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進展情況匯報
時間:2022-07-10 05:50:00
導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進展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6年,既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年,又是新農村建設的起步之年,全縣上下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個目標,提高認識,明確任務,積極組織,扎實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把新農村建設工作擺上重要日程
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結束以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工作,縣委專門召開了常委會研究部署新農村建設工作:一是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李廷棟、縣長王偉剛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由縣委副書記王鳳辰、李忠輝,政府副縣長張明華,組織部長馬勇,宣傳部長劉劍利,政府副縣長單連學、張所志、顧杰、蘇鐘平擔任,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宣傳部、農委等2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農委主任孫艷富擔任,農委副主任李鐵輝任副主任,目前已抽調4名業務精、能力強的人員到辦公室工作,并配備了電腦、電話、打印機等辦公設備。
2月19日,在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上,縣委書記李廷棟作了重要講話,政府縣長王偉剛作了題為《認清形勢明確任務扎實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工作報告。重點安排部署了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
在這次會議上明確了全縣新農村建設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組織、塑造新風貌,科學規劃試點,加強基礎建設,發展社會事業,深化農村改革,加大資金投入,增強服務功效,整體推進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這次會議上下發了《2006年xx縣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討論稿),明確了2006年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1個試點鎮(長福鎮)和13個試點村。近期又增加了長福鎮德發村為試點村,使全縣的新農村試點村總數達到14個。
縣領導把新農村建設擺上了重要工作日程,縣委書記李廷棟、縣長王偉剛專門到長福鎮檢查新農村建設工作,聽取了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對下步工作開展提出了具體要求。縣委副書記王鳳辰、副縣長單連學到長福鎮、科洛鎮進行了檢查指導。
省、市領導也對我縣的新農村建設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2005年12月4日,市委書記郝會龍、市委秘書長安福清深入聯系點前進鎮繁榮村、伊拉哈鎮新化村檢查指導先進性教育工作和新農村建設。今年3月14日,省委第一巡回檢查組組長高金芳一行到我縣進行檢查指導先進性教育工作和新農村建設。3月20日,黑河市副市長趙桂英來到我縣進行新農村建設調研和指導。省公安廳、省交警總隊、省中小企業局、省農業開發辦、市國土資源局也分別于近期到我縣同巨祥村、繁榮村、展新村、科洛村進行了對接。省中小企業局為科洛村提供40萬元資金用于植樹造林、改水工程和村容禮貌建設,并大力扶持科洛村興辦“砌塊廠”,幫助立項制定可研報告。省農業開發辦為展新村投資30萬元用于改水及村容村貌治理。市國土資源局幫助愛國村打了一眼深水井,解決了修建1.3公里出村路及村內8條路所需的砂石,協調建立大豆購銷公司和火山灰加工公司,并積極幫助爭取土地復墾和低產田改造項目。
二、上下聯動,縣鄉村各部門圍繞新農村建設開展工作
縣直有關部門圍繞新農村建設,加大了項目和資金爭取力度,目前,農委已爭取到33萬畝,資金總額330萬元的良種補貼項目,用于試點村實施整村推進;農委還爭取到513萬元的能源項目,準備建設2140個沼氣池;農機局爭取到農機合作社項目資金1120萬元,將在試點村組建16個農村合作社;推廣中心將在今年實施40萬畝的測土配方項目;交通局爭取到國家投資680萬元擬建通村路(水泥路)40.1公里;水務局爭取到資金759萬元,將為全縣14個試點村打機電井17眼;供銷聯社爭取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正在運作當中,連鎖農家店2007年末組建122個,村級店每店投資3800元,鄉級店每店投資2800元;衛生局愛衛辦爭取到資金25萬元,將改廁500個;農業開發辦為展新村爭取到千畝高科技示范農田項目資金34萬元。
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縣直各涉農部門、各鄉鎮黨委和各村黨支部在工作中加大了對農民、村干部和涉農干部的科技培訓力度,圍繞培育新農民,著力解決農民科技素質偏低、農村實用技術匱乏等突出問題。
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機局、畜牧局、農經總站等單位結合“科普之冬”活動和送科技下鄉活動,從農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大力提高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目前已舉辦各類培訓班70期,培訓人數12000余人次。
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培訓方式上采取與省農院聯合培訓,通過院縣共建,增強了培訓隊伍的師資力量,提高了培訓的科技含量。今年省農科院專家、教授來到我縣,講解了作物栽培、病蟲草害防治、平衡施肥、農業標準化等農技知識。省、縣農業專家們還分別深入到各鄉鎮村屯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幫助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為配合今年全縣16個農機合作社的組建,農機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新組建的農機合作社的管理和機務人員進行了技術培訓。畜牧局選擇專業技術過硬、業務精通、實踐經驗豐富的畜牧獸醫師和技術人員組成了科技活動小分隊,深入到鄉鎮村屯。
各鄉鎮紛紛利用農民冬閑時節,舉辦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訓班,把建設新農村培訓和科技知識培訓有機結合起來,雙山鎮、聯興鄉等鄉鎮分別邀請黨校講師、農業專家為農民詳細講解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知識。
各村屯也積極行動起來,組織村民到種養殖大戶家中參觀取經,學習先進的種養殖技術,提高種養殖的科技含量。白云鄉清泉村農民科技協會還舉辦了實用技術培訓班,并為農民提供氣象資料、科技信息、農業新品種、新肥料、畜牧業養殖等方面的信息資料。
三、狠抓落實,各村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
目前,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出臺并以縣委、縣政府名義下發了《xx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先后制定下發了《新農村建設推進工作方案》、《2006年新農村建設任務》、《xx縣新農村建設遠景規劃》、《新農村建設當前重點工作》等方案規劃,并對全縣13個試點村進行了土流轉、牲畜存欄、生態、農機保有量、學校、衛生所、文化設施、債權及債務、住房、飲水、道路、電話、電視等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辦公室還分別為各鄉鎮設置了專用信箱,編發了13期360份建設新農村信息簡報,上報到省、市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發到各鄉鎮和各試點村。
全縣各村也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新農村建設規劃,繁榮村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要實施“十大工程”(綠化工程、硬化工程、亮化工程、改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保持植被工程、發展教育工程、安居工程等),干好“十件大事”(成立業余農民樂隊、創辦農民活動室、發展旅游業、建立合作醫療、發展畜牧業、開展立體養殖、發展種植業、發展庭院經濟等)。巨祥村2005年全村人均創造產值4萬余元,人均收入達到了5000元,成為全市有名的富裕村。在“十一五”期間全村力爭人創產值1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