需要我們深入掌握其職能內涵,加強對其邊緣性的研究。
1、執法監察體現了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能,就是監督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命令的情況,維護行政紀律。其它方面的職能,包括受理舉報、調查處理違紀行為,受理不服行政處分的申訴等,都是由這個基本職能派生出來的。執法監察就是監察機關基本職能的具體體現。各級行政機關作為權力的執行機關,在其全部行政活動中雖然也包括立法性活動和司法性活動,但行政執法始終是行政活動的核心組成部分。執法監察就是針對行政執法提出的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監察職能主題。
2、執法監察體現了廉政和勤政的統一。尉健行同志指出:執法監察既涉及到效率問題,也涉及到廉潔問題,是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的統一。這段話是正確處理執法監察同其他監察職能屬、種關系的一個重要思路。反腐敗作為一項任務,其目標是廉政。而執法監察包含了廉政、勤政雙重目標。對國家有關改革和發展的政策、措施的貫徹執行情況開展執法監察,保證政策、措施的落實到位,保證政令暢通,這屬于勤政監察的范疇;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執法監察,這又屬于廉政監察的范疇。對農民負擔問題開展執法監察,既保證了黨和政府的農村政策的落實、兌現,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又查處了坑農、害農、向農民亂攤派、侵占農民利益的事件以及貪污、挪用等案件,維護了農村的穩定,這是勤政和廉政的統一。對重大工程的建設情況,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開展執法監察、對企業管理經營情況開展執法監察,也可以實現廉政和勤政的統一。
3、執法監察體現了監察機關的優勢。我國-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是多方面的,就反腐敗而言,也是由多個部門或機關共同實施的,其中存在著重復交叉的問題,而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執法監察,保證政令暢通,維護行政紀律,則是監察機關所獨有的職責,是監察機關在整個監督體系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執法監察是一個過程,能較好地運用監察機關所享有的檢查權、調查權和建議權,在執法監察中,發現問題,提出監察建議,發現案源,查辦案件,處分違紀人員,表彰先進,還涉及到宣傳教育、制度建立等。
4、執法監察體現了國家法制的嚴肅性。執法監察是在“法的規定性”基礎上的監察內容和監察形式的統一。圍繞執法監察這個主題,無論是廉政監察、效能監察,還是受理舉報、查辦案件,都以法的規定性為主導,經過若干轉化過程,從人治上升到國治,從權治上升到法治,也就是從個別上升到一般。從執法監察入手,涵蓋各項監察職能,就可由此“綱”引向所有的“目”,使我們的工作超越“查弊堵漏”的簡單方式,改變顧此失彼的被動局面,在全面意義上真正得到加強,對行政管理法制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關于職能特性
執法監察作為監察工作一個重要手段,其職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執法監察的作用愈來愈大,其職能個性也越發明顯。
1、監督的中樞性。監察機關同政府其它部門的級別是同等的,而其職能個性是高層次的。在行政機關,各個部門都有對某一領域、某個方向實施監督的職能。而監察機關則具有對監督者進行監督的職能。特別是在紀檢監察機關合署辦公的新體制下,執法監察的主體和客體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就是要對黨組織及其黨員,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和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決定、命令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從某種意義上講,執法監察是“監督的再監督”。這種中樞性可以保證行政機關的各項活動都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行。
2、服務的政治性。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是一項政治保障性質的工作,即保障改革開放沿著正確的方向走,為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政治環境,從本質上來說,反腐敗與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是統一的,可以相互促進,但畢竟是兩個方面的工作,而執法監察則可以與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直接融合,是監察工作為經濟工作服務的最佳切入點,“在參與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依據國家法律、法規,通過法定的監控手段,這種政治性可以保證各行政職能部門在履行職責時協調一致,并且不偏離政府目標。
3、介入的主動性。查處案件更多地是通過群眾舉報來進行的,存在“民不舉,官不究”的問題,是一種被動的工作方式。執法監察可以不受有無群眾舉報的限制而實施于監察對象,根據國家政治、經濟形勢發展需要,根據社會動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種主動性有助于我們隨時掌握監察對象的行政情況,及時發現并制止、糾正和查處行政中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各種違反行政紀律的行為,從而更加積極地發揮監督職能。
4、功能的綜合性。執法監察融監督、懲處、教育、保護于一體,這種綜合性,有助于我們客觀了解監察對象的行政行為,靈活機動、實事求是、標本兼治地解決行政活動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不但要保證政令暢通,而且要揭露、查處違法違紀行為,促進反腐敗斗爭的深入;督促、教育干部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保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和改革創新精神;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幫助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從而更加有效地發揮監督職能。
5、防范的超前性。查辦案件屬于事后監督,而執法監察注重把監督的“關口”前移,強調事前、事中監督。這種超前性有助于我們針對監察對象在行政中可能發生和正在發生的違法違紀行為,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預防和制止,這樣既挽救了一批干部,又避免了問題發生后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從而更加全面地發揮監督職能。
6、評估的可靠性。執法監察是對行政機關的內部監察,又有一個從“外部”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做出客觀的、公正的評估功能。無論是教育或懲處,還是監督或保護,都要通過一定的調查、取證、核實,使評估以其可靠性為特征。這種可靠性引導行政行為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關于職能層面
強化執法監察職能,最終要同監察效能聯系起來,從職能到效能有一個運轉過程,在基本條件(如組織機構、權力手段)具備的情況下,職能運轉能否抓住主要矛盾,效果大不一樣。執法監察如何正確有效地發揮職能優勢,為經濟建設服務,應在方向、效能和動力等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1、內容層面。執法監察的范圍比較寬,既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又包括政府的規定、命令;就其內容來說,既有全局性的,又有部門和行業的。為了使執法監察既區別于國家權力機關所開展的執法檢查,又區別于國務院有關部門就專項法律、法規開展的執法檢查,并使這三者之間形成合理分工、各盡其責、協調配合的格局,這就要求把執法監察工作重點放在涉及全局的有關政策、措施、決定、命令上。
2、目標層面。執法監察工作可以實現廉政與勤政的雙重目標。我們現在一般都把圍繞廉政方面的問題開展的執法監察納入反腐敗斗爭的范疇。通常所說的執法監察,作為一項工作任務,其主要目的,還是保證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和政府決定、命令及時地、完整地得到貫徹落實。因此,執法監察職能的作用目標應以勤政為主,以廉政為輔。
3、對象層面。《行政監察法》規定的監察對象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及國家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在這里,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有區別也有聯系。執法監察職能在作用對象上,主要對領導機關、領導干部。因為任何個人都在一個機關組織中,個人行為都受所在組織制約或影響。因而,行政機關(包括這一機關的法定代表)比機關的工作人員要重要得多。開展執法監察,對同級行政部門和下級行政機關(政府)整體行政行為進行監督是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執法監察職能的主要作用方向?;仡櫧鼛啄旯ぷ鲗嵺`,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已從突出對個體行政行為進行監察逐步轉向對整體行政行為的監察。這一轉變不是偶然的,而是經濟、政治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紀檢監察機關走向成熟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