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匯報

時間:2022-10-13 04:58:00

導語: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匯報

近年來,**縣認真按照中央、省、市關于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弘揚“風清氣正”的農村社會氛圍為主題,以加強鎮村干部隊伍建設為舉措,大力實施“三廉”工程,努力構建黨員干部教育、制度、監督“三大”體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證。

一、實施“倡廉”工程,筑牢思想防線,構建干部不愿腐敗的教育體系

良好的教育是黨員干部廉潔辦事的前提。近年來,我縣針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思想特點,不斷豐富教育載體,拓展教育形式,通過堅守“一個陣地”,創辦“一個專欄”,做好“三個一批”來以教倡廉。

一是堅守黨員干部教育陣地。充分發揮縣鄉黨校培訓干部主陣地作用,今年已先后舉辦鎮村干部培訓班2期,培訓黨員干部200多名。縣紀委領導專門就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現狀、特點以及新時期農村黨員干部的紀律要求作了講座,使參訓黨員深知“拒腐防變”的重要意義,明確了行為規范和工作要求。各鄉鎮黨校也加強了對農村黨員干部的培訓,黨政主要負責人、紀委書記親自講廉政黨課,培訓黨員干部2000多人次。

二是開設反腐倡廉專欄。在縣報《**通訊》增設反腐倡廉專欄,及時刊登黨風廉政政策政令、工作動態及典型案例等,發送到全縣各單位,使反腐倡廉思想滲透到每一個黨員干部。至7月底,已發行29期87000份,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三是推進“三個一批”活動。建立了一批廉政文化“主陣地”??h紀委、監察局直接抓了澄江鎮的石獅梁家、禾市鎮的熊瓦、橋頭鎮的剡頭村等10個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點,通過“抓重點、出先進,以先進、帶后進”的方式,全縣22個鄉鎮都有廉政文化宣傳站、宣傳長廊,290個村都設有廉政文化櫥窗、專欄,內容涵蓋黨員干部行為規范、反腐倡廉格言警句、鄉(鎮)村政務、財務、事務公開等。創作一批廉政文化“好節目”。依托縣劇團、文化館編排了歌曲《公仆贊》,小品《送禮》、《局長與秘書》、《還有這種人》、《家和萬事興》等廉政文化節目到各鄉村巡回演出32場。開展了一批廉政文化建設活動??h電影公司開展送電影下鄉,放映電影《孔繁森》、《生死抉擇》、《撼天雷》等影片380場;縣紀委、縣檢察院、縣文化廣播電視局精選了76幅廉政書畫、典型案例剖析展板到各鄉村巡回展覽;各鄉鎮通過組織觀看反腐倡廉宣傳錄像帶、光盤等形式,在廣大農村營造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氛圍。

二、實施“守廉”工程,建立制約機制,構建干部不能腐敗的制度體系

黨員干部廉不廉,制度規范是關鍵。為進一步規范鎮村干部管理,我縣將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制度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從各個方面和多個層面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管理。

一是建立對農村基層干部的監督管理制度。在鄉鎮和縣直單位,普遍推行了領導班子研究重要事項“一把手”末位表態制,決策責任追究制,“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財務、基建等制度。在村組,全縣290個行政村均制定了《村民會議制度》、《村民代表大會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監督小組制度》等,使村民自治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管理;針對農村黨員干部存在的一些傾向性、苗頭性和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出臺了《村干部廉潔自律行為規范》,對鄉(鎮)村組織及黨員干部遵守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時,建立了農村基層干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拔任用機制,促進農村基層干部作風的轉變。

二是建立健全農村資金、資產和資源管理制度。首先,推行了“鄉財縣管”、“村財鄉代管”。全縣22個鄉鎮均完成了財務移交接工作,290個村均實行“村財鄉代管”,代管集體資金1600萬元,確保了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其次,完善農村集體資產承包、租賃、出讓等管理制度。凡農村集體土地、山林、灘涂、水面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后,通過公開招投標依法處置。再次,改革惠農資金發放辦法。制定《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和發放方式改革辦法》和《財政惠農補貼資金“一卡通”實施方案》,成立縣財政局局長為組長的“涉農補貼資金監督小組”,加強了“三農”政策貫徹落實及惠農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查了各類違反“三農”政策行為。

三是嚴格執行政務、村務公開制度。制定了《**縣推行政務公開實施方案》、《**縣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按照“方便監督、真實公開、利于工作”的原則,建立了一套切合實際、長效管用的政務、村務公開運行機制,切實做到六個“有”。一有機構。各鄉鎮都成立了政務公開小組和監審小組,村一級則成立了議事會、監事會、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等機構。二有人員。每個鄉鎮政務公開小組有2-3人,每個村至少1名村務公開聯絡員。三有制度。政務公開建立了監審小組工作制度、公開小組工作制度等,村務公開有村務公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四有規程。把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內容分成幾十細項,每個細項都有明確要求。五有專欄。鄉(鎮)村分別建立了面積在20平方米、8平方米以上的公開欄,有表格式、簡報式公開等。六有記錄。統一制發村務公開“兩表三簿”、政務公開“兩冊兩簿”,把公開工作情況記錄在案、存檔備查。此外,在蘇溪、澄江、碧溪等地積極推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群眾訴求中心),公開辦事程序、時限、收費標準,抽調有關基層站所人員集中辦公、全程辦理、各種事務,有條件的村還建立了便民服務點,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群眾。

四是建立黨員干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針對全縣黨員干部存在的一些問題,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縣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意見》,從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針對基層少數黨員干部存在的奢侈浪費、享樂主義等行為,提出了“五個嚴禁”,即嚴禁公款大吃大喝、賭博、公款娛樂、超標超編購用公車、違規購建住房;“兩個嚴格”,即嚴格執行外出考察審批、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并加強了監督檢查,上半年,開展明查暗訪3次,通報批評了8個單位11個違反工作紀律的干部,加強了干部作風建設,推動了黨風廉政建設。

三、實施“保廉”工程,嚴查違紀違規,構建干部不敢腐敗的監督體系

嚴懲違紀違規是震攝腐敗分子,確保黨員干部廉潔辦事的有力舉措。一方面,加強治理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教育醫療亂收費、農民負擔、農資偽劣及亂漲價等問題,加大專項檢查力度。上半年,縣農業局開展5次專項檢查,查辦涉農違法案件54起,繳獲假劣農藥60件,不合格農資242件;縣工商局查處不合格農資案4起,罰款1.66萬元,縣物價、教育、衛生等部門也開展多次專項檢查,制止了部分學校、醫療醫藥單位的亂收費行為,責令退款6萬多元,給予經濟處罰5萬多元,追究亂收費單位領導1人。另一方面,加大了案件查處力度。建立健全查辦案件“三項機制”,一是查辦大要案協調機制。成立大要案協調領導小組,明確縣紀委、檢察院、法院、公安局等成員單位的具體職責,保持查辦案件的高壓態勢。二是查辦案件督辦機制。縣紀委8個科室分成3個案件督辦組,分片包干,對基層紀委查辦案件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業務指導。三是基層紀委(紀檢組)辦案聯動機制。將全縣46個基層紀委(紀檢組)分成6個聯動辦案組,整合了辦案力量。1-7月,全縣立案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29件30人,有力地震懾了腐敗分子,促進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保障了農村經濟有序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廉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