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電力一流基礎匯報

時間:2022-09-24 05:15:00

導語:創電力一流基礎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電力一流基礎匯報

近年來,常州供電公司以江蘇省電力公司發展戰略統攬全局,以創建國際一流供電企業為核心工作,堅持開拓創新,努力實現高質量、高標準的創建目標,至**年10月底,公司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已達到國際一流考核標準。

一、強化安全管理,夯實一流基礎

公司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重點圍繞確保人身和電網安全,細化措施,嚴防死守,強化過程控制,加強安全文化塑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截止10月底,公司連續安全生產無事故401天。

強化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持把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作為重中之重,按照“三級控制”的原則,建立安全生產目標責任體系,將各級管理干部在安全管理上的工作到位情況,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業績來考察干部。

切實開展“危險點分析預控”,落實“二十五項反措”。堅持開展危險點預控工作的重點在班組、落實預控措施的關鍵在施工作業現場的思路,深入開展“事故預想”活動,對危險工作和復雜工作進行重點監控、重點防范,加大反習慣性違章力度,確保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大力開展安全性評價,鞏固安全生產基礎。導入安全風險管理的理念,加強危險源辯識和防范,結合各項安全大檢查,把安全性評價整改落實作為安全工作的一個重點,使安全生產的基礎管理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規劃建設并重,建設一流電網

一流的電網是一流供電企業的重要標志和物質基礎。常州電網在華東電網的樞紐地位和地方經濟快速的發展,為加快電網建設贏得了發展機遇。

科學編制電網規劃,與時進俱進發展電網。常州電網以500千伏和220千伏網架為依托,220千伏主干網架基本具有雙環網、雙電源供電能力,220千伏和110千伏線路已基本滿足“N-1”準則的要求;城區配網已基本實現“手拉手”網格式供電。

積極采用新設備,提高電網科技含量。一是加快變電所無人值班改造工作,年底變電站無人值班比例達92%;二是加快配網自動化系統的建設,目前已建成了10條,在建20條;三是加快“無油化”改造,10kV及以上斷路器無油化率已達93.61%;四是大力推廣使用無功、電壓優化運行集中控制系統,1-9月,供電電壓合格率99.38%,線損率4.89%。

三、加強經營管理,創造一流效益

公司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利潤為核心,以增加售電量為關鍵,著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各項經營指標顯著增長。1-10月公司共完成售電量89.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22%,最高負荷達到203.6萬千瓦。1-9月完成電力銷售收入35.94億元,完成利潤10280萬元;勞動生產率達到932402元/人.年。

加強預算管理,強化企業內控。公司以全面推行FMlS為契機,進一步提高財務預算管理的效能,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強化物資、招投標管理,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堅持依法經營,規范合同管理,加強審查監督,降低經營風險,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開拓電力市場,加強電費回收。加強負荷側管理,積極引導電力消費需求。加強停電管理,合理安排運行方式,加快報裝接電速度,加快企業轉供電和一戶一表改造工作,促進電力銷售。堅持電費回收責任風險抵押金制度,實行電費擔保制度,提高電費回收率。

加快外部市場發展,做實做強多種產業。公司以加快面向外部市場為主題,調整多種產業結構,大力開拓熱電聯產、房地產、汽車銷售等市場,1-9月公司多經總收入12.76億元、利潤8600萬元。

四、創新營銷機制,提供一流服務

在1995年實行“一口對外”服務的基礎上,公司不斷探索,追求卓越,營銷服務碩果累累,受到省領導的表揚和充分肯定。2002年客戶滿意率達到99.95%,被評為常州市文明行業第一名,并獲得“江蘇省服務質量獎”和全國電力行業“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品質。公司不斷轉變營銷觀念、創新服務機制,提升服務內涵,按照“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服務方針,全面落實八項社會承諾,重點實施優質服務“五個一”工程,先后開展了電力市場整頓和優質服務年、“社會看電力”活動、心橋行動、電力營銷規范化管理年活動、“電力服務邁新步,沿江開發當先行”活動,不斷提高營銷服務水平,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客戶的歡迎。

加快營銷現代化,打造“數字營銷”。公司信息技術支持系統實現了電力營銷全過程網絡化控制與數字化管理。客戶服務中心使全市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享受供電企業的優質服務。五大銀行實時收費。“95598”網站初步建成,實現了網上受理業務功能。年內建成常州地區電力營銷數據中心,實現城鄉營銷一體化管理。

優化業擴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按照“減少環節,簡化流程,縮短時間,提高效率”的要求,公司對業擴流程進行了重組,并制訂實施了供電方案審定會制度,將部門之間的串聯會簽方式改為集中審批,縮短了確定供電方案的審批時間。

五、推進管理創新,爭創一流效率

近年來,公司把創新管理作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積極探索加強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

完善責任體系,推行過程管理。在進一步完善以雙文明綜合承包為載體的責任體系的同時,導入過程管理的理念,構建以各專業條線管理為基本、以目標為導向的過程管理考核體系,實現了對工作質量和過程的動態管理,強化了各級管理責任,以過程控制的高質量,來確保工作成效的高水平。

成立帶電作業中心,實行專業化管理。公司于3月份成立了帶電作業中心,負責常州二市五區的帶電作業任務,進一步拓展項目,研發新型工具,最大限度地發揮在提高輸變電設施可靠性、供電可靠性等方面的作用。今年1-9月共進行各類配網帶電作業727次,節約停電時戶數23466個。

開展同業比較,追趕國際水平。公司扎實開展國際比較工作,進行了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完成了技改工程管理七個流程分析描述,全面學習消化了國際比較管理咨詢診斷成果,確定項目管理等四個專題為國際比較對標項目,廣泛開展了對標工作。

導入國際標準,開展“三標”認證。為提高標準化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管理的持續改進,公司于**年初在核心產業內全面推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的三位一體貫標認證。目前已進行了第一次內審,今年底將通過認證審核。

六、堅持科技創新,追求一流技術

公司堅持科技興企,加大資金投入,高起點地推進科技創新,圍繞促進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推進新技術、新成果的實用化工作。

拓展配網GIS功能,提升實用化水平。在與負荷管理系統、調度自動化系統、營銷信息管理系統互聯的基礎上,公司對GIS實用化功能進行進一步開發,一是用戶信息的快速定位、查詢功能,二是自動確定停電影響范圍,三是WEBGIS瀏覽查詢和移動GIS數據錄入。

開發變電所異常信號分析輔助決策系統。公司自主開發了變電所事故異常分析輔助決策系統,對變電運行中所有故障信號進行集中管理,應用計算機系統進行分析、判斷,實現了網上仿真培訓,并能輔助變電運行人員進行故障處理。

開發圖紙管理系統,實現圖紙專業化管理。為有效解決生產技術圖紙管理這個難點問題,實現管理創新,公司開發了圖紙管理系統,目前公司所有變電一次、二次圖紙及輸電、配電線路圖紙基本輸入到位,進入實用化階段,使各生產技術圖紙得到充分共享。

組織重點課題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自**年以來我公司承擔省重點項目共13項,開展自定科技項目35項,其中帶電作業在配網檢修中的綜合應用、GIS系統在配網低壓管理中的研究與應用等多個項目獲得省公司、市政府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一流隊伍

公司以弘揚“競爭求發展、創新當先行”的公司精神和建設學習型員工為核心,狠抓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隊伍素質的提高,推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步協調發展。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領導班子工作水平。深入開展創建“團結、廉潔、開拓”好班子活動,加強民主集中制,完善領導班子內部議事制度和決策程序,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公司領導班子被市委授予“2002年度好班子”榮譽稱號。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全面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建立兩級監審工作委員會,發揮“六位一體”的整體監督優勢,突出抓好兩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工作,深入開展“求真務實作風年”活動和“堅持‘兩個務必’,創優爭先”主題教育活動,實現了“三個千萬不能發生”的目標。

內強素質,外塑形象,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新拓展。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立足公司實際,面向長遠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公司文化戰略,使公司的文化理念在管理實踐中逐步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成為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建設學習型企業,培育三支人才隊伍。營造企業學習氛圍,著力培養員工的學習力、創新意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為公司實現跨越發展積蓄新的能量,使公司的整體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2002年我公司成為江蘇省經貿委建設學習型企業的試點單位,并獲得常州市建設學習型企業工作示范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