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報告

時間:2022-05-31 10:52:00

導語:校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長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報告

感謝*市給我這次機會,按照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要求,結合*市的一些情況,談一談我對科學發展觀的體會和理解。我準備談三個方面問題:第一個談一談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意義;第二個談一談落實科學發展觀與解放思想;最后聯系*實際,談一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幾點思考。

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意義

科學發展觀是怎么提出的?20*年4月15日同志在廣東省佛山市搞非典調研時,首次提出科學發展觀理念。當時,同志出任我們黨的總書記不到半年,他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經濟發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得也很快,但為什么發生非典以后我們的很多工作很被動?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發展觀。可以說,有些突發事件會深化我們的一些認識,有些突發事件會改變我們的一些思路。像現在遇到的金融危機,我們*在外貿出口上遇到一些問題,在某種意義上是壞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就不一定了。20*年7月,在“全國抗擊非典工作會議”上,同志首次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即全面、協調、可持續。20*年8月28日至9月1日,同志在江西省井岡山市調研時,第一次使用了科學發展觀的概念,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這時還不能說科學發展觀就形成了。20*年10月,同志在十六屆三中全會講話中,初步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體系,標志著科學發展觀的形成。這個理論體系當時是三個方面的內容,現在學的科學發展觀是四個方面內容,我給這三個方面內容概括為“三個明確”:第一,明確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核心就是以人為本,這點非常重要,科學發展觀是怎么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什么?有的單位搞了二、三個月問科學發展觀是什么還說不上來,那恐怕就說不過去了。第二,明確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容。內容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第三,明確了科學發展觀的方法。方法就是統籌兼顧。20*年*月25日,同志在中央黨校省部級班講話中,把科學發展觀由三個要素提升為四個要素。*報告也是這四個要素、或者四個要件。

如何記住科學發展觀,就記住“1131”,第一個“1”,一個要義,發展;第二個“1”,一個核心,以人為本;“3”,三個內容,全面、協調、可持續;最后一個“1”,一個方法,統籌兼顧。在同志之前,已經有六種發展觀,如經濟增長論、增長極限論、循環經濟論,可持續發展論、自由社會論等,同志提出的是第七種發展觀。為什么前六種不說是科學發展觀,同志提出的稱為科學發展觀,關鍵在哪?前六種發展觀有沒有科學因素,有,但為什么總體叫它“傳統發展觀”?凡是發展觀,都必須要回答人和物的關系問題,如果以物為本,就不是科學的,傳統的六種發展觀都是以物為本;獲得諾貝爾獎的克魯澤曼說,現在的發展觀只有把人定在核心的地位,那么它才是科學的。同志提出的第七種發展觀,是以人為本,所以科學發展觀科學就科學在以人為本上。以人為本,可以說改變了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格局,提升了我們中國共產黨的理念,使民生問題得到了制度性的解決。2009年4月*日,關于醫保的方案出臺了,這是解決民生問題,老百姓都受益,尤其是那些弱勢群體,受益的程度更大。醫保得到較好的解決之后,是老百姓都關心的教育體制改革,高中分不分科問題也要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人的發展都必須以人為本,我們國家發展、*發展為了什么?都是讓人民生活得更好,就是*報告最后一句話“為我們明天美好的生活而奮斗”。*報告共28084個字,這次字數是最長的,新意也是最多的,尤其是第八章,提出關注民生的五個“所”:學有所教,是解決上學難;勞有所得,是解決就業難;病有所醫,是解決看病難;老有所養,是解決養老難;住有所居,是解決住房難。老百姓的“五難”解決了,就沒有什么難題了。去年我寫了篇《*報告的四十個亮點》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召開前我們去越南的時候,越南沒有黨校有政治學院。他們的院長就說,30年來中國共產黨有兩位領導人非常值得我們越南人敬佩。一個是鄧小平,盡管他拍板打了中越反擊戰,把我們老街打成平地,但我們還是敬佩他。鄧小平不單是你們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是我們越南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另一個就是,他更關注民生、社會建設。所以,任何一個領導不關注人,那么他就要脫離人。

中央為什么要搞科學發展觀的活動呢?我的理解,是出于三點考慮:

第一,科學發展觀提升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布局。鄧小平同志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兩個布局,即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同志的社會主義建設是三個布局,即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但是,無論小平同志的兩個建設還是同志的三個建設,都缺社會建設。同志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以人為本,在四中全會上就提出了第四個建設——社會建設,把過去“三位一體”提升為“四位一體”。社會建設給人搭建了一個平臺。去年總結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同志又提出第五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第六個建設——黨的建設,但最大的亮點還是社會建設。*沒開時,說的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布局,*報告第四部分的第二段,同志已經把這四個建設定為我們國家的基本綱領,可以看出,社會建設是多么重要。過去,我們國家建設就是忽視社會建設。同志剛任總理的時候,歐洲一個記者問溫總理,您作為一個大國的總理,你覺得你面前的問題是什么?溫總理沉思了半天說,我認為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濟建設這條腿長,社會建設這條腿短,以前是,現在仍然是。所以說,科學發展觀提升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布局。

第二,科學發展觀解決了當代中國的關鍵問題。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大會上,總書記說:“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國家面臨著三個根本問題,中國共產黨就是在解決這三個根本問題中前進的。”一是結束以后面臨建設一個什么樣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結束以后,我國經濟發展已到了一個崩潰的邊緣,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不行,的建設模式也有問題,那么社會主義怎樣建設,鄧小平同志提出建設一個什么樣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當時,全世界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公有制加上計劃經濟,十五個社會主義國家都是這種模式。第二種模式是私有制加上市場經濟,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是這種模式。在這兩種模式的競爭中,上世紀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著第一種模式失敗了。此后,只剩五個社會主義國家,即中國、越南、古巴、老撾和朝鮮。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創立了第三種模式,即公有制加上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這。這次G20峰會,為什么19個國家都負增長,就中國是增長,已經說明這種模式的成功。我給大家講一個花絮,先簡單介紹一下英國首相布朗,他很有思想,對我們黨非常佩服,*開完的第十天,就把他的內閣成員集中到一起學習*報告的第八章,看中國共產黨是怎么解決民生的。4月2日,G20峰會英國首相布朗宴請與會國領導人,布朗坐主位,關鍵右邊座位誰坐?美國記者說可能是奧巴馬,法國記者說可能是薩科奇,德國記者說可能是默克爾,最后是我們國家主席。通過宴會座位的安排,說明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國家。在這次峰會前,美國高盛集團總裁約瑟夫總結中國的體制時說,現在的市場經濟模式,中國的社會主義加上市場經濟這種模式是最成功的。中國的這種模式就像中國的一個漢字,“天高云淡”的“淡”字,水火相容。二是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了這個問題。三是怎樣發展,怎樣做到科學發展。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解決了這個問題。2005年中央黨校就成立了科學發展觀在中國的課題組,在浙江召開了課題匯報會,原浙江省委書記習講了科學發展觀視野下浙江發展面臨的問題:第一,浙江缺水。浙江缺好水,由于小企業多,上面造紙的,下面化工的,把浙江的水都污染了,把生態環境都破壞了。浙江民營經濟發展雖快,但浙江一些違背科學發展的地方在全國也是第一的;第二,浙江缺人。浙江又多人又缺人,多的是教授博士碩士本科,缺的是技工。所以說,現在有些學生不如上職業技術學院,先就業再發展;第三,浙江缺地。杭州要發展,一寸地也沒有,10層樓以下都要扒掉;第四,浙江缺電。

我剛才提出這個背景,其實就是針對我國新世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存在的一些問題來談的。我國的決策層是非常清醒的,落實科學發展觀最大的問題在哪?其實就是分配領域的問題,城鄉差別過大的問題。1978年的城鄉差別是1.8:1,到2008年城鄉差別是3.3:1。去年8月28日,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向全國人大提交材料的時候指出,這個差別不能再拉大了,在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中我國的城鄉差別是最大的。所以說,怎樣做到以人為本是很突出的問題。

第三,科學發展觀是應對金融危機的理論指導。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中國僅僅是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引發的生產過剩危機。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省委書記吉炳軒同志說,美國的金融危機,根源于新自由主義經濟,美國不搞什么科學發展觀教育,他有一個新自由主義經濟的理念,是80年代華盛頓所形成的共識,具體來說,就是不讓政府控制,完全靠市場看不見的手來調控。克魯德曼、格林斯潘等都信奉新自由主義經濟。最后,格林斯潘也承認過于強調新自由主義經濟,給每個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美國的救市仍堅信新自由主義經濟,布什的7000億、奧巴馬的7870億救市指導思想都是新自由主義經濟。美國為什么不像我們采取的這種方式。一是他已經把這種理念轉化為政策了,把這種理念轉化為制度了。二是美國的政策制度,按照這種理念已經形成體制、實踐模式了。三是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宗教魅力。20*年我去歐洲走了8個國家,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形態,比如英國,就是農村七八戶也有個小教堂,他對人的統治非常嚴厲。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相比,我國救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今年1月18日,總理在英國訪問的時候曾說過:“我可以拍胸脯說,我們拿出4萬億沒有買一分不良資產。”美國的救市是買了不良資產,中國的救市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思維下,采取救民來救市,擴大內需,解決民需不足,這就是以人為本。在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9字方針“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總理政府報告把9字方針變成24字方針“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諧”。現在我們國家生產過剩,與1997年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時候的一些政策過頭有關系。廣東省委書記同志很明確地說,過去在沒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明知道有些企業破壞環境,誰敢砍,一砍農民工回潮了、回鄉了,現在金融危機幫了我們的忙,把落后生產力砍了,這是好事,我們救市絕對不救那些落后生產力。任何東西都有利有弊,我們這個理念是對的,以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來救市,通過救民來救市,擴大內需。經濟學上內需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生產消費內需,第二層是生活消費內需。我們需要的是擴大生活消費內需。中國的內需不足,是民需不足。政府報告也提到擴大內需的重點是要擴大居民消費。*市有關部門制定決策,在這個微觀層面上出臺政策的時候要充分考慮這個因素。*萬名大學生就業工程,這恰恰是解決民需不足,等到5年、10年以后,這些人會成為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對改變我們*的人民素質、提升*人才結構都非常重要。現在有遠見的大企業,它不裁員,而是在人才低谷時吸引人才,這對未來的發展非常有用。沿海廣東、浙江、福建經濟的外向度比較大,受金融危機沖擊比較早,比較快,比較重,3800個企業倒閉了1800個,從目前看這是不好的,但他經濟回轉的也比較快。咱們*是外向型經濟,外向度92%,那必然受沖擊,但不要怕。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好事,第一,淘汰一些企業,審視了*經濟發展模式,應該怎么辦?外向度高,就在內需上下功夫。3月2號在《黑龍江日報》上我寫了篇《我省應對金融危機要關注“四個效應”》文章,大家要看看,一是口紅經濟效應,二是抱團取暖效應,三是人口紅利效應,四是基礎建設效應。其實我們*的很多方面,應該搞這個口紅效應,發展旅游,發展文化產業。1997年韓國金融危機靠什么?一是韓劇,韓劇現在還熱銷,二是美容。日本1997年的金融危機靠什么?動漫。美國1929年的金融危機靠什么?羅斯福的社會保障。現在我們國家也在搞社會保障,其實社會保障就是在解決民需不足的問題。我們的決策層,一定要在科學發展觀的視野下來解決問題,中國作為第三個經濟大國,外向度太高了,應該是30、40%。我覺得咱們*和哈電站集團相似。哈電站集團,95%是面向國際市場。我給他們提了個建議,要成立研發部,不單是研發火電、風電和核電,還要研究國際政治格局,研究有貿易往來國家的政治走向,如果你和索馬里和蘇丹交往,國家政局穩不穩定,美國對他什么策略,俄羅斯對他什么策略,都要研究。*的研究部門,不僅僅要研究*,還要研究國家的政策走向,尤其是要研究俄羅斯的政策走向。研究師不要僅僅給領導寫個講話、材料,應該超前,比如中央,曾培炎掛帥成立一個龐大的研究機構,類似于美國的蘭德公司。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吃虧了,中國08年在應對金融危機上很多政策是失誤的,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我們國家的研究部門,尤其主流研究部門沒發現,都說是宏觀調控的結果,金融危機都發生了,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結果我們政府部門還在緊縮,這不是失策嗎?達沃斯論壇,一般都是一流的經濟學家參會,這兩次論壇經濟學家一個不找,所以說,科學發展觀確實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指導思想。

*市要抓住這個機遇,要堅定這個信心,拉動內需。那么,內需要怎么拉動?危機這倆個字,危和機,都是在一起的,就是危中含著機遇。我們擴大內需采取很多的政策,像大學生就業問題,每個學生都配電腦,住房都給提供貸款,這都是拉動內需上的重要舉措。還有一點,拉動內需必須得靠房地產。但是,更主要的是農村這一塊,中央的思路非常對,像咱們牡丹江的穆棱,要成為*市的“衛星城”,這思路非常好。現在糧食漲價,這個漲價那個漲價,農民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國家給依安縣糧補1.3個億,最后付出的是1.5個億。現在農民種水稻還行,種大豆、種玉米都不行,黑河農民手中還存200萬噸大豆,轉基因大豆給黑龍江沖擊非常大,黑龍江經濟損失很大。我到93農場搞調研的時候,一個副總跟我說,千萬別吃那金龍魚牌大豆油,那都是轉基因的東西,副作用非常大。青岡、安達、肇東都產大玉米,種玉米跟本不掙錢,農民掙錢太難了,農民掙的活錢,到手就變死錢。但有些地方已經進行了調整,像我們在安徽搞調研,他們就提出來,農民可以拿房子到信用社來抵押,拿抵押來的錢可以到任何地方做買賣,這個就把死錢變活錢了。所以,需要我們金融部門要解放思想,在金融危機的視角下,解放思想、黃金萬兩,觀念更新、萬兩黃金。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與解放思想

在金融危機條件下,我們*的發展,更需要全面地解放思想,圍繞*國際商貿旅游名城的一些特點,來解放思想。吉炳軒同志到黑龍江以后強調要解放思想,為什么強調解放思想,是由黑龍江的經濟發展狀況決定的。黑龍江最好的時候在全國第五位,1978年黑龍江第7、8位,廣東20位。現在全國發展最快的是內蒙古。去年10月份,吉炳軒書記在七臺河和雞西搞調研時講,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的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等12組材料,黑龍江都是倒數第一。黑龍江這幾年發展滯后就是思想不解放,經濟環境不寬松。我再具體化講:第一,黑龍江省經濟增長速度緩慢。第二,黑龍江省城鎮居民生活水平31個省市倒數第二。第三,國家統計局08年10月18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黑龍江工資水平全國倒數第四,倒數第一的河南省,倒數第二的海南省,倒數第三的江西省。吉炳軒同志講,我們再不發展、再不加快發展、再不抓住機遇發展,黑龍江有可能被邊緣化。

黑龍江省改革開放三十年,四次機遇,黑龍江錯過三個。第一個機遇聯產承包,咱們錯過了。1978年真理小組討論,理論層面上的解放思想,省委書記楊易辰同志全國第一個表態支持。鄧小平在長春召開東北三省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討論大會表揚了黑龍江省委,說黑龍江省委是舉旗的,是走在前面的,楊易辰同志是走在前面的。到1978年底搞聯產承包責任制,黑龍江頂了三年,倒數第一,黑龍江損失極為慘重。吉炳軒書記在講話中說,醒的早起來的晚。第二個機遇軍工企業轉民營企業,我們錯過了,長虹電視就是軍工企業轉民營企業。第三個機遇和咱牡丹江有關,1987年同志視察牡丹江,在與鄉鎮企業家座談時,同志講要把鄉鎮企業機制引進國企,讓農民進入金融市場,結果,也沒抓住機遇。第四個機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是當時黑龍江省、遼寧省聯合提出來的,得到了當時國務院副總理肯定,寫進十六大報告第四部分。第一批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拿走1000億,吉林拿走700億,黑龍江拿多少?黑龍江提出機遇沒有抓住機遇。

機遇是什么,機遇就是錢,希望我們*市在搞科學發展觀的時候,一定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做到三點:

第一,解放思想要堅持實踐標準。我們*有今天的發展,就是不斷解放思想的產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敢想、敢闖、敢試。解放思想,要堅持實踐標準,堅持人的標準。去年8月4日,我在《黑龍江日報》上寫了篇文章,解放思想要做到十個轉變,廣東的解放思想是做而論道,黑龍江的解放思想也是坐而論道,但黑龍江的坐是兩個人坐土墩的“坐”,是兩種解放想象的路徑、兩種解放思想的結果。所以說,我們在解放思想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實踐標準。

第二,解放思想要明確主體。用同志的話講,解放思想就是領導干部解放思想,我們在搞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絕對不搞解放思想虛化、絕對不要搞解放思想淡化、絕對不要解放思想空化,解放思想就“一化”,即指定化,就是領導干部解放思想。如果不要求領導干部解放思想,而要求群眾解放思想,就等于領導有病,給群眾打針,這能解決問題嗎?

第三,解放思想要抓住機遇。現在*的發展遇到很多難題,但是,也面臨很多機遇,任何事物的發展難題和機遇是并存的。解放思想怎么抓住機遇,徐廣國同志推薦看一本書《政道,仇和十年》。我非常贊同這種做法,希望大家讀一讀這本書,對我們領導干部非常有益處。我用兩天看完這本書,做了筆記,又寫了五千多字的書評。這本書里面有很多理論,仇和很多事情,已經成為我們國家政治性的標本,如他創造的公示制、廉政制等。仇和最大的特點,經濟學非常精,薩繆爾森經濟學從第7版到第12版都看了。當時,江蘇省13個市地,宿遷倒數第一,他干幾年上去了。農村稅費改革做法,朱镕基當總理的時候也不理解,親自安排調查組,到宿遷調查,結果非常好。2004年4月1*號,任國家副主席的時候,看新聞聯播說仇和三次,到底是什么樣一個人,到那兒去住了一宿,一句話沒說,其實,就是肯定了。仇和提出過很多理論,英格爾論、菜農論、公示論和機遇論。怎么論機遇,他說:“15%的人認為是對的,你就試一試;30%的人認為是對的,你就干;70%的人認為是對的,你絕對不能干;90%的人認為是對的,你萬萬不能干。”30%就是機遇。有時候抓住機遇是要鬧非議的,但仇和十年之所以不倒,就是干凈,一分錢沒拿。江蘇省人大副主任寫信,仇和要是拿一分錢他也就完了。我們*的發展,就是抓住一個又一個的機遇。所以說,我們在金融危機的條件下,*一定要醞釀機遇,一定要抓住機遇。

三、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幾點思考

第一點,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志在*報告中,把經濟增長方式改為發展方式,我們一定要轉變這種理念,這是從宏觀層面說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曼就說,增長不等于發展,增長只是量的增加,在我們的印象中,增長就是發展,卻忽視了巨大的投入。國家發改委公布一組數據,20*年我國的經濟總量是20.94萬億,但投入多大:第一,我們用了全世界15%的煤,第二,我們用了全世界31%的鋼,第三,我們用了全世界54%的水泥。這么大的投入換來這么點兒增長,這叫科學發展嗎?金融危機美國是輕傷,歐州是重傷,中國是內傷。美國在每次戰爭后都有一次大發展,在每次金融危機后都有一次大發展。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增長方式有問題,說,我國目前經濟局勢三個碰頭:一是需求減少與生產過剩的碰頭,我們國際上的需求在減少,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我們*,外向度比較大的地方,這個表現得更突出;第二個碰頭,價格急劇波動與金融危機的碰頭。上半年,煤、電、油價格急劇波動,咱們國家油的存儲,受到一些人的忽悠,油價波動不穩時買了不少,尤其是咱們幾個航空公司,虧損很大。咱們南航簽字的一剎那,由于資金問題沒有簽,少虧損了82億;第三個碰頭,國際金融危機與我們國內自身的結構存在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好碰頭。我們的結構確實存在問題,我國的發展方式是外向型,*0%的比例太大了。*今年上半年受到了經濟影響,是兩個碰頭,一個是受國際經濟危機IC下降,一個是稅收政策調整,這兩個碰頭趕在一起,雪上加霜。從國家宏觀調控層面看,發展的最大問題是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不協調,李鵬當總理的時候不協調,朱镕基當總理的時候不協調,現在還是不協調。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經著力解決這個問題,過去三駕馬車順序是投資、消費、出口,*報告中把它改為消費、投資、出口。過去依靠出口,現在出口有問題了,消費有問題了,就得靠投入,但是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消費不足。大家應該在消費上做文章,旅游消費、房地產消費等。現在我們國家消費占GDP的比重非常低,1951年,國家消費占GDP的51%,2008年下滑到37%,這是必須要解決的。我們*怎么辦?怎樣刺激消費,像大學生就業工程、住房給予貸款、萬名俄羅斯友好使者游*活動都是很好的刺激消費措施,如果我們消費活起來,出口再活起來,投資自然而然就活起來了,*將迎來新一輪大發展。

第二點,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建設。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1929年、1934年,那是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羅斯福解決得好,他踐行凱恩斯主義。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有高于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的科學發展觀。羅斯福在美國把牛奶都倒了、工人都失業的條件下,把美國人的社保醫保都解決了。過去的經濟學家,說中國的老太太,不會花錢就會攢錢,美國的老太太就會花錢,不會攢錢。中國老太太并不傻,美國的老太太醫保社保都有,她沒錢也照常生活。中國社保沒有,那兒子不養活她怎么生活,不攢點錢怎么辦?中央在這種情況下,用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來解決社保,到2020年中央要把碎片式的醫保制度統一化(黨政機關一片,事業一片,企業一片,農民沒有)。這次醫保制度改革,可以說解決了世界性的難題,這也是本屆政府的貢獻。中國的農民,是處在社會邊緣化的人們,多么感謝我們的黨和政府,感謝我們以人為本的魅力,感謝科學發展觀的作用。中央在9、10月份在教育上還要出臺一些政策,如高中分不分科的問題。現在的考試方式,不是以人為本,造成了知識浪費。我希望我們黨員,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把“五個所”變成現實,進一步推進社會建設。

第三點,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提升我們的學習力。習在今年中央黨校春季班開學式上指出,希望我們的領導干部要提升學習力。徐廣國同志讓大家看《正道,仇和十年》這本書,非常有意義。我舉個例子,美國原總統布什任職八年,他干得成功的是和他知識聯系在一起的,干得失敗的是他不懂的一些知識。他懂政治,不懂經濟,不懂金融。“9.11”是一個政治事件,他就處理得非常到位。但布什不懂經濟、不懂金融,20*年沒有及時聽取巴菲特的建議,沒有加大對貸款的限制,結果給美國帶來巨大的損失。希望我們在座的要多讀一些書、多看一些書。第一,學習奮發圖強。第二,要把我們碰杯聲讓位給鍵盤聲,要把麻將聲讓位給讀書聲,這對我們身體健康都非常有好處。希望我們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活動中,提升我們的學習力,使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政治理論的富翁、領導科學的富翁、金融知識的富翁、對外開放知識的富翁,使我們能保證科學發展觀的落實,能保證以人為本,希望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這個活動的教育實踐,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推動力。

最后,希望我們把科學發展觀扎扎實實搞下去,要結合金融危機的實踐,結合黑龍江的實踐,結合*發展的實踐,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加快推進*國際商貿旅游名城建設的步伐,使我們*永遠成為黑龍江省的一個亮點,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