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發展意識匯報
時間:2022-09-14 08:52:00
導語:城鎮發展意識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小城鎮建設工作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以來,緊緊圍繞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大力貫徹實施“小城鎮、大戰略”的方針,全面推進城鎮化進程,依法組織小城鎮建設工作有序開展,基本拉開我縣新一輪小城鎮建設的發展布局。
近幾年來,全縣全面開展了新城鎮總體規劃的修編;全面完成了全縣中心村規劃的編制;及時編制完成近期建設項目的詳細規劃,切實加強規劃管理工作;組織開展部分鎮數字化地形圖的航測工作;繼續組織開展好創建新型示范鎮活動;中心村試點工作邁出新步伐;房地產開發企業得到培育;基礎設施、社會事業設施進一步提高檔次;小城鎮管理力度不斷加強,環境面貌較快改觀。各鎮大力加強環境衛生管理,積極整治鎮容鎮貌,全縣城鎮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各鎮圍繞創衛,重點實施鎮區硬化、綠化、亮化和改水改廁等工作,使小城鎮硬件設施迅速完善,整體建設水平較快提高。通過組織各類培訓,提高村鎮建設管理隊伍的素質。
**縣小城鎮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少數鎮對按照規劃加快小城鎮建設的認識不足;城鄉建設資金缺乏;以政府為主的城鎮投入機制難以滿足加快城鎮化進程的需要;小城鎮建設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城鎮配套設施不到位,總體功能不全;規劃行政執法阻力較大,實施較為困難。
為打造小城鎮建設精品,加快全縣小城鎮建設步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對策:
1、廣泛發動,大造聲勢,形成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濃厚氛圍。當前加快城鎮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就是要在全縣上下進行廣泛的思想發動和工作發動,進一步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對全縣城鎮建設作出認真總結和部署,不失時機地對城鎮建設進行“升溫加壓”。進一步造好聲勢,營造氛圍,達成共識,把加快城鎮建設的客觀要求迅速轉化為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實踐。同時進一步落實責任,加強監督,強化考核。
2、抓住龍頭,注重標準,切實抓好城鎮規劃工作。著力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起點高。修編新一輪城鎮規劃,要有遠見卓識,舍得花代價、請專家,提高規劃的權威性。必須堅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不囿于現有的發展空間和條件,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努力增強規劃的超前性。注重城鎮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把土地的有效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優化納入規劃之中,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三個文明”的共同進步。在新一輪小城鎮規劃修編結束前,對小城鎮內的建設項目從嚴控制。對必須建設的項目進行多方位的科學論證,以避免與修編后的小城鎮規劃相矛盾。二是特色鮮明。各鎮的經濟發展水平、區位優勢、歷史背景和人文條件不盡相同,決定了小城鎮的發展方向千差萬別。因此,修訂小城鎮規劃時將抓住各鎮優勢,體現個性,科學定位塑造鮮明的特色。三是功能齊全。按照科學化、現代化、社會化的要求,注重功能的完善和配套,調整不合理的布局結構,規劃“工業區、商貿區、文教區、居住區”等不可缺少的功能區,增強綜合功能。
3、加快重點鎮的建設。加快重點鎮的發展,對帶動全縣小城鎮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推進重點鎮建設,須十分注重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把重點鎮作為信息、技術、加工、流通的依托,加快農業產業化經濟的步伐。引導各鎮的企業向小城鎮相對集中,連片發展,形成規模經營和聚集效益,促進產品和產業升級,加快向集約型增長方式的轉變,根據第一、第二產業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積極研究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對重點鎮適當擴大規模,在政策、資金、土地、技術等方面給予傾斜,最大限度地吸引社會各界進鎮投資和興工經商。引導重點鎮從本地實際出發,揚長避短,明確定位,向工業型、貿易型、旅游型等不同方向發展。切實提高重點鎮規劃設計水平,提高建設品位,多創精品。加強電子、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市場、文化、教育、衛生等公用設施建設,多方面增強重點鎮對人流、物流、信息的集聚和牽引功能。
4、精心設計,加強配套,提高城鎮建設水平。面向新世紀的城鎮建設,必須樹立精品意識,體現時代要求,樹立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的新觀念。一是提高設計水平。把城鎮建筑作為藝術精品來對待,作為景區景點來開發,力爭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一批“一鎮多品、一品一景、一品多景”的具有現代氣息、體現時代特色的城鎮,不斷提高檔次和水平。二是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按照總體規劃,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對重點區域實施配套開發,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建一片成一景,盡快形成局部現代風貌的新型小城鎮。以南京市“三城九鎮”建設為契機,積極創造條件,狠抓典型示范,以示范樣板帶動和促進小城鎮建設。重點加快集鎮道路、給排水、供電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快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彩化、香化“六化”工程建設,盡快形成“硬路相通、綠樹相連、路燈相接、美景相映”的小城鎮新形象。三是進一步改善集鎮形象。通過強化管理,不斷提高鎮容鎮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社會治安等方面的綜合管理水平。積極開展群眾性創建文明城鎮活動,調動多方面力量,共同抓好小城鎮管理,創造優美、整潔、有序的城鎮環境。四是加強村鎮建筑市場管理。堅決貫徹執行《建筑法》、《江蘇省建筑市場管理條例》的有關法律法規,集鎮建設項目必須按照建設程序依法辦理項目報建、招投標、質監、監理等手續,加強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管理。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法行為。
5、拓寬思路,大膽探索,不斷深化“三項”改革。促進城鎮建設的發展,必須增強經營城市的理念,深化改革,大膽創新,使城鎮建設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一是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按市場化運作規律,在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的基礎上,積極創造農民進鎮和經商的條件,制定鼓勵農民進鎮的優惠政策,把富裕的農民“請”進集鎮,放開、放手依靠社會力量來投資城鎮建設,逐步實現由集體經濟唱“獨角戲”到集體民營“大合唱”的轉變;向政府投資、社會籌資、農民帶資、招商引資等多渠道開發、經營的格局轉變??梢試L試把集鎮基礎設施推向市場,作為一項產業來經營,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不斷拓寬投資渠道。二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采取綜合措施,用好、用活、用足土地政策,解決好城鎮建設用地問題。千方百計發掘土地供應潛力,充分有效地利用城鎮空間和閑置土地,想方設法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因地制宜走好土地復墾置換之路,滿足城鎮建設必要的用地需求。盡快將土地使用權出讓從過去以協議方式為主,轉到以市場機制供應為主上來,提高土地資源配置的公開化、市場化程度,努力發揮土地資源優勢,真正使土地收益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三是加快推進小城鎮戶籍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盡快在全縣全面推開小城鎮戶籍制度改革。凡在小城鎮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穩定的職業或生活來源,實際居住在小城鎮的人員,都應允許其辦理小城鎮常住戶口。同時制定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農民進鎮參與小城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