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支持服務“三農”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11-05 03:29:00
導語:縣財政支持服務“三農”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縣委縣政府近年關于“三農”工作和貫徹落實中央號文件的總體部署和目標任務的要求,我縣的農業財政工作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新時期兩個中央號文件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貫徹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加大支農投入,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優化農業支出結構,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我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中心,在扶持我縣農業發展,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和資金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認真落實“中央號文件”,全面貫徹各項扶持農業的政策。
根據“中央號”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免征農業稅,我局迅速行動,組織學習相關文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真落實免征農業稅的相關政策。
一是廣泛宣傳,讓免稅政策家喻戶曉。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政策宣傳,利用“科技之春”交流會之機,設立農業稅政策咨詢點;并抽調同志參加縣上組織的一號文件宣講團,深入鄉鎮村組、田間地頭解讀財政方面的惠農政策,受到社會各屆好評。
二是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全縣糧食直補退耕還林面積的測算、核實,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三是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公示的原則,對補貼農戶實行張榜公示制,農戶無異議后,按相關程序上報。
四是對各項資金的發放實行數據庫管理,按照鄉鎮、村、組農戶建立數據庫信息資料。
五是設立專戶,確保財政支農資金專款專用,全縣設立專戶個。
六是嚴格執行政策,精心組織實施。我局成立工作組,嚴格按照“四簽字”、“五到戶”、“六不準”的工作原則和程序辦事。
七是留守鄉鎮深入村組、督查指導兌付工作。縣局安排全局各單位分別包抓鄉鎮,利用星期天休息時間協同主管的領導深入村組督促發放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資金的發放任務。
八是圓滿是完成了萬元的發放工作。①完成××年糧食直補資金萬元的發放;②完成了××年良種補貼資金萬元發放;③完成××年退耕還林資金萬元發放任務;④完成農業稅災歉減免萬元發放任務。
二、對農民落實了春播地膜玉米的補貼。
×年上級下達我縣春播地膜玉米補貼資金萬元。我們按照省《××年春播地膜玉米補貼資金實施辦法》,結合我縣實際情況,根據各鄉鎮、縣農稅局、縣農技中心核報的基礎資料,我縣地膜玉米面積涉及個鄉鎮,個村,個村民小組,戶農戶。地膜玉米面積畝,依據補貼標準和核定的面積將資金撥付鄉鎮,由鄉鎮財政所、農技站兌付到農民手中。××年的兌付工作圓滿完成,我們也向農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三、財政落實支農資金及項目資金情況
⒈支農預算執行情況
×年,我縣支農預算安排萬元,占總預算的,其中:生產性支出萬元。農業支出萬元,林業支出萬元,水利支出萬元,截止××年月日,預算執行進度為萬元,占支農總預算的。
支農預算的生產性支出××年比××年在農業支出中增加萬元,符合市委、市政府的《關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實施意見》中要求要加大對支農的投入力度,“大縣不低于萬元,小縣不低于萬元的支農生產性投入”,而且必須保持每年的增幅。
⒉爭取支農專項資金情況
×年,爭取農業專項資金共計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萬元,用于土地治理項目;爭取扶貧資金萬元,用于扶貧重點村建設;爭取林業天保資金萬元;爭取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專項資金萬元;爭取農業科技入戶專項資金萬元;爭取營頭鎮鎮區供水工程資金萬元;爭取畜牧小區建設專項資金萬元;爭取《眉縣奶牛標準化高產技術集成示范建設》項目資金萬元。撥付農業專項資金萬元。
⒊申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個,總投資萬元,擬爭取國家投資萬元,已落實個項目,到位資金萬元,撥付萬元。
⒋申請科教文專項資金項目個,擬爭取國家投資萬元,已落實項目個,到位資金萬元,撥付資金萬元。
四、財政對支農重點項目的支持情況
根據寶市財辦農專()號文件,我縣××年實施了財政投入萬元專項資金的優質糧食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該基地在我縣常興、馬家兩鎮個行政村建立優質糧食基地萬畝(其中:優質糧食示范方田畝,一級小麥種子田畝)。項目從基地落實、技術培訓、采土化驗、統一配肥、統一供種到精量半精量播種,以及田間技術指導和病蟲害防治,全面完成了項目建設的各項目標任務。基地全部實行訂單模式管理,陜西老牛面粉公司按市場收購價上浮收購,可為農民增收萬元以上,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出了一條新路。
五、實施農村稅費改革以及“兩減免三補貼”政策后,我縣農民減負情況
按照中央、省市統一安排部署,我縣的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從××年月起,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三個取消(即取消鄉統籌;取消農村教育集資等專門面向農民征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集資;取消屠宰稅)、一個逐步取消(逐步取消統一規定的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兩個調整(調整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政策)、一項改革(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辦法)”的主要工作任務,堅持“減輕、規范、穩定”的原則,選調精干力量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精心組織實施,通過全面落實各項政策,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保持了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近三年來,通過實行農村稅費改革,使農民負擔逐年得到了減輕。
稅改前,我縣每年農民負擔總額為萬元。××年,按照中、省、市文件精神,我縣停止征收鄉統籌,村提留及屠宰稅,全縣每年向農民少收各種稅費萬元。
×年,我縣全部取消了農業特產稅,并實行農業稅稅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全縣又向農民減收農業稅萬元。
×年,我縣全面免征農業稅后,全縣農民實現了零負擔。
在基本實現了農村稅費改革第一階段的預期目標后,我縣又通過落實糧食直補及良種補貼等惠民政策,增加了全縣農民的收入。
×年,省、市確定我縣糧食直補資金萬元,我縣核定應補面積萬畝。按照每畝元補貼標準,共向種糧農民發放糧補資金萬元。農民人均受益元,戶均增收元。
×年,我縣核定糧食種植面積萬畝,繼續按每畝元的補貼標準,共向種糧農民發放糧補資金萬元,同時向農民發放良種補貼萬元,兩項共計向農民發放補貼萬元,農民人均受益元,戶均增收元。
以上,是我們在農民減負方面所作的工作,但是,農村稅費改革對我縣財政影響也較大。一方面,實行農村稅費改革,取消了鄉統籌、村提留及屠宰稅,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使農民收入得到增加,農村經濟得到發展。另一方面,農村稅費改革后,對我縣財政收入總量影響較大。實施稅改后,為了保證地方財力不受影響,上級財政對地方財政通過轉移支付給予補助,我縣財力變化不大,但是,稅改前我縣地方財政收入總量萬元,而到××年,全縣財政收入總量僅為萬元,下降余萬元,使縣財政的自給率明顯降低。
總之,在目前形勢下,財政工作和“三農”工作密不可分,我們要把農業增產,農村繁榮、農民增收掛在心間,為“三農”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認真解決好農民一家一戶辦不了的事情,讓公共財政惠及千家萬戶。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