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科學發展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03 04:47:00
導語:鎮科學發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梯上房易,無水行舟難。
個中道理世人皆知,卻鮮有人捫心自問:無水怎能快行舟?
**留智廟鎮用事實給這個問題做出了響亮的回答:無水借水舟行疾。
如同京杭大運河注定要在這里與藍天白云永生相伴,歷史,注定要在這片土地上留下變遷的烙印;時代,注定要在這片土地上譜寫壯美的華章。留智廟鎮解放思想,創新思路,發揮毗鄰德州優勢,以跨越發展為主題,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借勢德州科學發展,走出了一條“借水行船、強鎮富民”的新路子。截至11月底,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完成9.7億元,同比增長20%;稅收完成540萬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億元,同比增長3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23元,同比增長7.3%。
這真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
借勢謀局
對于一個長期以傳統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且產業結構又相對單一的地方來說,既要突出地方特色又要謀求長遠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思維模式。
若想實現跨越發展、科學發展,留智廟鎮究竟該走一條什么樣的路子?今年年初,該鎮黨委書記蘇憲堯、鎮長高來升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了借勢德州、加快發展的工作思路。這一思路的制定并不是他們拍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立足該鎮自身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經過反復磋商所形成的共識。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城建規模不斷擴大,投資環境日益改善,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成為魯西北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商貿中心,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和輻射帶動作用越來越強。留智廟鎮作為德州的近鄰,人緣相親、文化相近、聯系密切,具備合作發展的感情基礎;兩地產業相通,經濟互補性強,具備合作發展的產業基礎;本地土地、勞動力、農副產品資源豐富,與德州在勞務經濟、農副產品供應以及承接德州企業轉移等方面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鎮政府距離德州市區僅有6公里,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借水行船、加快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另外,衡德高速、衡德公路、富德路、機德公路、石德鐵路穿境而過,104國道、京滬高速、京滬鐵路由鎮域東側蜿蜒南下……四通八達的平坦大道構筑起留智廟鎮連接天下財富的快捷通衢。
“借勢德州,科學發展。”這鏗鏘有力的聲音不僅是留智廟人永不滿足、勇往直前的莊嚴宣誓,更是留智廟人解放思想、創新思路的具體體現。
2007年,一曲“借水行船”的豪邁勁歌在魯西北與冀東南交匯處驟然響起。
發勢變局
大思路謀求大發展,大手筆書寫大文章。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留智廟鎮按照服務德州、利用德州、融入德州的原則,堅持科學規劃、逐步開發、市場運作、高標建設、規范管理、高效服務的建設方針,靠內資啟動,借外力發展,加大開發建設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創優環境,樹立形象,筑巢引鳳,從年初開始就謀劃建設冀魯(**)經濟協作區。
11月8日,與德州接壤的冀魯(**)經濟協作區一期工程在歡快的鑼鼓聲中開工建設了,總投資5.8億元的八個工業項目落戶其中。該協作區規劃總面積18平方公里,根據產業特點和產業性質,分為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區和工業區,計劃用五年時間,力爭將其建設成為**借勢德州、加快發展的“橋頭堡”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各類企業異軍突起,紛紛在這片熱土上扎根、成長、開花乃至結果,奏響了留智廟“工業強鎮”的最強音。
與此同時,留智廟鎮在“形成特色是基礎、因勢利導是關鍵、政府服務是保證”的全新思路下,以德州扒雞集團、黑馬蔬菜交易市場為依托,以“兩大基地”(百萬只肉蛋雞基地、萬畝陸地蔬菜基地)建設為重點,大力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一村一品”,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和特色農業的發展水平有了質的提高。全鎮有養雞專業村38個、養雞專業戶183戶,養雞存欄達到96萬只,其中10萬只以上的村4個,5萬只以上的養殖小區4個,萬只以上的養雞大戶25戶,實現了特色化、規模化、專業化、高效化發展,僅此一項每年可為農民增收千萬元以上。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200畝,每畝年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
勞務輸出是留智廟鎮發展第三產業的一種手段和現實需要。他們充分利用與德州接壤的區位優勢,通過培訓引導、提供就業信息,今年全鎮勞務輸出人數多達8700人,僅此一項就為農民增加收入8000多萬元。而以煤炭銷售、廢品收購、汽車運輸為主的商貿流通業始終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全鎮商貿流通業已完成銷售收入14424萬元,上交稅金180.3萬元,新增商貿公司3個,工商業戶30多家,商貿流通業已成為增加群眾收入的又一重要渠道。
風光不與四時同。發展工業達到“強鎮”目的,發展農業達到“富民”愿望。留智廟鎮兩翼齊飛,在這片律動的土地上書寫著壯美的篇章。
得勢成局
鎮域經濟發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思想不斷解放的過程。
借水行船,主動承接德州輻射是留智廟鎮實現跨越發展的現實選擇。
留智廟鎮領導班子堅定地認為,依托德州,加快發展,就要立足本地的優勢和特色,遵循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律,堅持“準確定位、全面接軌、長遠規劃、梯次推進、積極依托、主動服務、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思路,進一步強化融入意識、開放意識和創新意識,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一幅“強鎮富民”的美好圖景已在他們心中繪就。
發展生態型、外向型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瞄準德州禽、奶、菜、棉市場需求,按照“穩棉、興牧、擴禽、優菜”的思路,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畜禽養殖業和蔬菜種植業,把更多的農產品打入德州市場。2008年養雞存欄要達到130萬只,擴大蔬菜種植面積1000畝,重點扶持天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占地395畝的10萬頭豬養殖項目,加快生態綠色養殖和循環經濟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搞好農副產品轉化增值,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輻射基地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在沿德州的鄉村謀劃建設大型蔬菜、畜禽等專業市場,搞活農副產品流通。
做好工業對接文章,積極搞好分工合作和配套服務。充分借助德州交通、環境、三產優勢,發揮本地橡塑制品、汽車零部件行業品種規格全、加工能力強的優勢,緊緊依托德州大企業、大集團,甘當配角,拾遺補缺,組織好分工協作,大力發展上下游關聯產品和配套產業,有選擇地承接德州產業和企業的轉移,使留智廟鎮逐步成為德州發展工業的配套、加工基地。繼續抓好以機鐵加工制造、橡塑加工、煤炭流通為主的三大主導產業,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
做好商貿流通文章,提高第三產業發展水平。針對德州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的特點,大力發展建筑、運輸和餐飲娛樂等第三產業。按照“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的思路,大力發展交通運輸和現代物流業。抓好環德州北部、西部的運輸站、倉儲基地建設,加大煤炭、木材等各類專業市場、批發市場、商業街的建設力度,逐步形成市場體系完整、功能完備、網絡暢通的物資集散地。
濃墨重彩繪新圖,如椽巨筆寫輝煌。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一直被留智廟鎮領導班子這種“解放思想無止境,經濟發展超常規”的思維模式和“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作風所感動。
面對未來,長久不滅的是膽識和豪氣,與時奮進的是凌云壯志。留智廟人如詩人般深沉執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又似搏擊云天的鯤鵬,扶搖直上九萬里……我們有理由相信:留智廟鎮必將是響遏行云的黃鐘大呂,彈奏出和諧悅耳的時代強音。
宏偉壯觀的發展藍圖無不向世人昭示----留智廟鎮正在沿著解放思想、科學發展的大道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 上一篇:人民政府行政問責制度
- 下一篇: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