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施雙增工程進展情況的匯報

時間:2022-10-18 04:44:00

導語:關于實施雙增工程進展情況的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實施雙增工程進展情況的匯報

去年以來,我們某某鎮政府在市、區財政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抓住機遇,開拓創新,抓好組織領導,投入配套資金,大力實施市級“雙增工程”及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全鎮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項目地農民的增產增收,進一步提高了全鎮經濟實力,彰顯了財政支農的巨大威力。

九曲河流域市級“雙增”項目,0五年以來具體實施了第一期工程,財政投資30萬元,群眾投資投勞2萬元,統一進行了土地整理,整修標準化壩堰180條,開辟生產路3.6公里,新建塘壩1座,蓄水量2萬立方,有效改善了林果業生產條件。在此基礎上,引進優質大櫻桃、扁桃等苗木53000棵,建成了標準化果園。通過招商引資,建成果品冷藏庫2座,全鎮果品冷藏規模達到1.2萬噸,為果品的加工升值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建立了政府網站,進一步擴大了果品銷售渠道。各村開通了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通過遠程教育,并結合聘請有關專家,對果農進行統一培訓,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所有這些措施,為項目更好地實施,為項目地群眾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正在積極實施第二期工程。

省級財政扶持南趙莊池田藕基地建設,投資20萬元,配套機井一眼,配套灌渠1100米,新建池田300畝,實現池田藕當年建池,當年見效。據測算,300畝池田藕平均畝產5000公斤,并已全部簽訂了出售種苗合同,明年春天畝均收入可達12000元。

在搶抓機遇,用足用好上級財政扶持資金,促進項目建設方面,我們具體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加強領導,為項目實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針對市財政“雙增”鄉鎮專項基金項目——優質桃生產基地建設和省財政扶持優質農產品基地——南趙莊村池田藕基地建設,我鎮都成立了專門的領導班子,分別由政府鎮長或分管副鎮長任組長,國土資源所、農技站、果樹站等涉及單位負責人為成員,抽調專門人員,拿出主要精力抓好此項工作。為搞好技術保障,我們還分別成立了技術保障小組,由國土資源所、林業站、果樹站的專業技術人員任成員,并聘請中國水生植物研究院、省果科所、市、區林業局的專家為顧問,具體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指導工作,保證了項目實施過程的綠色高效。在“雙增鄉鎮”項目實施上,由政府鎮長親自靠上抓,聘請市農業局、市林業局的專家,多次來到項目區作技術指導,搞好果園規劃,引進優良品種,抓好技術培訓,為果園增收和第二期工程的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南趙莊村池田藕發展伊始,我們就聘請了中國水生植物研究院吳明教授作具體指導,從池田藕種苗的引進,到田間管理,再到品種改良,都進行系統的跟蹤指導,極大地促進了池田藕的產業化、標準化建設。自0四年開始,我們成立了“棗莊市豐園池田藕發展合作社”,申報了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仙玉蓮”商標,分別通過農業部食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產品鑒定和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成為我鎮第一件注冊商標和獲得“綠色食品”證書的農產品,產生了極大的輻射帶動效應。三年來,池田藕輻射帶動到我市五區一市50多個鄉鎮,并遠到湖北大別山地區和甘肅、青海等地。

二、加大投入,不斷改善生產條件

為配合實施“雙增”工程和省財政扶持優質農產品基地——南趙莊村池田藕基地建設,我們在鎮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舍得拿出資金,積極配套工程建設,力求各項工程達到最佳效果,發揮最大效益。九曲河流域“雙增”項目區整理土地2500畝;新修生產路3.6公里;建竹園村塘壩1座,九曲河流域攔蓄工程1處。計劃明年春季在九曲河西山坡建設低水高調工程1處,配套灌渠2.5公里,保證全部果園實現自流灌溉。在南趙莊村發展池田藕過程中,除省級扶貧資金投入外,鎮財政每畝拿出近2000元的獎勵資金,并由村集體實施“七個統一”:即統一修路建渠實現“三通一平”、統一建池、統一購種、統一栽植、統一澆水、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成立合作社,對全村池田藕進行統一管理,大大方便了群眾,促進了池田藕的普及推廣。目前,該村池田藕已發展到900多畝,群眾僅此一項戶均增收10000元。并帶動全市發展池田藕10000多畝,在江蘇、湖北等地建有基地50000畝,產生了極大的輻射帶動效益。

為促進果品冷藏增值,并為下部深加工作好準備,我鎮還積極進行招商引資,建設祥泰、譽興等千噸果蔬冷藏恒溫庫6所,全鎮果品冷藏規模達到1.2萬噸。

三、加強管理,確保項目工程取得最佳效益

九曲河流域“雙增”工程0五年以來開始實施第一期工程,基地統一進行土地整理,整修標準化壩堰180條,開辟生產路3.6公里,有效改善了林果業生產條件;各村設立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網站,把優質鮮桃信息上網,擴大了鮮桃銷售范圍。實行標準化生產,與泰安果科所等科研院校簽訂合作協同,對基地果農統一進行了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并長期聘請省果科所蘇懷睿院士、姜遠茂教授、區林業局彭志杰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嚴格執行果品無公害技術操作規程,嚴格質量關,科學施肥,確保無公害果品的生產質量,有效提高果品的產量和質量,也積累了豐富的油桃、扁桃種植和管理經驗。

南趙莊村省財政扶持池田藕項目采取統一建池、供苗、管理、銷售等“七統一”,成立了“棗莊市豐園池田藕發展合作社”,合作社組織專門人員,常年為種植戶提供跟蹤服務和技術指導,統一池田藕生產標準,使全村池田藕種植戶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產業化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建立了“中國池田藕”網站,擴大銷售渠道;在國家工商局注冊了“仙玉蓮”商標,通過農業部食品質量安全中心高產無公害開發鑒定和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池田藕畝產量達到7000公斤,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在此基地帶動下,南趙莊村今年池田藕迅速發展到930畝,種苗遠銷浙江、湖北、青海等地,帶動全市“五區一市”發展池田藕基地11000畝,湖北大別山等外埠基地56000畝。僅此一項,南趙莊村人均增收4000元,一舉實現脫貧致富,目前正在積極建設市級文明生態村。

下步工作中,我們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強管理,使已建成的項目做大作強,取得最佳效益。繼續高標準實施“雙增”項目二期工程,在張莊—朱園流域整理土地,砌壘壩堰,建設低水高調工程,修筑灌渠,繼續做好果樹管理技術培訓,發展美國扁桃500畝,使項目區人均收入達到36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