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熱點問題匯報
時間:2022-10-14 04:29:00
導語:集中整治熱點問題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群眾利益無小事。20**年以來,**縣始終把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作為整肅紀律、重塑形象、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來抓,在狠剎歪風,弘揚正氣上大做文章,純正了黨風、政風,凈化了社會風氣。
向損害群眾利益行為宣戰
近年來,該縣富裕起來的農民為改善居住條件,建起了一棟棟漂亮的新房,但在農民建房審批過程中,一些部門和鄉鎮把農民建房當作一塊“唐僧肉”,紛紛伸手向建房戶收取名目繁多的費用,其中相當一部分屬違規收費,群眾苦不堪言,反映強烈。在農村稅改過程中,**縣委、縣政府下決心狠剎這一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歪風,對農民建房收費情況開展了專項治理。縣鄉兩級和有關涉農部門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并抽調專人組成督查指導組和駐村工作隊,做到“一鄉一組,一村一隊”,同時,實行縣四套班子領導包干責任制,每個縣領導負責一個鄉鎮、掛一個村。
為使專項治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該縣責令各鄉鎮和國土、建設、水利等部門在摸清實情的基礎上,切實搞好自查自糾,將違規收取建房農戶的費用在限期內全部退還,否則,對主要領導要摘帽子、挪位子。各地、各有關單位領導聞風而動,紛紛帶隊進村入戶,調查摸底,組織清退。為確保清退工作不走過場、不留死角,該縣抽調專人組成13個督查組進行專項檢查,深入農戶家庭逐項檢查落實,使建房農戶深受感動。在組織清退過程中,該縣還將存在違規收費問題的鄉鎮和部門新購置的5輛小車封停在縣委大院內,在干部中間引起極大震動。強有力的措施,使專項清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縣在短時間內向建房農戶清退各項違規收費184萬多元,涉及建房農戶1952戶。
為鞏固治理成果,防止反彈,該縣規定所有涉農收費均實行公示制度,通過公示牌、公示欄等形式向農民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同時全面實行涉農收費“一證兩卡”制度,即《涉農收費許可證》、《農民負擔卡》和《中小學收費卡》,對有令不行,繼續進行違規收費的,予以嚴肅處理,并通報全縣。現在,全縣涉農收費工作已走上法制化軌道,農民負擔進一步減輕,農民人均減負達54.9%,農民負擔信訪件大大減少,沒有引發一起集體上訪或越級上訪。
向“福利店面”開刀
該縣部分單位以福利名義,將臨街公有商業店面低價處理給干部職工,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對此群眾強烈不滿,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縣紀委、監察局重拳出擊,整治這股歪風。
為掌握全縣“福利店面”的真實情況,縣紀委、監察局抽調骨干力量,組成三個調查組,深入到縣直有關單位進行調查核實,全面掌握了各單位“福利店面”的面積、單價、交款金額及購買者姓名等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委托縣房地產價格評估事務所對每間“福利店面”的價格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確定每間店面的評估價,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每間店面每年按評估價折舊2%,并給予30%的優惠,確定實際補差價,由受益者補交店面差價款,讓購買者口服心服。
清理“福利店面”涉及14個單位,205人,其中科級干部48人,牽涉面廣,人員多,阻力較大。為順利推進店面清理工作,縣委常委會先后三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二次下發抄告單,督促有關部門認真對待,積極配合。店面清理工作的關鍵在于補差款的兌現,而個人補差款少的上千元,多的達五萬元,因涉及到個人切身利益,干部職工的抵觸情緒較大,縣紀委、監察局圍繞“化解抵觸情緒,提高思想認識”這一工作思路,抽調人員組成7個清收小組,二人一組分片包干,沉到被清理單位,不厭其煩地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通過召開班子會、干部職工會和個別談話等方式,把政策宣傳解釋到位,同時規定交款最后期限,對逾期不交清店面補差款的人員,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強有力的措施,使等待觀望者交款了,僥幸猶豫者行動了,350多萬元店面補差款全部在限期內交清,店面清理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在搞好店面清理工作的同時,該縣還舉一反三,見微知著,對利用國有資產為個人謀私利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以縣委、縣政府文件形式下發了《關于禁止利用國有資產變相為干部職工謀取私利的若干意見》,對此類問題進行了規范,有效防止了國有資產的流失。這次店面清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真正達到了“清理一片店面,規范一類管理,教育一批干部”的效果,群眾反響熱烈。
向教育亂收費喊停
中小學亂收費是該縣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20**年又是“全國中小學亂收費專項治理年”,該縣以此為契機,針對一些學校為一校之私利,巧立名目向學生亂收費問題,積極開展了中小學亂收費專項治理。
中小學亂收費是困擾教育多年的頑癥,廣大群眾對此深惡痛絕。該縣在專項治理工作中,按照綜合治理,標本兼治,懲防并舉的方針,下決心根治這一頑癥。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該縣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宣傳工具,廣泛宣傳“專項治理年”活動內容,宣傳中小學亂收費的危害性和治理中小學亂收費的重要性、緊迫性,使廣大群眾和師生人人皆知,在全縣營造出治理中小學亂收費的濃厚氛圍。
同時,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社會監督。完善收費公示制度,在每學期開學之初通過電臺、電視臺和學校收費公示牌、校務公開欄等,將收費項目和標準公布;實行收費工作責任追究制,制定了《關于中小學亂收費紀律處分及責任追究暫行規定》,規定校長為學校收費工作第一責任人,學校出現亂收費現象,校長要負領導責任,相關人員要負直接責任;建立學校收費社會監督機制,由縣教育、財政、物價、監察、審計等部門組成中小學收費工作聯席會議,加強監督檢查,并從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中聘任37名學校收費監督員,進行明查暗訪,形成社會監督網絡。對在專項治理前發生的亂收費問題,該縣本著自查自糾處理從寬,被查被糾加重處理的原則,責令各中小學在限期內將亂收費款全部退還給學生。各校迅速行動,在限期內將各種亂收費款110多萬元全部退回了學生。與此同時,對那些頂風違紀,繼續搞亂收費的人和事,堅決查處,絕不手軟,先后查處亂收費案件12件,處理責任人18人,其中5名校長被撤職,3起典型案例在全縣通報,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有力遏制了中小學亂收費的發生。
向“股梗阻”說不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近幾年來,該縣通過開展民主評議行風和部門形象測評等活動,部門領導依法行政意識增強,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投資環境得到優化,但這些部門的中層干部——股級干部,具體行使著管理、審批和處罰等職權,可謂是官職不大、權力不小,卻在全縣發生的各類信訪和投訴案件中,越來越成為關注的焦點,頻頻被曝光,這種現象被群眾戲稱為阻礙經濟發展的“股梗阻”。群眾的呼聲、客商的投訴,使縣委、縣政府下決心對“股梗阻”問題進行專項整治,決定從20**年開始,在5年時間內,分期分批對全縣20個執收執罰單位和經濟主管部門的股級干部開展民主測評活動,對在民主測評中發現存在嚴重問題或普遍反映不好的股級干部,要實行誡勉談話、換崗或免職處理。
測評活動一經啟動,立即受到廣泛關注。縣委成立了測評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意見,向每個測評單位派駐督查指導組,公布了舉報電話,設置了舉報信箱。各測評單位都派出專人走訪服務對象,發放問卷調查表,收集各方提出的意見、建議,督促有關人員進行整改。各測評對象面對真刀真槍的測評活動,都能積極對待,認真撰寫述職報告,積極查擺自身缺點,虛心接受群眾意見,深刻剖析存在問題,切實提出整改措施,工作作風和服務水平普遍有了較大改進和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股級干部測評,都有800多名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服務對象以及私營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受邀參與民主測評活動,使測評工作更加緊張、真實、有效。兩年來,共測評出優秀股級干部16人,有14人被誡勉談話,5人被換崗,2人被全縣通報,1人被免職。每次測評活動結束后,還要在縣有線電視臺《黨風廉政之窗》專題節目中推出專輯,進行深度報道,跟蹤問效整改結果。通過測評,“股梗阻”問題得到了有效疏通,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 上一篇:農村信訪工作匯報
- 下一篇:政務公開陽光政府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