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六個意識 永葆政治本色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增強六個意識 永葆政治本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增強六個意識 永葆政治本色

同志在中央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把學習貫徹黨章的重大任務明確提到全黨面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學習貫徹黨章是黨員加強黨性修養的必然選擇。黨章對黨員需要掌握的黨的基本知識作出了系統闡述,對黨員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黨員領導干部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作出了明確規范,為廣大黨員進行自我教育、增強黨章意識和黨員意識提供了最好教材。只有把黨章學習好、遵守好、貫徹好、維護好,才能有效引導黨員加強黨性修養、嚴格遵守黨員標準,使廣大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在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示范帶頭作用。學習貫徹黨章,重在學,貴在用,難在持之以恒。要切實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相結合,深入理解、全面把握其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切實筑牢思想道德防線。

切實增強黨章意識。黨章是規范和制約全黨行為的總章程,在黨內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和最大的約束力。黨章是每個黨員必須遵守的“根本大法”。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7000多萬黨員的大黨來說,切實增強黨章意識,把全黨同志的思想統一到黨章上來,自覺按照黨章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增強黨章意識從根本上講是在政治上、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增強黨章意識,必須要按照黨章規定履行黨員義務,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積極完成黨的任務,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每個共產黨員要牢固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場,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自覺地、堅定地按照黨章要求和原則辦事,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黨章的要求,說話辦事都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在不利于黨的言行面前要挺身而出,堅決維護黨的形象和利益。

切實增強黨員意識。黨員意識,是黨員對黨的性質、宗旨、歷史使命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和對自身先進性的自覺意識,是黨員政治覺悟和黨性的集中體現。具體來講,黨員意識,是一種身份意識,就是時刻牢記自己是共產黨員;是一種認同意識,就是始終不忘自己是黨的肌體的一部分,是黨的一分子;更是一種先進性意識,就是充分意識到自己是工人階級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一員。增強黨員意識,核心是要解決思想入黨問題。從思想上建黨是我們黨的一條重要經驗。列寧指出:“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造客觀世界?!痹缭诮h初期,同志就提出,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要經常注意用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努力增強黨員意識,是解決黨員隊伍中存在的與黨的先進性不符合、不適應問題的治本之策。所以,每個黨員都要牢記這樣一點,自己曾經在黨旗下宣過誓,必須認真學習貫徹黨章,切實增強黨員意識。

切實增強信念意識。理想信念是旗幟、是方向、是動力,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精神動力,理想信念是思想行動的“總開關”、“總閘門”。黨員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就會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當前,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西方敵對勢力也千方百計地用他們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來腐蝕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西方敵對勢力也一刻沒有放松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不遺余力地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因此,從主觀上說,放松世界觀的改造,背棄理想信念,思想蛻化變質,是一些黨員干部墮落為腐敗分子的根本原因。一些人利令智昏,出現不講理想講金錢,不信馬列信鬼神的現象。一些領導干部對社會主義制度、共產主義理想產生動搖,否定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有的人片面理解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對世界上存在著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麻木不仁;有的人面對共產主義運動受到挫折,對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規律產生懷疑,等等。這些都是理想信念不堅定的表現。事實證明,理想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理想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因此,必須認真學習同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加深理解,切實增強信念意識。

切實增強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對黨員來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對黨員的根本要求,是黨員黨性在實際行動中的集中體現。在執政條件下,黨的根本宗旨的本質內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每個黨員干部都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常懷為民之心,時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要為民掌好權,切實解決權力來自誰、心里裝著誰、掌權為了誰的問題。要為民謀利益,堅持辦實事,為群眾排憂解難,使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同志告誡我們:“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黨員領導干部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改革開放取得的實際成果。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關鍵,也是學習貫徹黨章的關鍵。

切實增強紀律意識。黨的紀律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鞏固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提高黨的戰斗力的重要武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條件,更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保證。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是黨的人,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聽從黨的指揮,服從黨的安排。我黨歷來高度重視從嚴治黨。早在紅軍時期,就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到“三講”教育、先進性教育,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結合廣大黨員思想實際,開展了一系列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活動,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而,每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不斷增強紀律意識。

切實增強榮辱意識。榮辱觀是人們在依據一定的思想道德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活動中逐漸形成的關于榮辱觀念的總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關于“榮”、“辱”問題的道德評價體系和道德評價標準。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以仁、義、禮、智、信為標準,形成了“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寧可毀人,不可毀譽”的榮辱觀,對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積極的影響和借鑒作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舍生取義,有“殺了夏明瀚,還有后來人”的慷慨悲歌,有“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英勇赴死,有鑄就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朽的精神財富。新中國成立以后,雷鋒、焦裕祿、時傳祥、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等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榮辱觀的時代內涵。同志提出的“八個為榮,八個為恥”,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一定要增強榮辱意識,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