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18 04:48:00
導語: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蘇、魯、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轄20個鄉鎮,502個行政村,總面積1661平方公里,耕地147萬畝,總人口114萬。全縣共有普通高中10處,初中52處,定點小學168處,在校中小學生190536人,教職工9149人。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單”戰略,加快了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步伐。特別是全國和省、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之后,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基礎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明確了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和任務,理清了發展基礎教育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意見和措施,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解決教育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力求把全國和省、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真正落到實處。在具體工作中,我們重點堅持了“五個統一”:
一、統一籌措發放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和公用經費。教師工資是教師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它涉及到教師的根本利益,影響著教師隊伍的穩定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認真解決好教師工資問題,我們按照中央提出的“一保二控三監管”的原則,從去年七月份開始在全市率先實行了“教師工資資金專戶”管理。將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管理權限收歸縣管,設立了“教師工資資金專戶”。縣鄉財政用于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的部分統一集中到縣財政,由縣財政局根據核定的編制和現行的工資項目標準,通過銀行撥入教師在銀行開設的個人賬戶。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實行統管后,全縣沒有出現拖欠教師工資現象。今后在教師工資發放方面,縣委、縣政府研究確定,不管財政有多大困難,也不管黨政人員工資有多大缺口,都要堅定不移地確保教師工資的按時發放。為保障必要的學校公用經費,縣政府注重了充分發揮財政主渠道作用,保證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在縣鄉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對財政支出結構進行了調整,逐年提高教育支出與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優先保證了基礎教育發展的需要。對教育費附加也加強了征收和管理,確保了足額征收和專款專用。
二、統一搞好中小學的規劃、布局、建設和管理。按照省市要求,我們對中小學校實行了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配置教育資源。幾年來,我們采取了切實有效措施,集中進行了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工作。縣成立了黨政主要領導掛帥,六大家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領導小組,成立了強有力的專門隊伍,全面負責對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工作的部署、檢查和督促。我們制定了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工作措施,實行了定期調度、定期檢查評比、定期通報進展情況的工作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在廣播、電視和其他新聞媒體開辟了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專題欄目,及時報道進展情況,推廣先進經驗,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為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我們立足實際,科學制定了規劃方案。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我縣地理環境、人口密度、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確定了初中和定點小學的處數、規模及方位。在資金投入方面,我們一是管好用好國家和省市劃撥的危房改造專款,二是采取多種形式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了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為防止教育資金的擠占和挪用,我們在縣、鄉、村都建立了農村教育資金管理小組,負責教育資金的征集、管理和使用,并實行政務公開,增加透明度,確保專款專用。在校舍建設中,我們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嚴把工程質量關。全縣統一建筑設計,統一用料規格,統一施工標準,統一檢查驗收,使所有的新建校舍都成為高質量的“放心工程”。今年,我縣共向教育投入資金2321萬元,拆除、廢棄了所有d級危房,維修了所有b、c級危房,新征建校用地407畝,新建校舍51700平方米,改擴建校舍16793平方米。優化了教育資源配置,提高了辦學效益及整體辦學水平。
三、統一中小學教師的資格認定和調配管理。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來支撐。因此,我們十分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隊伍管理,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首先把好入口關。通過人才市場,從大中專畢業生中公開招聘,真正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教育教學第一線。凡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不論什么情況,一律不準進入教師隊伍。其次,大力推行了以“教育干部選聘制、教職工聘任制、崗位目標責任制、結構工資制”為主要內容的“四制”改革,優化了教師隊伍,建立起了精簡高效、優勝劣汰的運行機制,增強了學校的活力。第三,按照國務院頒布的新的編制標準,核定編制,定崗定員。計劃今冬明春集中搞好教職工的統一調配,解決教師分布不合理的問題,促使城鎮教師向偏遠鄉鎮流動,超編單位教師向缺編單位流動,師資強的學校教師向師資弱的學校流動,同時搞好學校內部教師結構調整,以真正合理配置師資資源。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激勵機制,使每個教師都有壓力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努力在全縣教育系統營造出一種人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四、統一選配管理中小學校長。按照國務院和省、市要求,我們理順了中小學校長管理體制,并對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辦法進行了改革。由原來的任命制改為選聘制。去年和今年,對全縣中小學校長通過報名、審查、考試、答辯、考核、考察、公示等程序進行了選聘。通過選聘,全縣有230名學校干部繼續或新任中小學校長,有62名中小學校長在競聘中落聘。一大批政治、業務素質都比較好的中青年教師走上領導崗位。全縣中小學校長的年齡、學歷結構得到改善,整體功能得到增強。這項舉措,得到了教育系統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五、統一管理教育教學工作。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牢牢抓住教育教學這個中心不放,從宏觀上加強了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管理。縣政府定期聽取工作情況匯報,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定期檢查教育情況。責成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和縣教委多次組織業務人員到各級各類學校進行教學視導,現場辦公,及時解決學校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相繼召開了全縣高中、初中和小學教學工作會議,總結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研究部署了教育教學工作。縣鄉教育部門和各學校都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多次舉辦了全縣素質教育研討會、展示會,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都有了明顯提高。今年高考,我縣本科上線人數突破千人大關,位居全市第一位。
在積極推行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工作中,我們還明確要求鄉鎮政府要按照縣統一部署,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強化管理,千方百計關心教師生活,努力提高教師待遇。村委會要繼續發揮發動群眾辦教育的作用,配合縣鄉政府加強定點小學的建設和管理。通過上述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實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后,鄉、村對教育工作領導力量削弱、經費減少、管理放松等現象的發生,確保了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
在基礎教育工作方面,我們做了一些應該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自己同自己比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全縣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我們的工作離省、市要求,與兄弟縣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今后,我們要進一步落實好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做好“五個統一”的鞏固、完善、提高工作,以促進我縣基礎教育工作再登新臺階,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