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委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情況匯報

時間:2022-06-05 04:01:00

導語:市經委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經委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情況匯報

一、1-8月份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1、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1-8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7313.32億元,同比增長25.3%,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大關,工業經濟將再次邁上新臺階。一是輕重工業快速協調發展。重輕工業比重為65.6:34.4。二是各經濟類型企業穩定快速增長。三是制造業支撐作用增強。1-6月份,制造業完成增加值6063.39億元,增長28.61%,占全省工業的82.9%。四是多數市生產保持快速增長。1-8月份,各市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都在20%以上,其中煙臺、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6市增長30%以上。半島城市群完成增加值5063.54億元,增長25.2%。

2、經濟效益保持高位增長態勢。前8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44億元,同比增長37.28%;實現利稅2872.03億元,增長46.46%;實現利潤1782.75億元,增長44.77%。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33.29,提高26.68個百分點。大中型企業支撐帶動作用明顯。1-8月份,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戶數9.4%的2887戶大中型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分別占全省工業的58.5%、63.1%和61.4%。各市主要效益指標保持較好增長水平。17個市中,有11個市主營業務收入前8個月超過1000億元,青島、淄博、煙臺、濰坊、威海5市超過2000億元。9個市利稅、利潤增幅分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重點行業生產效益總體上保持穩定較快增長。1-8月份,重點監測的14個重點行業中,有8個行業增加值增長30%以上,7個行業利潤增長50%以上。從與上半年增長情況對比看,輕工、機械、化工、電子、紡織、汽車、建材等行業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鋼鐵行業生產穩定增長,效益出現回升;黃金、有色行業產品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有所下降,生產效益出現波動。

4、規模以上企業繼續增加。到8月末,全省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0633戶(我市1782戶),比上年末增加3766戶。從4月份開始,規模企業戶數環比明顯增加,4月份比上月增加646戶,5月份增加212戶,6月份增加1255戶,7月份增加421戶,8月份增加555戶。各市規模以上企業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青島、濟寧、臨沂、德州、聊城5市增加都在300戶以上。其中青島市800戶。

5、電力生產保持快速增長。到8月末,全省裝機容量達到4278萬千瓦,比年初增加536萬千瓦;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665小時,比去年同期下降33小時。1-8月份,全省累計完成發電量1518.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2%。在經過8月中旬用電高峰后,全省電網運行平穩,9月19日最高負荷和日用電量分別為2429.1萬千瓦和4.98億千瓦時,分別為今年最高水平的85.2%和84.8%。

二、1-8月份我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1、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積完成工業增加值509.9億元,同比增長23.89%,比上年同期加快1.45個百分點。從增長特點看,重工業依舊是拉動我市工業發展的主力。重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03.3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9.1%,比上年同期提高1.86個百分點;同比增長25.3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9.84個百分點。

2、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1-8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20.14億元,同比增長30.38%;實現利稅162.86億元,同比增長31.61%,其中利潤78.25億元,同比增長30.6%,三項指標增幅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8.47、17.26、16.34個百分點,高于生產增幅6.49-7.72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資產貢獻率達到14.05%,同比提高1.08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23.08%,同比提高6.72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5次,同比加快0.21次,資產負債率為65.21%,同比下降0.32個百分點。

3、非公有制經濟貢獻進一步增大。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中非公有制企業達到142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87家;完成工業增加值212.95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1.73億元,利稅79億元,利潤46.3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達到41.76%、47.63%、48.51%和59.2%;增幅分別為29.94%、34.1%、38.42%和39.72%;分別拉動我市規模以上工業11.92、15.79、17.72和21.98個百分點。

4、六大產業集群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截至8月底,全市過億元企業達到207家,合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3.2億元,同比增長30.69%;實現利稅118.3億元,同比增長27.96%;其中利潤55億元,同比增長24.85%。六大產業集群規模以上企業1287家,占規模以上企業的72.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3.5億元,實現利稅134.2億元,其中利潤63.4億元,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1.07%、81.04%和82.38%。

5、煤電供求基本協調。截至8月末,我市重點用煤企業累計購進煤炭700.2萬噸,消耗675.27萬噸,重點用煤企業煤炭庫存46.26萬噸,比年初增加3.61萬噸。8月份全市電網最大負荷為286.2萬千瓦,1-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為110.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其中工業累計用電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6%,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5.4%。

三、當前經濟運行中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宏觀調控對保持工業經濟穩定快速增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次調控,重點是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一個門檻”,關鍵在于控制固定投資的過快增長。這對重化工業占很大比重、主要靠投資拉動的我省工業來講,將面臨投資增長回落的挑戰,將面臨信貸緊縮的挑戰,面臨用地收緊成本上升的挑戰,保持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難度加大。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將處于回落趨勢,投資對工業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減弱。我省近幾年迅速發展的原材料行業、裝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工業等行業主要產品面臨的產能擴張與需求回落的矛盾將更加突出,生產效益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對全省工業支撐帶動作用減弱。二是企業資金供給更趨緊張。今年以來,國家分別兩次連續提高貸款基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多次發行定向票據,銀行信貸不斷緊縮,企業資金供給形勢趨緊,部分大企業出現項目建設基金和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比較突出,中小企業資金供應更趨困難。三是進一步收緊土地“閘門”,將使工業用地需求與用地計劃的矛盾更加突出,新項目落地更加困難,影響項目上馬和后期項目儲備。深化土地出讓金和相關稅費改革將使工業用地的出讓價格有很大提高,勢必影響工業投資成本。四是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調控固定資產投資,對部分重點行業、企業項目規劃和建設設置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業投資和發展。同時,國家貿易政策由以往鼓勵出口轉向更加注重進出口的平衡,這將與人民幣升值、國際貿易摩擦增加等相關因素交織在一起,影響出口的進一步增長,我省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行業如輕工、紡織,以及正迅速成長的機電行業,將面臨新的挑戰。

(二)部分行業、企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價格下滑、內部管理不善、資金運轉不暢等因素的影響,企業虧損增加。到8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70.16億元,比去年全年69.54億元的水平高0.62億元;同比增長48.41%,增幅比上半年上升9.78個百分點。從虧損情況看:一是重工業虧損增幅高于輕工業。主要受煉油行業虧損增加的影響,8月末,重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48.12億元,占全省虧損企業虧損額的68.6%,同比增長53.58%;輕工業達到22.04億元,占全省的31.4%,增長38.26%。二是中央企業虧損增長高于地方企業。8月末,中央企業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18.95億元,占全省虧損企業虧損額的27%,同比增長2.13倍;地方企業達到51.22億元,占全省的73%,增長24.27%。三是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外商及港澳臺企業虧損合計占全省9成以上。四是多數市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較高。8月末,全省17個市中,虧損額主要集中在**(8.04億元)、青島(26.88億元)、淄博(17.03億元)3市,3市合計虧損51.96億元,占全省的74.05%。五是虧損大戶占全省虧損額比重較高,微虧和處于虧損邊緣的微利企業較多。8月末,全省前100戶虧損企業虧損額合計44億元,占全省的比重達到62.7%。虧損額在50萬元以下的企業有1448戶,50~100萬元的有411戶,兩類企業合計1859戶,占全省規模以上虧損企業戶數的68.9%。利潤在50萬元以下的企業有8564戶,50~100萬元有4363戶,兩類企業合計12927戶,占全省規模以上盈利企業戶數的46.3%。

(三)主要生產要素價格上調,企業增支減利因素增多。受電價、油價、水價及銀行利率上調的影響,企業成本將明顯增加。

以上這些問題,我市也同樣存在。比如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加,盈利空間受到壓縮,虧損企業增加、虧損企業虧損額居高不下;工業用地指標偏緊,辦理土地征用手續程序復雜,工業用地價格偏高,影響了外來工業項目落地和建設速度等。我市新增規模企業偏少的問題,將直接影響明年乃至今后工業經濟的增長。

通過參加全省經濟運行分析會,我們及時了解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取向,對當前國家經濟運行態勢、第四季度全省宏觀經濟運行環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便于我們有效地解決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后3個月我們將按照這次會議的部署要求,認真貫徹7月26日國務院電視會議、全省經貿座談會精神,超前預測和把握好工業經濟運行態勢,深入做好新增企業“列統”,加快淘汰落后產品生產能力,進一步加強煤電運運行保障,及早研究明年形勢和工作安排,堅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促進工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