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重大發展

時間:2022-04-26 04:23:00

導語:黨建重大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重大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根據時展的要求和我們黨自身建設的實際情況,著力抓住黨的先進性建設這個根本,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個重點,積極推進黨的建設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五年來,黨的建設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措施扎實、成效顯著,集中體現在以下十二件大事上。

——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從年1月至年6月,在全黨7000多萬名黨員中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廣大黨員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和黨性教育,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提高,黨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關心的一些重點問題,以及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一些主要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集中教育活動結束后,及時制定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文件,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

——把執政能力建設作為黨執政后的一項根本建設。年9月召開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在認真總結我們黨長期執政經驗的基礎上,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內涵、基本原則、根本目標和主要任務等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而深刻的闡述,抓住了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抓住了進一步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這個根本問題,體現了我們黨審時度勢、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執政為民、造福人民的責任意識。在實踐中,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決定》提出的各項要求,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有了新提高。

——出版《文選》,掀起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年8月《文選》出版發行,黨中央專門作出《關于學習〈文選〉的決定》。廣大黨員干部更深入地學習領會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新局面,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年初,中央下發《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提出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這個工程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建設、教材建設中,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建設。工程實施三年多來,各課題組積極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推動了在哲學社會科學界高揚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促進了在重大理論問題上的共識,整合了理論研究資源,創新了理論研究機制。工程的實施,在推動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繁榮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發揮了基礎作用和帶動作用。

——中央政治局帶頭堅持集體學習制度,全黨大規模培訓干部。十六大以來,新一屆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堅持集體學習制度,至今已學習41次,有力地帶動和促進了全黨的學習,為推進學習型政黨、學習型政府、學習型社會建設作出了榜樣。中央提出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戰略任務,制定《年—2010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頒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十六大以來,中央先后舉辦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學習《文選》等專題研討班,參加學習研討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達800余人次。54萬多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了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輪訓。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和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開始承擔培訓任務。幾年來,全黨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內容更加豐富,方法不斷改進,成效非常明顯。

——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境。根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的精神,十六大之后,進一步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在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方面邁出堅實步伐。隨著《公務員法》的頒布和一系列法規性文件的出臺,形成了比較完整配套的干部人事工作法規體系,為提高選任干部的質量、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制度保證。通過《—200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和《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的制定和實施,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差額考察、任前公示、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全委會投票表決、領導干部辭職等制度,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和完善。地方黨委換屆中,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精簡領導班子職數、減少副書記職數、適當擴大黨政交叉任職等改革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在人才工作方面,成立了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制定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加強了對人才工作的宏觀指導。

——采取新舉措發展黨內民主,有效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級黨組織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委員會制度為重點,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負責、報告工作和接受監督的制度,黨的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制度,代表提議的處理和回復機制等,逐步得到落實。年9月中央頒發《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逐步擴大黨務公開范圍,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通報制度、黨內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等,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得到增強,廣大黨員對黨內事務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參與。按照中央的要求,一些黨組織在實行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在黨代會閉會期間發揮代表作用、擴大基層民主選舉特別是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直接選舉的范圍、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取得了成效,積累了經驗。

——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十六大以來,中央先后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中央有關部門出臺了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和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中央撥專款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在全國穩步推進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根據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立足實踐,大膽探索,在調整組織設置、改進工作方式、創新活動內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得到擴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增強。

——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著力提高黨員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各地努力探索使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教育機制,創造、總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經驗,如:實施“雙帶”工程,組織黨員干部帶頭勤勞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開展“三培養”活動,努力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培養成村黨組織負責人;辦好各類基層黨校,加強對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開展“黨員責任崗”活動,使無職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等等。同時,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員管理的新機制、新辦法,建立健全黨員為群眾服務的機制和自我純潔的機制。

——頒布實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堅持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加大治理教育亂收費、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問題的力度。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聯系基層、聯系群眾制度,嚴格規范和控制各種檢查、評比、達標活動,逐步擴大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范圍,切實精簡會議、文件和新聞報道等都收到了明顯成效。加強反腐倡廉教育,促進黨員干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減少行政審批權力,規范公共權力運行,使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相適應;全面推行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使預防腐敗的監督關口前移。以查處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濫用權力、謀取私利的違法違紀案件為重點,嚴厲懲處了一批腐敗分子。這一系列重大舉措,有效預防和遏制了腐敗,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和稱贊。

——加強黨內監督,建立巡視制度。年12月,中央頒發《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把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明確為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的主要負責人。建立和完善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巡視、談話和誡勉、詢問和質詢等監督制度。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堅持對干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建立巡視制度。巡視制度的建立,不僅從制度上強化了黨內監督,促進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依法執政,而且把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減少腐敗現象的滋生,提升了黨內監督的水平和效果。

——提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八個方面要求,加強新形勢下的黨風廉政建設。十六大以來黨的建設的重大進展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提出要牢記“兩個務必”,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自覺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提出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強調領導干部要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公仆意識、節儉意識。這些重要思想和要求,抓住了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關鍵,正越來越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

從十六大以來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創新中,我們可以獲得許多寶貴啟示,得到一些規律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