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門雙擁管理報告
時間:2022-02-21 09:34:00
導語:民政部門雙擁管理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我縣始終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精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斷創新和完善工作運行機制,深入開展爭創省級雙擁模范縣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領導重視,組織有力,雙擁創建成果顯著
一是在鞏固省級雙擁模范縣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縣創建省級雙擁模范縣實施意見》,對創建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副組長,縣委辦、人武部、民政局等20多個單位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級各部門也都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黨政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實行一把手負總責、黨政軍齊抓共管、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基層單位重點落實的工作機制。二是全縣各級各部門和駐志部隊堅持“六個納入”(即把雙擁工作納入黨政軍工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及部隊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干部政績考核內容,納入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雙擁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黨政主要領導做到“五個親自”(即親自帶頭參加雙擁教育,親自研究部署雙擁工作,親自參加各項雙擁活動,親自出面為駐軍和優撫對象排憂解難,親自處理解決雙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了雙擁工作例會制度、走訪慰問制度、軍警民共建制度和雙擁工作述職報告制度等13項制度,出臺了《創建全國模范縣成員單位職責》和《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述職辦法》等規章制度。三是縣人武部、總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和村委會(社區)等260多個單位建起常年性的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服務小組400多個,擁有服務志愿者3500多名,保證了雙擁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今年7月29日召開的陜西省紀念“八一”建軍節暨雙擁模范城(縣、區)命名表彰大會上,我縣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命名為省級雙擁模范縣。為進一步推動我縣雙擁工作的深入開展,鞏固提高省級雙擁模范縣創建成果,推動我縣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縣委、縣政府召開了創建全國雙擁模范縣動員大會,研究和部署全縣創建雙擁模范縣工作,進一步統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確了重點,夯實了責任,推動了全縣雙擁創建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四是實行軍地合署辦公。軍地雙方共同研究解決雙擁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強化宣傳,廣造聲勢,雙擁宣傳氛圍濃厚
雙擁宣傳工作是卓有成效地開展雙擁工作的需要,是我縣雙擁工作不斷深入人心,廣泛發動廣大軍民自覺參與雙擁實踐的強大動力。一是利用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在《通訊》、縣廣播電視臺、政府公眾信息網、紅都雙擁網、民政網上開辟專欄,宣傳報道近年來我縣雙擁工作成果和先進典型。在電視臺黃金時段和雙擁廣場大屏幕電視上滾動播放雙擁宣傳字幕,在陜西日報、延安日報、雙擁雜志、各界導報等報刊雜志上刊登雙擁文章25余篇。通過播放雙擁專題片、舉辦《紅都魚水情》等軍民聯誼晚會、雙擁和國防知識競賽、雙擁書畫展,把國防教育落到實處,在全縣上下營造了擁軍優屬、擁愛政民的良好氛圍。二是利用陣地宣傳。在公路沿線設置標語牌、刷寫固定標語,在縣城開辟雙擁一條街和雙擁文化廣場,在街道、社區辦宣傳板報、櫥窗。在公交車、客車、出租車上張貼雙擁標語500余張,印發雙擁簡報33期、宣傳資料2萬多份,印制雙擁知識手冊2萬冊,在公路沿線增加了雙擁宣傳標語60余幅,在雙擁街兩端設立了雙擁龍門架2幅,開辟了雙擁畫廊,制作了雙擁畫冊、雙擁展板和縣創建省級雙擁模范縣資料匯編。三是利用活動宣傳。舉辦歡送退伍軍人文藝演出;堅持開展縣四套班子領導“軍營一日”和“國防一日”活動;舉辦科級干部國際形勢報告和國防知識測試,利用清明、八一、十一等節日,組織中小學生、駐志部隊官兵,走出學校、軍營,到保安革命舊址、劉烈士陵園,憑吊和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開展雙擁成果圖片展、雙擁書畫展、英雄事跡報告會、軍民聯誼晚會和國防知識競賽等活動,使受教育面達85%以上,在全社會營造了愛國擁軍、愛民奉獻的濃厚氛圍。
三、夯實政策,提高標準,優撫對象利益得到保障
堅持把解決優撫對象生產生活困難作為首要任務,全縣各級各部門單位認真落實各項優撫政策,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為革命功臣辦實事、辦好事,使重點優撫對象的“三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一是將義務兵家屬優待金標準由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5000元,全縣優撫對象撫恤金全部采取了社會化發放,做到了全面足額及時兌現,優待面達100%。二是認真做好為優撫對象“解三難”工作。結合實施農民安居工程,籌集資金150萬元,實施完成了39戶115人的榮軍工程建設,有效解決了重點優撫對象的住房問題。通過最低生活保障、救災救濟及大病救助等渠道,解決優撫對象生活難485戶、醫療難208戶,支出資金320.5萬元。三是在全縣開展了縣鄉村三級領導干部幫扶優撫對象活動,全縣共結成幫扶對子1202對,其中生活救助261對,產業扶持782對,培訓就業159對,截止目前,各級領導為優撫對象送技術200多條,生活救助資金16.5萬元,產業扶持165人,培訓就業45人,幫助1000余名困難優撫對象解決生產生活難問題。四是認真落實軍轉安置政策。繼續采取“安置就業、自謀職業、扶持就業”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引導退伍士兵轉變就業觀念,參與市場競爭,走自我發展之路。認真落實現役軍人、優撫對象優先優惠政策,今年為各中小學安置了59名退伍軍人,有效地解決了就業難的問題。五是建立了優撫對象自然增長機制,制定了《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解決了重點優撫對象的醫療困難,撫恤補助金實行社會化發放。
四、拓寬領域,軍地互動,雙擁共建內容豐富
堅持從抓基層、打基礎入手,不斷鞏固和提升雙擁共建成果,拓寬共建領域,創新共建形式,基本實現了雙擁共建工作的經常化和制度化。一是雙擁工作網絡覆蓋城鄉。健全完善了“四大網絡”,即縣級領導的決策指導網絡,各鄉鎮(管理區、街道辦)的擁軍優屬組織協調網絡,社區、村委會和企事業單位組成的擁軍優屬活動網絡,駐志各部隊的擁政愛民活動網絡。全縣120多個單位建立了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服務小組,堅持利用休息日和節假日,為各類優撫對象及家屬提供義診、理發、維修家電等服務。二是軍民共建活動形式多樣。縣財政局為縣人武部贈送電腦6臺,橋南社區為縣中隊贈送圖書200余冊,鎮為縣中隊贈送了液晶電視和電冰箱,羊絨精梳廠為縣中隊贈送士兵專用衣柜40個。質量監督局、幼兒園等在八一期間慰問縣中隊官兵,并和他們一起進行豐富多彩的聯歡活動。三是軍民共建水平不斷提升。結合鞏固提高“雙創”成果和園林縣城、全國百強縣等各類創建工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軍民共建活動,涌現出了鎮等一批雙擁工作先進典型。鎮被省上授予“全省雙擁模范單位”,縣上表彰獎勵了雙擁工作先進集體10個、先進個人15名、先進軍民共建點和雙擁結對單位18個,有力推動了基層雙擁工作的廣泛深入開展。四是支持部隊建設富有成效。縣委、縣政府本著“部隊所需、地方所能”的原則,堅持不懈地為駐志部隊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大力支持駐軍部隊的現代化、正規化、信息化建設,投資100萬元,為縣人武部投資建設機關食堂、作戰室正規化建設、榮譽室、營區綠化;投資1200余萬元,為縣消防大隊建營房,目前已完成選址工作;投資10余萬元,為武警縣中隊營房綠化、修建榮譽室;八一期間在武警縣中隊舉行慶“八一”軍民座談會,各級各部門共為中隊官兵送去慰問金8萬元。今年縣上拿出21000元慰問駐志部隊,了解部隊訓練和生活情況,使駐志部隊官兵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誼。五是縣醫院對重點優撫對象實行掛號、就醫、取藥、就診、住院“五優先”,組織醫療隊開展為老紅軍、傷殘軍人、復員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和駐志官兵送醫送藥,免費體檢等活動,并建立健康檔案。
五、堅持宗旨,發揮優勢,積極支持地方建設
駐志部隊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親人,積極支持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樹立了人民子弟兵的良好形象。
一是在支持地方建設中勇挑重擔。在環境衛生整治中,駐志部隊官兵積極響應縣上號召,累計參加義務勞動230多人次,建設雙擁林200余畝、軍民共建林315畝。縣人武部廣泛開展“一部一流域”扶貧幫困計劃,與永寧鎮柳溝村結成共建對子,給該村投入15余萬元,打水窯12眼,建羊圈23個,新修基本農田200多畝,幫助駐地群眾秋收480畝。二是在社會公益事業中貢獻力量。駐志部隊每年都派出思想過硬、軍事素質好、組織能力強的官兵分別到中小學校進行軍訓和國防教育。軍訓學生達1200多人次。駐志部隊組織的學雷鋒小組,在縣城開展便民服務活動,累計為民服務達120余次,宣傳政策法規130多條,修理家電320多臺,清掃街道1500多平方米,清運垃圾1.2噸。縣人武部與保安鎮中心小學開展“一部一校”幫扶活動以來,積極為該校捐贈電腦6臺、桌椅50套、課外讀書500本,部隊官兵支助6名貧困學生,發放支助金2000元。為了加強校園安全,還為該校贈送了頭盔,警棍。并且組織干部職工綠化校園,美化環境。三是在平安建設中履職盡責。
一年來,我縣雙擁工作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部隊全面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縣雙擁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繼續在省市雙擁辦的關心指導下,按照“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總要求,堅持標準,強化措施,開拓創新,不斷完善雙擁各項工作,在鞏固我縣的省級雙擁模范縣的基礎上,扎實開展“全國雙擁模范縣”創建活動,以銳意改革、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提高我縣雙擁工作整體水平。
- 上一篇:集約用地模式統籌鄉鎮經濟飛速發展
- 下一篇:全縣傳染病防控大會發言材料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