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思想中推進我省各項事業繁榮發展
時間:2022-03-06 05:08:00
導語:在解放思想中推進我省各項事業繁榮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省黨員干部中開展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是我省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七屆三次全會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推動河北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進河北各項事業發展,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解放思想上達到一個新的境界,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著力解決影響發展的實際問題,為奮發有為地推進我省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
一、扭住發展主題解放思想,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解放思想離不開發展的主題。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對于加快推進我省各項事業發展、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抓住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努力爭取有更大作為,必須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深刻認識河北的基本省情,以新的發展理念指導新的發展實踐,努力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要走出發展經濟就是拼物質資源、污染環境的誤區,樹立經濟發展與資源合理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相統一的觀念,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要走出發展經濟就是以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增長拉動發展的誤區,樹立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觀念,在保持投資合理增長的同時,著力優化投資結構,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力爭做到居民收入提高與經濟增長同步、對外開放與擴大內需同步。要走出經濟發展只顧本地區眼前經濟指標增長、不顧周邊地區利益的誤區,樹立區域經濟整體布局、協調發展觀念,通過促進生產要素在不同區域間的合理流動,努力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產業帶。要破除經濟發展就是看主要經濟指標、經濟規模,而忽視受教育和醫療保障程度等社會發展指標的誤區,樹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進步的觀念,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立足擴大開放解放思想,全面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河北地處沿海和環渤海中心地帶,必須進一步增強沿海意識,提高對外開放整體水平。這既是解放思想的一大任務,也是解放思想的一個重要標志。增強沿海意識,要強化整體的“大沿海”觀念,全省各地都要樹立以現代化和國際化為取向的發展理念,把自身的發展融入國際國內和全省發展的大格局,融入競相發展、共同發展的自覺行動中,切實擔負起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共同責任。增強沿海意識,就要率先開放、率先發展,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提升整體開放水平,使以出口數量增長為主向以出口質量提高為主轉變,使粗級產品向制成品和精深產品轉變,使單一的產品向多元化轉變。增強沿海意識,就要有更加開放的眼界、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開放的舉措,并在更大范圍拓展發展空間,謀求更多的發展機會,使開放的成果充分體現在引進項目和投資上,體現在自主創新和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上,體現在提升省內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上,體現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企業改革改組改造上,從而為我省各項事業發展注入強有力的生機與活力。
三、緊扣民生改善解放思想,切實使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是發展的目的所在,也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必須面對并切實抓好的重大課題。思想解放的程度如何,關系著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現、維護和發展程度。只有認真研究和把握廣大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思想從一切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愿望的舊觀念中解放出來,進一步強化“發展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的理念和“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的宗旨意識,樹立“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觀念,才能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多渠道創造就業崗位,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突出解決好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要按照教育公益化的方向,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完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保證人民群眾接受教育的平等權利;要健全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努力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要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廉租房制度,幫助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總之,要使發展的成果體現在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上,體現在城鄉面貌的改變上,體現在老百姓的笑臉上。
四、圍繞機制創新解放思想,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這是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從我們省的實際看,把解放思想體現在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關鍵是要加速要素市場的發育、增強市場主體的活力、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要素市場不發達,經濟發展就缺乏有力支撐;市場主體活力不足,創造財富的潛能就難以充分發揮;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有限的市場資源就不能實現優化配置。要通過打破地域分割、行業壁壘和體制障礙,加快培育產權、資本、技術、信息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大幅度提升配置生產要素的市場化程度。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通過聯合、重組、兼并等多種形式,推動鋼鐵、紡織等重點行業的戰略重組改造,不斷增強國有企業的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必須堅決落實國家和省出臺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按照一視同仁的原則加強引導、改善服務,著力培養出一批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大型民營企業和特色產業集群。要通過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盡快實現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切實做到部門之間權責明確,管理規范,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促進各項工作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的運行軌道。要通過建立主動出擊的人才引進機制、競爭激勵的人才培養機制、領軍人才的重點扶持機制、市場化產業化的人才服務機制,使一大批學術技術帶頭人、一大批企業家、一大批高技能實用型人才迅速成長起來,加快我省由人力資源大省向人才強省的轉變。
五、著眼優化環境解放思想,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的觀念。環境是生產要素聚集的條件,是市場主體健康成長的條件,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條件。當前,我們必須在改善和優化環境上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正營造出“文明、和諧、高效、廉潔、創業”的濃厚氛圍。一是建立良好的人文環境,樹立文明河北的形象。要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廣泛開展各種類型的文明創建活動;要加快建立政府信用體系、企業信用體系、個人信用體系,從法律、社會、道德等各方面來打造“誠信河北”;要積極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走文化強省道路,提升文化軟實力。二是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樹立生態河北的形象。一方面要節能減排,牢固樹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新的發展理念,加大企業防治污染工作力度,實行清潔生產;另一方面要切實抓好生態工程建設,通過落實生態補償、生態保護建設等相關舉措,盡快將建設“山川秀美”新河北藍圖變為現實。三是建立良好的法治環境,樹立法治河北的形象。要推進依法治省,營造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氛圍,在法治的軌道上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監督,規范各級干部的從政行為,真正從制度上堵塞“尋租”漏洞;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四是建立良好的政務環境,樹立效率河北的形象。要對審批事項能減則減,能免則免,或采取變通處理的辦法,最大限度地減少環節,提高效率。要嚴格實行“問責制”,對效能低下、執行不力、政令不暢、影響發展的,要啟動問責程序,不論是誰都要嚴格追究責任。五是創造寬松的創業環境,樹立創業河北的形象。要把全民創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政策扶持力度,掀起全民創業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