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黨執政組織報告

時間:2022-02-19 08:49:00

導語:夯實黨執政組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夯實黨執政組織報告

*年底,湖北*市的一種現象引起了市委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基層黨員隊伍年齡老化,相當一部分基層干部素質不高;不少基層黨組織辦公無場所,活動無陣地;一些黨組織很少開展活動,一些黨員不發揮黨員作用;很多基層黨組織制度不健全、不落實,上墻的制度一二十年沒有換過;許多農村和困難企業黨組織經費拮據,黨組織負責人報酬微薄且長期不能兌現。面對這些問題,市委經過反復研究討論,決定從2005年開始,在全市基層黨組織中全面開展“五個基本”建設,即用2至3年時間,確保形成穩定可靠的基本隊伍、標準規范的基本陣地、務實有效的基本活動、可行管用的基本制度、必要可靠的基本保障,在保證基層黨組織活動能夠正常開展、黨員作用能夠正常發揮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水平。

一、著眼于落實主體地位、壯大黨的力量,大力加強基本隊伍建設

基本隊伍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體。*市委把工作重點放在基本隊伍建設上,緊緊抓住黨員隊伍、基層干部隊伍以及后備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下大力改善隊伍結構、提高隊伍素質,著力激活這個基層黨組織建設中最活躍的“第一要素”。

選好配強基層干部,確保黨的工作有人做。嚴格堅持黨的組織制度和法律規定,認真抓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采取“兩推一選”的辦法選拔村黨組織負責人,積極提倡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拓寬選人視野,采取下派、招回、啟用等辦法,解決好“有人干事”的問題,先后選派近300名縣、鄉機關干部到274個后進村擔任黨組織書記,從鄉鎮改革分流人員中選拔400多人到村、社區和企業黨組織任職,從外出創業人員中選拔1100多人擔任村干部。

健全組織網絡,確保流動黨員始終處于黨組織的管理之中。實施黨員“安家工程”,根據黨員分布情況調整黨組織的設置,做好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將虧困改制破產企業的黨員就近編入社區黨組織,為5萬多名異地就業、退休返鄉、遷移居住的黨員接轉組織關系,保證每名黨員都不脫離黨組織。抓住流動黨員這個重點,探索建立了“市內聯建、市外聯管,屬地主管、原地協管”的流動黨員“雙聯雙管”模式,保證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

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注意從優秀回鄉畢業生、退伍軍人、鄉村企業骨干、外出務工人員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黨員。實施“一村一名年輕黨員”計劃,保證每個村每年至少發展一名35歲左右的年輕黨員。實施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2”計劃,即要求每發展一名黨員,同時培養兩名入黨積極分子。建立各種制度,保證發展黨員的質量,并做好處置不合格黨員的工作。

加強教育培訓,確保黨員干部“有能力干事”。建立黨員干部培訓專項資金和農村干部培訓基地、鄉土人才培訓基地,采取集中辦班、現場教學、遠程教育、科技下鄉等形式,對農村黨員干部進行政治理論、科技文化、管理知識和創業技能培訓。組織1000名基層干部分批到浙江溫州學習創業經驗,組織3000多名黨員創業標兵和村干部到各級黨校、各類基地和發達地區學習培訓。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在農村干部中培養了1300多名大學生。

二、著眼于開展工作有場所、發揮作用有平臺,大力加強基本陣地建設

基本陣地是黨組織開展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黨員接受教育、發揮作用的重要平臺,也是把黨員和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的重要物質依托。*市委堅持把陣地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

切實解決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問題。從2005年開始,采取財政撥款、黨費補助、部門幫扶、單位自籌相結合的辦法,徹底結束了832個村級組織沒有活動場所的歷史,同時改建擴建了1120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整修美化了2000多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同時,建立或重新規范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

積極搭建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實踐平臺。結合湖北省委組織開展的建基地、建公司、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建雙帶”活動,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組織廣大黨員創辦黨員創業示范基地。全市共有10萬多名黨員參加“雙建雙帶”和創業示范基地建設,創建“雙建雙帶”基地1200多個,創業示范基地1400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5000多個,為各種不同職業、不同崗位的黨員搭建了發揮作用、展示形象的舞臺。

三、著眼于廣大黨員能夠經常接受教育、發揮應有作用,大力加強基本活動建設

基本活動是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的重要載體。*市委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狠抓黨員教育管理,深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使黨員接受教育經?;?、發揮作用載體化,把黨的旗幟樹起來,讓黨員形象亮起來。

嚴格規范教育管理活動,使所有黨員都能接受經常的、基本的教育。立足于使黨員不斷增強黨員意識、始終牢記先進性要求,按照既嚴格要求、又簡便易行的思路,把學習培訓、“”、民主評議、紀念表彰等日常教育管理活動作為“規定動作”,對如何開展這些活動作了具體規定,并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要求。

組織富有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使每個黨員都能找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舞臺。堅持“一個類型一個主題,一個地方一個特色”,在基層黨組織中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在農村開展黨員“設崗創星”活動,在企業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活動,在社區開展“黨員責任區、先鋒示范崗、志愿服務團、文體活動隊”活動。近千個機關事業單位和10萬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村、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送資金、送技術、送致富門路。

開展黨員目標責任“明白卡”活動,使黨員作用發揮受到必要的監督和約束。他們以黨員必須參加的教育管理活動、個人選定參加的主題實踐活動、設崗定責內容和服務群眾承諾事項為基礎,結合黨員的身份特點和具體情況,采取個人報、黨員議、群眾評、支部定的方式,將每名黨員應當履行的責任、應當發揮的作用具體化為若干條款,制作成黨員目標責任“明白卡”,既進行自我激勵,又接受群眾監督。

四、著眼于建立長效機制、鞏固工作成果,大力加強基本制度建設

基本制度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保證。幾年來,*市通過健全完善和嚴格執行制度,形成了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的長效機制。

整合完善已有制度,使制度體系實在、管用。針對部分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制度“多、雜、空”的問題,按照“精簡效能、簡便易行、實在管用”的原則,對繁雜的制度加以精簡、歸并和篩選,整合形成了黨內選舉、目標責任、組織生活、民主議事、黨務公開、黨員教育管理等6項基本制度。同時,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實際工作需要以及行業、單位不同,將制度內容細化、量化,進一步增強可操作性。

推進制度創新,把成功做法定型化、典型經驗普及化。一方面,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對各縣(市、區)在實踐中創造的好做法好經驗,加以提煉、升華,形成全市性的制度規定。另一方面,學習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本市實際,將外地經驗本地化,成為具有*特色的制度規范。

狠抓制度落實,讓墻上的制度“走”下來。對各項制度,要求基層黨組織在會議室、黨員活動室公布出來,有的還通過黨建網站等形式公布,讓群眾監督執行。市、縣黨委建立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對制度執行情況定期進行考核,加大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力度,確保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到工作中。

五、著眼于工作能夠正常運轉、活力能夠長久保持,大力加強基本保障建設

基本保障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但*農村貧困面大,靠村級組織自身無法保障必要的經費來源。為此,市委及市、縣有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解決基層組織的經費保障問題,并以經費保障為重點,出臺相關政策,健全工作機制,形成政策保障、組織保障。

落實經費保障,確保最貧困的村黨組織也能正常運轉。從2006年起,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列支2000萬元,市、縣兩級管理的黨費每年列支200萬元,作為基層黨組織活動經費。對全市237個特困村、312個虧困改制破產企業黨組織,實行市、縣直部門對口幫扶制度,對財政預算和黨費補助資金到位后仍存在的經費缺口,由對口部門幫助解決。

落實待遇保障,確保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干有所得、退無所憂。市里設定了每年3000元的村干部工資底線,實行鄉鎮統籌解決。各縣(市、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提高村干部工資補貼標準。制定村干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政策,對業績突出的村正職干部實行獎勵性養老保險。對退職村干部,根據工作年限和在職期間表現,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困難企業黨務干部的工資由財政統一列支,納入社區和行業協會管理。

經過3年來的不懈努力,*市“五個基本”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提高了,黨員隊伍的活力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呈現出組織健全、陣地穩固、活動經常、制度規范、保障有力的良好局面,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實踐證明:“五個基本”建設,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效抓手,是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成功探索,是固本強基、夯實黨執政組織基礎的有力舉措。他們的做法,對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具有重要啟示:

把基層黨建工作擺在市、縣黨委工作的突出位置。*市加大工作力度和物質投入,扎扎實實、堅持不懈地抓“五個基本”建設,充分體現了市委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真正成為了市、縣兩級黨委工作的“重頭戲”。市、縣兩級黨委都要像*那樣,把基層黨建作為工作的重點,投入足夠的精力來抓,確保黨的基層組織真正鞏固和堅強起來。

深刻把握和自覺遵循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內在規律。*市抓“五個基本”建設,實際上就是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來謀劃和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他們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幾個基本要素開展工作,抓住了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考慮“五個基本”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關系,注意各要素之間的內部協調性,自覺運用了全面的觀點、聯系的觀點;針對不同類型基層黨組織的特點,分別提出具體的標準和要求,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要求。他們的工作經驗證明,只有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基層黨建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堅持按規律辦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扎實深入地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市在“五個基本”建設中,把基層黨組織分為兩類:一類以“打基礎”為目標,一類以“創先進”為目標,體現的是一種務實的態度和扎實的作風。培育幾個先進典型并不難,難的是讓所有的基層黨組織都能達到中央提出的基本要求。“五個基本”看似要求不高,做起來卻不容易,真正做好就更難。這需要有耐心、有韌勁,還要舍得花本錢。抓基層組織建設,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種態度、一種精神。

注意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市抓“五個基本”建設,動員了方方面面的力量,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非公有制組織等。可以說,“五個基本”建設就是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有效整合各種資源的有益實踐。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廣泛參與,尤其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各級黨政工作部門都要把加強基層、服務基層作為自己的政治責任,都要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基層黨組織建設,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