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產業化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9-25 09:28:00

導語:畜牧業產業化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業產業化工作情況匯報

為貫徹落實全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議精神,根據保政辦電[2007]177號《關于對全市農業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的通知》要求,現就我區上半年畜牧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匯報如下:

一、畜牧產業化經營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我區加大工作力度,強力推進畜牧產業化建設,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和畜牧業整體競爭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出現了豬、牛、羊、禽全面發展,專業化和規?;矫黠@提高,優質畜產品不斷得到豐富和完善,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數量大大增加,畜牧業重點技術和配套技術的推廣步伐加快,畜牧業已成為我區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亮點和重頭戲。全區畜牧產業化經營已躍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呈現出與時俱進的新特點和新形勢。

(一)全區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主要生產指標大幅增長

畜牧業產值及各類畜產品產量較快增長,保持了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上半年,實現畜牧業產值現價45544萬元,同比增長36.15%;肉類總產達32537噸,同比增長18.49%;豬、牛、羊、禽四大肉類所占比例分別87.96:3.28:1.90:6.85;禽蛋產量為1795噸,增長30.14%;牛奶產量為1010噸,同比下降6.57%。;生豬存欄56.9332萬頭,同比增長3%;出欄肥豬34.1781萬頭,同比增長11.06%;牛存欄13.5558萬頭,同比增長4.16%;羊存欄12.1489萬只,同比增長7.31%;菜牛出欄8406頭,同比增長27%;肉羊出欄2.8951萬只,同比增長21.92%;家禽存欄132.4778萬只,同比增長14.67%;出欄禽101.37萬只,同比增長38.36%。

(二)優質畜產品基地建設邁出新步伐,區域化、規?;I化格局逐步形成

為把我區優質畜產品基地做強做大,爭取更多的項目支撐,今年上半年已完成了《××市××區標準化生豬生產基地建設》、《優質肉牛生產基地建設》、《××麻雞保種項目建設》、《豬人工授精網點建設》、《奴比亞羊良種繁殖場建設》、《肉牛凍改站建設》、《肉牛生產基地建設》、《××區西山片區繁育場建設》七個項目的申報工作,完成了市局安排給我區的市級財政專項資金扶持建設項的前期申報工作,同時良種豬繁育建設項目在向省計委積極爭取之中。

(三)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數量大大增加,龍頭的帶動作用增強

我區采取項目帶動和政策支持等措施,培育了一批畜牧龍頭企業和畜牧合作經濟組織,主要有保龍食品有限公司、永坤公司、綠源公司、龍樹公司、金牧公司、曙光養殖公司、高海養殖場、尹家壩養殖協會、潞江回族隊養牛協會、瓦房興旺養豬協會、板橋奶牛協會等,有力拉動了養殖基地建設、拓寬了畜產品流通渠道,推動了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全區現有奶牛養殖公司2家,年處理鮮奶能力1840噸,實現銷售收入250萬元;有飼料加工企業6家,年加工能力1.4萬噸;有年出欄豬萬頭的養殖企業2家,常年存欄禽10萬只以上的養殖企業1家。有畜禽養殖協會2個,入社農戶28戶。永坤公司、龍樹養殖公司、綠源公司等養殖龍頭企業,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從飼料加工、畜禽飼養到產品銷售實行一條龍生產,帶動了3720戶農戶發展養殖業;保龍食品公司、開牌火腿廠等畜產品加工企業,有效延長了畜牧產業鏈,增加了畜牧業附加值,促進了農民增收。

隨著各地集貿市場的快速發展,各類畜產品市場逐漸形成,并通過產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和對畜牧經紀人的引導培養,使廣大養殖戶及時掌握畜產品供求信息,畜牧產業化進程日益加快。截止6月末,我區實現肥豬外銷106000頭,同比增加37853頭,增長55.55%;其中銷往廣東等地80000頭,同比增加73950頭,是去年同期的13倍;肉羊外銷12500只,同比增加2500只,增長25.00%,主要銷往廣東、福建、浙江、海南等省;云南保龍食品有限公司則因廠部搬遷等原因,上半年暫無凍牛羊肉外銷。

(四)大力實施科技興牧,推進畜牧技術的全面進步

1、抓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全區以豬牛羊改良為重點,推廣雜交改良技術,盡快以優良品種取代低劣品種。近幾年來,區財政每年預算安排400萬元(其中西山200萬元)資金用于畜牧業生產,并以“黑、白、花”技術路線大力對豬、牛、羊進行品種改良,已建成牛凍改點25個。今年上半年,推廣良種母豬1695頭,其中ly母豬689頭,長榮母豬1006頭,推廣良種公豬91頭;引進良種二元雜母牛242頭,良種公牛7頭;推廣努比亞種公羊15只;完成牛凍精改良2599頭;豬品種改良4.*萬窩。

2、抓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保障畜牧業順利發展。我區進一步加強了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工作,加大了畜牧水平行政執法力度,強化了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畜禽產品加工企業及銷售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督。上半年共注射豬瘟單苗、二聯苗497267頭、雞新城疫1055110只、豬肺疫4738頭、仔豬副傷寒3216頭、牛出敗413頭、禽流感638158只、w病653442頭(只),并對免疫動物佩戴免疫耳標,建立了免疫檔案。轄區13個生豬定點屠宰場,檢出不合格的有775頭;曼海橋、東風橋兩個省級交通檢疫監督站檢疫1811輛車動物,合計50698頭(匹、只);畜禽疫病監測:采雞血345只,雞喉氣管20個;協助工商執法沒收處理下水河出售死馬肉37.5公斤;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8本,換證1戶。

針對目前可疑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在區委、政府的領導和重視下,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主要措施有:一是迅速成立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在主要路段設卡防堵;二是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及時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防堵工作;三是7月6日前關閉轄區內所有的活豬交易市場,并對交易市場定期進行消毒;四是以疫點為中心,劃定封鎖包圍圈,強制隔離、封鎖、消毒等措施,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并深埋,墊料、豬糞堆集發酵,可疑病豬堅決無償撲殺,不留后患,把疫情控制在疫點上;五是加強對外來收購肥豬運輸車輛的消毒及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保證肉食品的正常供應和健康生豬的外銷渠道暢通;六是加大東風、曼海兩個交通動物檢疫站的檢疫工作力度;七是加強疫情監測和排查力度,對轄區內所有村寨進行嚴密排查,發現可疑癥狀,及時隔離、封鎖、消毒;八是認真搞好屠宰檢疫工作,增派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加強轄區內屠宰場、點的屠宰檢疫工作;九是正確宣傳,讓群眾正確認識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并引導群眾,群防群控,盡早撲滅疫情。

3、抓飼草飼料的開發,促進資源的利用。我區有大量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25度以上的退耕還林地,還有一定的冬閑田地可種植優質牧草,農作物秸稈、蔗稍等,這些寶貴資源除構成了飼草飼料的多樣性和較強的季節互補性。為促進資源的利用,區里每年安排經費對優質牧草種植、青貯等設施設備進行補助。上半年推廣飼料加工機組6臺,農田種草3866畝,青貯飼料2.7533萬噸,氨化飼料7691噸。

4、抓宣傳培訓,提高養殖水平。開展各種類型的畜禽養殖技術培訓112期,培訓農戶7653人次(含西山入住良種豬場培訓11期、305人),發放《養豬技術手冊》512本。通過適用技術的推廣速度加快,推廣面擴大,飼養技術、出欄率,個體生產率、飼料轉化率普遍得到提高。

5、抓科技人員掛鉤幫扶工作:全區共抽調區鄉兩級59名畜牧科技人員掛鉤幫扶4個龍頭企業、43個養殖示范村(18個母豬養殖示范村、21個育肥豬示范村、3個養牛示范村、1個養羊示范村)、2個養殖小區、100戶養殖專業大戶。到目前為止,全區共開展養殖技術培訓21次,培訓農戶1130人次,共發放技術材料700多套,給養牛戶發放鍘刀161把,圈舍改造3928㎡。組織掛鉤幫扶村(企)引入ly母豬90頭,長榮母豬693頭,良種公豬27頭,二元、三元雜良種能繁母牛242頭,良種公牛7頭。

(五)進一步鞏固西山“3+2”畜牧扶貧戰果。今年是實施西山畜牧扶貧戰役的第三年,結合西山實際,在繼續實施好前兩年年養豬重點村的基礎上,今年再實施了16個母豬養殖重點村,在2006年實施5個肥豬育肥示范村基礎上,今年再啟動了19個肥豬養殖示范村。上半年,引進推廣良種公牛6頭,二元、三元雜良種能繁母牛242頭,良種公豬40頭,長榮母豬911頭,ly母豬4頭,科技培訓11批,305人次。

二、存在問題

(一)產業體系不完善。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還不高,產業龍頭帶動力不足,市場體系不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還相當脆弱。

(二)畜產品的深加工能力較低。產品“粗字號”比較重,市場競爭力不強;現有的龍頭企業也都是以養殖型為主;以畜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規模帶動能力強的生產加工型龍頭企業還需進一步抓緊培育。

(三)基層畜牧獸醫技術隊伍有待加強。近年來由于受大中專畢業生分配條件的制約,基層技術服務力量得不到及時補充,現有的人員有時還得服從鄉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無力顧及畜牧業生產。

(四)養殖企業發展后續資金匱乏。現有養殖企業中有的缺乏系統、合理的規劃,部分養殖企業導致固定資產投入過大,流動和周轉資金不足,依賴政府補助資金遠遠不能解決問題,在壯大企業和擴大養殖規模上受到了限制,還需政府協調金融信貸部門擴大信貸面和貸款額度,加以大力扶持。

三、20*年目標和措施建議

(一)20*年發展目標

20*年,全區計劃實現肉類總產量6.8萬噸,畜牧業產值9.3億元,年末生豬存欄64萬頭、出欄68萬頭,牛存欄16萬頭、出欄3萬頭,羊存欄15萬只、出欄6萬只,禽常年存欄150萬只、出欄183萬只,種植優質牧草2萬畝,牛凍精改良7500頭。

(二)主要措施建議

在堅持近幾年已經形成的基本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區畜牧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著重抓以下工作:

1、以養殖小區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要堅持“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科學引導”的原則,以發展規范化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積極協調解決發展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建設用地、環境治理等問題,要加快養殖小區的布局規劃,完善管理制度,強化技術服務。

2、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重點,努力提高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大力發展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是改變我區畜產品加工比重低、畜牧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不高的有效途徑。要引導龍頭企業與養殖農戶結成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要落實國家支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通過機制創新,建立基地、樹立品牌,開拓市場,進一步增強帶動農民增收的能力。要積極引導扶持畜牧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協會與龍頭企業對接,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3、以實施畜禽良種工程為重點,加快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要抓好畜禽良種工程規劃和組織實施好規劃,積極爭取財政給以支持,建立畜禽良種補貼制度,推廣補貼范圍,加快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保證畜禽良種的供應。

4、以春秋兩季防疫注射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為重點,進一步搞好動物防疫工作。要認真落實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動物防疫工作責任制,要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促進畜牧業保障能力的提高。

5、以秸稈和蔗稍的飼用開發為重點,促進資源的充分利用。要大力推廣飼料青貯技術,提高農作物秸稈飼料利用率。要利用冬閑田地種草養畜。

6、以做好項目的前期工作和在建項目的建設管理工作為重點,加快畜牧業發展。結合畜牧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編制好畜牧業發展的具體項目,做好畜牧業項目庫建設工作,積極爭取省和國家的投入。對于在建設項目,要加強管理,嚴格按實施方案抓緊建設,嚴格按專款專用的原則辦事。

7、以畜牧業科技推廣為重點,加快畜牧業科技進步。要積極做好畜牧科技人員“掛鉤幫扶”工程的實施工作,要繼續加大技術培訓的力度,提高畜牧干部和農民的技術水平。

8、以建立政府投入機制為重點,引導社會資金加大畜牧業的投入。政府應建立穩定的畜牧業投入機制,以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對畜牧業的投入。同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我區畜牧加工企業和規模養殖場。